01
“我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因为懂事,所以在住校期间,怕爸爸妈妈担心,很少主动打电话给他们;因为懂事,所以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怕他们对我失望。我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所以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勇于索取,能被拒绝。”
像这个女孩,怕让爸爸妈妈操心,不敢表达自己的小情绪,不敢向父母索取,不敢做错每一件事,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所以她内心并不快乐,失去了孩子的童真。
有时,我也希望女儿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但又害怕孩子太懂事。因为一个弄不好,懂事的孩子就变成了可怜的孩子。02
《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同样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来不跟父母提额外的要求,好吃的都是姐姐和弟弟吃,从来没有自己的生日蛋糕,每次都是等姐姐吹完生日蜡烛,再把蜡烛拔掉3跟,就当是给她过生日了。
就像德善说的:
“我以为我如此崇高的牺牲额精神,爸爸妈妈是知道的,原来不是,有可能家人们最不清楚。”
那些懂事的孩子,心里到底有多苦?
直到有一天,女儿问她“妈妈,是不是我变懂事了,你就不把我送走了?”这时小朵才知道,孩子是在讨好自己,害怕被抛弃。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的心思也比我们想象的更细腻。为了得到父母哪怕一点点的关注,孩子真的会学着去讨好父母,说父母爱听的话,做让父母高兴的事。因为只有“懂事”,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与关注。
孩子要去讨好自己的父母,说起来也够心酸的,父母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反而让孩子去迁就父母,这样的“懂事”是被逼出来的。
《奇葩大会》上,蒋方舟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担心自己做得不过好,却让自己很压抑,很委屈。
有位英国学生反驳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你应该做你自己!父母并不永远是正确的。”老师们已经快被这群“不懂事”的学生逼疯了,但我更佩服的是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权威的意识。
身边有个朋友,从小到大的选择几乎都由父母做主,报什么兴趣班、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面对“最喜欢做什么事”这种问题,他会说“不知道,反正都是我妈替我选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听从大人的安排和指令,真有一天需要自己做主,反而会六神无主。
如果所谓的“懂事”就是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我更喜欢孩子据理力争的状态。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中说,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我们总是单方面给孩子灌输想法和道理,孩子迷失方向时又怪他没主见,就像短片《Alike》里,一句特别扎心的话“你折断我的翅膀,又怪我不会飞翔。”
当孩子习惯了被动接收外界的声音,他是没办法听见自己内心的想法的,可以说,孩子自己已经没有“发动机”了。03
育儿专家阿黛尔·法伯在书中曾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每天都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你是我的骄傲”,后来隐隐觉得不对劲,孩子是很懂事,但似乎很少表露情感。于是妈妈不再将“你太懂事了”“你真会为他人着想”挂在嘴边,而是引导孩子把自己最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不让孩子一直忍耐。
终于,在妈妈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爆发了,愤怒地冲妈妈大喊“我告诉过你不要用热水了!我的洗澡水都凉了!”。妈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欣慰,因为孩子总算可以说出自己的情绪了。
正如书中所说“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情感真实的人比继续让她当‘妈妈的乖孩子’更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管是生气、伤心、还是沮丧,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
面对过于懂事的孩子,女孩杨栩楠妈妈的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你想对弟弟说的话,也是妈妈想对你说的。你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周围的亲戚朋友,都羡慕我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儿。
妈妈也希望你不要那么懂事,你不用取悦所有的人,坚持做你自己,不要太委屈自己,有的时候你的懂事,让妈妈心疼。”
冰心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选择。爱孩子,请给他无条件的爱,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孩子,请放心做你自己,可以不要那么乖,那么懂事,只要你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愿望。
作者简介:小慢。3岁孩子的妈妈,30岁开始追逐梦想的八五后。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是否也觉得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就不是乖孩子?
欢迎留言讨论,留言区就交给你们啦 ……
星标【深夜聊育儿】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往期精彩内容:
孩子“偷”东西,3招教你巧应对
孩子,你考不好,爸爸妈妈也爱你
“妈妈,你和爸爸离婚吧!”原来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孩子写反字,真的是读写障碍吗?
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敢”,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什么样的妈妈,一看就能养出幸福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