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菖蒲长什么样子)

最早认识菖蒲大概是刚五六岁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前,爷爷或者父亲便会从附近的水塘里挖上几颗菖蒲回来,端午节一大早便会在靠外的门窗上插上艾草,再把菖蒲挂上去。

跟别的水草不同的是,这种植物格外的翠绿,长得特别直,生长在水塘里就像一支支剑直插出来,而且它有一种特有的清香。以至于每当闻起这个味道,不知觉地想起端午节,它的味道里承载了太多端午节的内容。

后来学习中医,才知道有这么一味药叫石菖蒲,原来菖蒲不仅有长在水里的水菖蒲,还有长在石头上的石菖蒲,当然,即使生长在石头上,也是离不开水的。

那时候,中医学院华佗楼后面有一个小的中药园,里面种植了各种常见的中药,一有空,我们几个对中药特别感兴趣的就会去园子里逛,第一次见到石菖蒲的真容便是在这里,它长得像宽叶的韭菜,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长在石头上,掐一片叶子闻了闻,的确有一种异香,有点像水菖蒲,但又不太像,味道更浓烈。

第一次见到石菖蒲原生态真面目是在大学毕业旅行那次,我们安排去天堂寨游玩。当地比较有名的药材主要有灵芝、茯苓、石斛等,并没有想到有石菖蒲。

天堂寨属于大别山山脉,大巴在山里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达到目的地,这里气候很潮湿,大大小小的瀑布,绵延不断的溪水,层层叠叠的大山。当我们在溪水间的石头上玩时,突然一种植物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石菖蒲吗?为了进一步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采了一片叶子闻了闻,果然没错,寻着溪水流的方向,我看到一大丛一大丛的石菖蒲,大为惊喜。同行的一个同学是当地人,他淡定的说:这不就是臭蒲草吗?

是的,菖蒲的一个俗名就是“臭蒲草”,明明是香味,为什么冠名为“臭”呢?我想,大概它香得太过,以至于有一种刺激性的味道,老百姓对这种刺激性的味道统统称为“臭”吧!其实,香臭很多时候是人的主观判断。

仔细看石菖蒲,它的根茎往往都是攀援在石头上,有的长在石缝里。石头上的环境并不稳定,天旱了,石头可能一直处于干燥状态,多雨季节可能又被淹没,可能正是这种环境,迫使菖蒲不得不拼命发展根茎,一株石菖蒲往往发展成一大片,牢牢的攀附在石头上,当它被淹时,处于上面的石菖蒲能接收到足够的空气,当水源不够时,也能从靠下的根茎中汲取水分。

这也是石菖蒲与生长在安逸的水塘的水菖蒲不同之处,相对于水菖蒲,它植株偏小,根茎发达,而且根节很密。严格的说,水菖蒲是不入药的,其生长特点和环境也决定了他的性质远次于石菖蒲。接触中药后,我们也发现很多水菖蒲流入市场,购买中药时一定得学会鉴别。

《神农本草经》对石菖蒲有论述:

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结合石菖蒲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我们也不难理解它的作用:

首先,它生长在水石之间,味辛气香,可以散水邪,又石菖蒲节密,以节走节,尤其善于化解关节间的寒湿之邪

其次,芳香开窍,它可以开心窍,聪耳明目,它的芳香也可以化痰浊,常用于痰蒙心窍引起的神昏,也常用于耳聋、鼻塞等情况。

当然,石菖蒲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结合经典、临床经验并联系它的生长特点,灵活运用。

出于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也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不忍大范围破坏,我仅仅采了两小株回来养殖。

北京气候较南方干燥,冬天又特别冷,我把它放在室内的一个花盆里养着,尽量还原它的生长习性。本来长得好好的,因为过年回家没条件给他浇水,很遗憾,回来时已经干死了。

接触的第三种菖蒲,可能就是后来去桂林古东爬瀑布那次。遇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我便习惯性的想到这个植物,这次也没令我失望,果然在溪流中的很多石头间,我看到了一丛丛的石菖蒲,掐一片叶子闻了闻,一股浓郁的八角茴香味,跟我熟知的石菖蒲和水菖蒲味道明显不同,但样子又与石菖蒲完全无异。

后来打听到,当地人把他叫茴香菖蒲,很多当地人家里都有种植,炖肉的时候可能会放一点,解除腥味。

有人认为这是菖蒲的两个品种,我更倾向于以为他们其实是同一个品种生在在不同的环境罢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譬如八角茴香,主要产于广西,正是感这种温热的气候所生。石菖蒲自然生长在这里,也正是禀这种湿热温润的天地之气所生。不难想象,它的性质相对于皖南山区的菖蒲,更温热,甚至有类似茴香的功效。

去年年初,搬到新的住所,首先想到种植的植物便是石菖蒲,于是向家住大别山的朋友索要的两株,收到后品相、性味没有让我失望,正是我想要的,欣然栽种起来。吸取以前的教训,我不会再让他受旱了,并予以适当的护理,而今长势喜人,有点遗憾的是,经我人工养殖,它很多自然的属性在消退,很难找到致密带节的根茎了。

昨日,因不忍心它困在小花盆里,倒腾一番,终于换了个大点的花盆,估计再过一两年也难容得下它了,到时再做计议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