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和女王的区别是什么(英国为什么分四个国家)

作为目前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自1952年登基至今,女王大人已经见证了14位英国首相——从爷爷般的丘吉尔、老大哥似的威尔逊,再到同岁的撒切尔,还有她眼中的“小青年”布莱尔、布朗、卡梅伦、特蕾莎·梅和约翰逊…..堪称国际政治“活化石”。

历来,英国首相们当选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伊丽莎白二世,获得女王亲授的“任命书”。

高大健硕的特蕾莎·梅,觐见时的屈膝礼被认为不优雅、不规范,还受到了英国网民们的“群嘲“

当然,要论实权的话,还是首相权力大,女王仅作为象征性和仪式性的代表而已。

但是…你搁不住她老人家超长待机啊,而手握实权的首相再牛气,也就几年的功夫,于是就有了这句——“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


君主立宪制,讲究的是国王“临朝而不理政”。

目前,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手中的权利主要是“磋商权、警告权和奖励权”。

其中,磋商权是指首相就某些事务,主动去征询女王意见,或者女王主动召唤首相“进宫”商量事情。

警告权是指女王认为政府的某项行为不妥而发出的警告,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奖励权是指女王接受政府的建议,册封贵族和对有贡献的人受勋的权利。

以上三个女王“问政”的形式,基本都被控制在了“商量”和“建议”的范围内,政府和大臣们听不听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最终决定权一直掌握在内阁和首相手中。

而且,根据英国宪法规定,国王是不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的,即便他/她本人有鲜明的政治观点,也不能在公开场合说出来。

所以,从场面上看,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伊丽莎白二世,对首相们多是一团和气,从未流露出过特别的喜好和厌恶的情绪。但实际上,要说私下里的偏好,肯定还是带有倾向性的,毕竟,这也属于人之常情。

下面,咱们就按时间顺序,捋一捋女王大人和首相们的私人关系。

1.丘吉尔(1951-1955)

一想到女王曾经跟二战“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共事,有木有觉得很穿越?

两人关系很和谐,但女王对丘吉尔更多是敬重,这位老人家属于她爷爷辈分的人,所以两个人之间相处虽然和谐,但因为年龄差距大,丘吉尔声望太高,不算是特别亲近和随意。

青葱的女王和老迈的丘吉尔

2.安东尼·伊登(1955-1957)

这位正赶上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随之引发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让英国声望扫地,全国人民都跟着丢脸,最终搞得伊登尽失人心,不得不以“健康问题”为由,提前辞职。

对于这位任期很短的首相,伊丽莎白二世回忆她是个“善于倾听的绅士”。

3.哈罗德·麦克米伦(1957—1963)

麦克米伦是丘吉尔的门徒,在处理苏伊士运河危机遗留问题上做得不错,内政和民生问题上也很有一套。对年轻的伊丽莎白二世来说,他更像是个“慈祥的大叔”,两人相处融洽。

女王和麦克米伦首相

4.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63-1964)

霍姆老牌贵族出身,原本拥有包括第十四代霍姆伯爵在内的六个贵族头衔,为了从政,自愿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爵位(下议院不接受世袭贵族进入议会)。

霍姆也是个女王叔叔辈分的老大爷,他和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还有些交情,两人能说得上是一起长大的玩伴。所以,女王对霍姆叔叔非常熟悉。

女王和霍姆夫妇

没成想,失败的经济政策和过分鼓吹核战争的威胁,让老百姓对这位贵族首相非常反感和厌倦;更糟糕的是,他还卷入了20世纪英国政坛上最大的性丑闻——“普罗富莫事件”。

为了保全晚节,霍姆只得也以“健康问题”为由,主动辞去了首相职务。

2020年英剧,《克莉丝汀·基勒的审判》演绎的,就是这段过往

5.哈罗德·威尔逊(1964-1970;1974-1976)

约翰逊是女王任内上台的第一位工党首相,也是第一位和女王年龄差距不太大的英国首相(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生,约翰逊1916年生)。

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互动频繁,英国王室曾多次邀请威尔逊参加私人聚会,威尔逊还会王室烧烤之后会帮忙洗盘子、照看安德鲁王子。

威尔逊第二次卸任的时候,女王破格去了唐宁街的首相府,亲自参加退休晚宴。

至今,除威尔逊外,也只有声望崇高的丘吉尔在退休时享受过上述待遇。

这么看,威尔逊和女王除了工作关系外,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

两人相处表情放松、气氛融洽

6.爱德华·希斯(1970-1974)

跟之前出身于精英阶层至少是中产家庭的首相们不同,这位爱德华·希斯老爸是木匠,老妈是女佣,上大学都是靠的肯特郡教育委员会的助学贷款。

相较他之前和之后的“女王的朋友”——威尔逊首相,希斯因为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某些较为激进的主张,并不讨得女王的欢心。

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女王和爱德华·希斯

希斯政府运气不好,正赶上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为了缓解愈发吃紧的财政现状,希斯不断削减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连基础教育阶段的免费牛奶都给撤掉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北爱尔兰分裂势力也趁机闹事。希斯政府同爱尔兰共和军的代表在伦敦谈了好几轮,不但没缓和局面,反而谈“崩”了,这也使希斯政府的声望进一步受挫….然后,只干了一任期的希斯黯然下台,工党威尔逊第二次出任首相。

7.詹姆斯·卡拉汉(1976-1979)

1976年3月16日,任期未满的威尔逊突然宣布辞职,在随后的工党竞选中,詹姆斯·卡拉汉胜出,按照宪法成为了接替威尔逊完成任期的新首相。

他和女王的关系类似于威尔逊,即是工作伙伴,也是朋友。据说,两人在白金汉宫附近散步时,女王还主动往卡拉汉的纽扣孔里插过一朵花。

女王和詹姆斯·卡拉汉,也是表情轻松,笑得开心

卡拉汉是迄今为止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首相(1912-2005),他本人性格开朗,富有人格魅力,在对华关系上比较积极,能称得上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不过由于国内经济问题,尤其是通胀导致的一连串工业纠纷、尖锐的劳资关系和大罢工让其在连任竞选中败给了保守党的一颗新星——撒切尔夫人。

8.玛格丽特·撒切尔(1979-1990)

对比她前面的七任,咱们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的首相位置坐得最稳,可谓是当年和女王相处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了。

而且,跟前面的七个男人比,她也是和伊丽莎白二世年龄最接近的那个——只比女王陛下大半岁。

不过,要知道,年龄差不多的两个女人在一起,不是成了“好闺蜜”,就是会互相看着不顺眼。

很显然,这二位的关系属于后者。

首先,两人政见不合。

撒切尔搞得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激发了英国经济社会活力的同时,也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传统产业衰落、公共福利萎缩,进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矛盾。一时间,中下层低收入群体对英国政府非常失望。

比如,对于煤矿工人罢工等表达不满的抗争,“铁娘子”不为所动,轻蔑地认为,他们是破坏分子,属于国家繁荣发展的敌人,打败他们就好。

但是女王却一贯主张在体制内实现社会和谐,并不看好激进派的治国纲领。

当年,罢工工人和家属们还多次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请愿书,来“告御状”,请求她向撒切尔施压,就是了解到了她们之间的分歧,认为女王可以帮自己说话。

这通怨气,直到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举行国葬的时候,还没被完全化解掉——仪式当天,在街边,一些群众专门背对灵柩,以表达不满情绪。

更诡异的是,出席葬礼的女王夫妇陛下多次被拍到一身黑衣,笑容满面。

葬礼现场

葬礼现场

此外,就是两人的生活环境和理念的巨大差异。

撒切尔夫人出身小店主家庭,本姓罗伯茨。

在玛格丽特·罗伯茨时代,因为出身不高,初涉政坛的“铁娘子”还遭遇过不少歧视。后来嫁给了门第较高的丹尼斯·撒切尔,成了撒切尔夫人,跨越阶级后,仕途才顺利了不少。

当然,撒切尔家族的门第,也就是相对于开小卖部的罗伯茨家族而言显得高,跟王室贵族们比,还隔了老远。这点,在英剧《王冠》第四季中,就曾经很生动地演绎过。

撒切尔夫妇应邀前往王室的私人住宅,位于苏格兰高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度假”。

仆人按常例,给撒切尔夫人及其先生分别安排了卧房。

一看夫妻俩居然要分床睡,撒切尔夫人相当惊讶——两口子不让睡一起,这是什么毛规矩?

电视剧截图

其实,贵族夫妇分房睡,还真属于英国贵族的老传统。比如《唐顿庄园》中的伯爵夫妇,感情非常好,但也要假装分开睡,伯爵得等仆人们都撤下后,再偷偷溜进夫人睡的主卧。

后来,撒切尔两口子穿着正装出现在了下午茶场合,又闹了一回尴尬。

紧接着的狩猎活动,更是从阶级上直观地展现了二者巨大的隔阂。

撒切尔夫人对这种上流社会的户外活动显然没有任何经验,居然穿了一身颜色鲜艳的修身套装和小高跟现身。

而王室和贵族们穿的都是以卡其色为主的宽松夹克和高帮鞋平底鞋。

很显然,撒切尔夫人并不了解,狩猎要走很长的山地林地,不宜穿高跟鞋,同时颜色太鲜艳的着装容易被猎物发现,影响狩猎效果。

《王冠》剧情

最终,她以着装碍事,要去换衣服为借口,找机会赶紧结束了这个尴尬的“狩猎之旅”。

不过,两个人毕竟都不是寻常人物,台面上自然也很得去。尽管不完全赞同撒切尔夫人的治国理政方针,但女王对她为国鞠躬尽瘁的忘我精神还是高度认同的;而撒切尔夫人在礼数上更是做得相当到位,每次见到女王均要恭敬地“行大礼”,以至于被人揶揄——“屈膝礼低得都快到澳大利亚去了”。

9.约翰·梅杰(1990 – 1997)

从这时起,按年龄,女王已经是首相们的长辈了。

由于前任撒切尔夫人和继任者布莱尔更具知名度,搞得夹在他们中间的梅杰似乎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其实,梅杰在任上,干得还是不错的,缓和了“铁娘子”留下的尖锐社会矛盾,在欧洲一体化进程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女王和约翰·梅杰

而且,性格温和的梅杰被认为“是个诚信的老实人”,跟女王相处和谐,两人一直相互支持,关系不错。

据说,女王的柯基们非常喜欢这位花白头发的一脸笑容的高个子男人,当两人谈话时,会主动趴到他的脚边。

10.托尼·布莱尔(1997-2007)

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布莱尔还在襁褓中,巨大的年龄差距使女王与布莱尔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1997年,新入驻唐宁街十号的布莱尔一家

布莱尔是嬉皮士时代成长起来的“新英国人”,价值观和行事风格都比较“反传统”。比如,布莱尔时期的工党政府搞了全面的改革,不光改革了上议院,还把苏格兰和威尔士的议会权下放、建立了北爱尔兰自治政府。显然,这在作为英伦三岛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看来,分明就是对王室和大英帝国传统的蔑视,还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分裂势力。

此外,处理戴妃事件方面、布莱尔紧随小布什介入伊拉克战争等等,都不是很符合女王的心意。

这是一对“好基友”

更何况,布莱尔夫妇过得很“现代”,不太重视王室礼仪上。

这方面,布莱尔还稍微规矩点,在女王面前,布莱尔从不敢以后背朝向女王,离开的时候都是退着出去;但他的夫人,职业女性出身的切丽却不以为然,见王太后时不按照规矩穿衣服,还多次被拍摄到很敷衍的给女王行屈膝礼。

按照惯例,布莱尔夫妇每年都要去巴尔莫勒尔庄园和女王共度一周的“假期”(就是前面撒切尔夫人受窘的那个地方)。

尴尬的是,这座古老的城堡墙壁上挂满了动物标本,而且丽又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结果,每次切丽看到那些标本,就会瞪大眼睛,然后眼圈发红、流泪甚至小声哽咽,搞得女王等人手足无措,尴尬不已。

总之,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布莱尔和女王之间的来往比较模式化,基本谈不上什么私交和感情。

当然,场面上,两人自然还是一团和气。

女王和托尼·布莱尔

11.戈登·布朗(2007-2010)

布朗是个沉默寡言的实干家,跟大权独揽的前任布莱尔不同,他重新将重大事务,例如参战等的决策权重新交还给了国会,很重视每周和女王的例行谈话。

虽然布朗是正宗的苏格兰人,但他坚决反对苏格兰脱离英国。这方面非常符合女王的心意,即便老女王还经常拿他的苏格兰口音开玩笑。

所以,两人相处还算愉快。

女王和戈登·布朗

12.大卫·卡梅伦(2010 – 2016)

生于1966年的卡梅伦是迄今为止,女王在位期间最年轻的首相。

他也是唯一的一位与女王有血缘关系的首相。

按照血统追溯,他属于威廉四世国王的直系七世孙(和情妇生的,并非嫡系继承人)。

卡梅伦的父系祖先英国国王威廉四世(1765-1837)

卡梅伦虽然没有贵族头衔,但接受的却是传统的贵族教育。他早在8岁的时候,就见过以后将为之“服务”的女王陛下了。当时他和爱德华王子都在伊顿公学上学,女王参观的那天,卡梅伦小朋友在献给伊丽莎白二世的话剧《蟾蜍之家》中,扮演了“男主”,蟾蜍先生。

卡梅伦执政期间,英国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就业率创历史新高,他还积极挽留要独立的苏格兰,避免了英国的分裂。败笔是神使鬼差地搞了个“脱欧公投”,弄得自己也不得不提前下台。

从表面上看,女王和卡梅隆相处得比较和谐。就是他那个职业律师出身的妻子,跟布莱尔夫人一样,不太把王室那一套放在眼里。

女王和卡梅伦

13.特雷莎·梅(2016-2019)

作为英国的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跟女王的交集不多。尽管她三年的任期内为了脱欧和恢复经济的事儿忙得焦头烂额,但对女王陛下的礼数,做得还是相当足的。

女王和特雷莎·梅

14.鲍里斯·约翰逊

2019年7月24日,约翰逊进入白金汉宫拜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虽然自小没少跟贵族打交道,但回到唐宁街10号后,约翰逊第一时间就大大咧咧地告诉了官邸工作人员刚才与女王谈话的内容,还称女王当着他的面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想要这份工作(首相)”。

要知道,按规矩,主动透露与女王的私下谈话内容,属于违反王室礼仪的“大不敬”行为….


依照规律,即便这些首相们卸任后,也得维持好跟女王的关系,不能搞太僵。因为,英国有个老传统,前任首相离开下议院后,通常隔上几年,就会由女王提名,将其册封为终身贵族(不可世袭的那种,即终身爵士,没有性别限制),并晋升到上议院,继续保持着大佬级别的尊贵身份。

下图就是1992年,接受女王册封后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她的爵位是“林肯郡克斯蒂文的女男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