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等奖(英语教学案例应该怎么写)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课例研究

——以初中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为例

陆 锋

摘要:思维能力培养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借助故事体裁的阅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结合具体的课例,阐述了在初中英语故事类型阅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读前借助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以培养学生预测、质疑的思维能力;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文本并适时设疑以发展学生推理、分析及概括的思维能力;读后教师应注重文本拓展及运用,以续疑的方式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以期为教师借助故事文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故事教学;预测;分析;概括;创新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指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葛炳芳(2013)指出,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葛炳芳(2013)进而指出,阅读教学是一种高度综合、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要紧密围绕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落脚点。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然而,目前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教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于注重语言基础知识传授和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现象。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重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语言的思维功能,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文秋芳、周燕,2006;转引自潘永红,2015)。李军华(2017)指出,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记忆和理解,但运用和分析层面做得不够到位,更是鲜有鼓励学生尝试评价和创新思维。这种现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也经常出现。

二、思维能力的理论阐述

宋书文(1989)指出,思维能力是指人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而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认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包括质疑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转引自程晓堂,2015)。

蒋咏梅(2011)认为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以思维为中介,实际上思维也是出发点和目标,把语言的本质与教学的规律贯通起来,也就是让思维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的始终(转引自王淑花2015)。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要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核心,设计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和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实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钱希洁(2017)指出多数教师还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的认同,而缺乏实践层面的真正落实。

牛津译林版《英语》阅读板块的文本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体多样。其中,故事类型的阅读文本由于其故事情节强、充满想象、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喜爱。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故事文本教学案例,阐述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旨在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所开展的教学实践,以期为教师借助故事文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三、实践案例

本文将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 A good read中Reading板块的一些教学片段为例,阐述在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初步收获与思考。

(一)话题导入、读前激疑——培养学生预测、质疑能力

本单元的阅读课Gulliver in Lilliput是一篇节选自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撰写的《格列夫游记》中的一个片段,主要内容为主人公格列夫由于船只失事来到小人国——利立浦以及在小人国发生的故事。

[学习活动1]

上课伊始,笔者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Do you like reading novels? What novels have you read? What’s your favorite novels about? What western novels have you read? 学生一般都曾阅读过一些小说,都有一定的积累,所以他们都跃跃欲试,主动说出他们曾经看过的中国或西方小说的主要内容及自己的收获等,通过引入相关话题,为学生学习本课后续内容做好内容和语言上的准备。

桂丽萍等(2013)指出,预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要求读者根据已了解的文本信息,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推断,对文本内容和后续的情节发展进行猜测,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验证。卢国华(2015)认为,预测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开放性思维方面有着其他方法、策略无可代替的作用。笔者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已有相关背景知识和图式,并利用头脑风暴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有助于对本篇课文的主题——阅读小说的了解。同时,笔者鼓励学生运用预测这一重要的阅读策略,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储备,结合故事小说类文本的特点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猜测文本的主要内容,预测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和主人公的未来情况,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急于想通过后续的阅读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习活动2]

笔者在引入阅读小说的话题后,接着提问学生:Have you ever read the novels written by Jonathan Swift? Have you ever read his novel Gulliver’s Travel? Today let’s enjoy one part of it. Before we are going to read it, let us look at the title: Gulliver’s Travel. What can you predict from the title?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标题,预测文本的主要大意和内容。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各抒己见,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不同的预测回答。吕萌(2017)认为,标题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触发点,对发展思维的清晰性、指向性深刻性、逻辑性等意义重大。

之后,笔者向学生呈现了课本中提供的插图,要求学生在观看插图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Why are there so many small people standing on Gulliver? What happened to him? What will happen to him next? 笔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小组内分享各自的成果。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猜测给出故事不同的结局,学生质疑对方预测的合理性。笔者适时引入新课的教学,进一步激活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都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张泰刚(2016)认为,读前阶段是文本阅读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文本话题有关的已有图式,为学生充分获取和输出文本信息,构建知识与提高能力做好铺垫。能否在文本话题导入阶段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对教师能够有效引入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故事学习、读中设疑——发展学生推理、分析及概括能力

[学习活动1]

在教师引入新课的学习后,笔者创设各种情景,利用课件、图片、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和已有知识,通过猜测、联想和推断词义,初步感知和理解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学生在自主互助式学习中逐步深化对新词汇的理解。蔡雪飞(2017)指出,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与其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词汇学习应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为检查学生新词汇学习的效果,笔者将课本提供的B1词汇释义题做了一定的改变,在课件中将新词汇出现的句子及上下文一并呈现,这样更便于学生结合语境猜测词汇的意义。

[学习活动2]

在学生自主学习了核心词汇后,学生初步略读文本故事,获取故事的主旨大意并完成课本B3部分提供的判断正误类型的练习,学生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合理推断,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接着,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细节内容后,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故事发展的脉络,理清事件的发展顺序,笔者设计了学生完成文本故事线的任务。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心理变化、事情起因、发展、高潮以及可能的结局等线索,查找出一系列的细节内容完成一条故事线。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故事线的帮助下了解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梳通故事的情节,纲举目张,统领整篇文本。学生通过分析故事人物的行为、心理发展变化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培养了自己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的能力。

在此环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三项练习,根据语境猜测词义、依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及完成故事线,这三项练习难度逐渐增加,培养的能力各有侧重。这种有梯度的任务链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具体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向较有深度的抽象思维、分析思维等过渡,开启了学生的多种思维通道(祖瑞、沈新良,2014;转引自蔡雪飞,2017)

[学习活动3]

在处理完故事文本的信息和内容后,为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此类故事文本的文章结构,以便有助于学生更好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笔者向学生出示了该类文章常用的结构(见图3.2.1),从而达到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的目的。

笔者通过分析故事类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此类文本的行文结构,为学生以后阅读和学习写作此类的文章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概括思维能力。刘伟、郭海云(2006)年指出,概述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文的主题。给阅读文本写概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分析语言及内容的组织和概括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转引自顾琴、卞学华,2017)。

(三)拓展运用、读后续疑——发展学生发散、创新性能力

[学习活动1]

在引导学生完成了文章的内容、语言和结构的学习后,要想办法帮助学生通过语言输出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提高语言输入的效率。由于教材中的文章并未对格列夫后期故事的发展做进一步的介绍,学生对故事的最终结局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笔者设计了给文章续写结局的写作任务,学生创编故事后续情节,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下为一名学生的续写习作: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lots of soldiers came here. The officer of the soldier said: “Where are you from? You have to come with me to see our commander!” On their way to see the commander, I thought how to get away. Then I saw many small trees. “Where are you from? Why do you come here? ” the commander asked me. Suddenly, “Boom!” a building was destroyed. Some other soldiers from another country attacked the country of tiny men. The tiny men went to defend against the attackers, but there were many more attackers coming in. Their weapons were stronger. I went to help them to defend against the attackers. The bullets hit me but bound off. I was very brave. At last, with the help of me, the attackers went away. The tiny people were thankful to me. As a return, they built a big flat for me to live in. We often helped each other and enjoyed ourselves from then on.

Swain(1995,转引自顾琴、卞学华,2017)在输出假说中指出,要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也需要可理解性输出。朱志文(2017)认为,教师要有语言输出意识,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应对考试,还要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输入促进输出,,以输出强化输入。为此,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构思故事的后续发展中按照自己的设想给故事添加合理的结尾,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活动2]

由于本文只是乔纳森.斯威夫特撰写的《格列夫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课本中故事是以船只失事格列夫来到小人国——利立浦为开端的,学生对于这这之前的故事了解并不是很多,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笔者要求学生给课文故事续写一个故事开端部分。笔者提示那些曾经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学,可以不受原小说的影响,自己另辟蹊径,按照自己的构思给课文增加一个故事起始部分。这样,这个故事内容和结构才显得完整,才能独立成为一篇微型小说。

以下为一名学生为文章开头添加的续写习作: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doctor called Gulliver. He didn’t like his job and his life, because he thought they were boring. He wanted to change his life. One day, he heard that one of his friends would sail to a faraway island to explore some mysterious things. When he heard that, he felt very happy. He also wanted to go with them. At first, he wasn’t allowed to go with them. But at last, they allowed him to go with them because Gulliver promised to give them much money and he can treat them if they were ill.

During the first several days, the sea is quiet and calm. Gulliver had a good time living on the ship. One day, the sky became dark and the wind grew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ship couldn’t go any farther because of the strong wind. The ship was up and down on the sea. Gulliver and other sailors were very afraid. Suddenly, a great wave threw to the ship. Unluckily, all the people fell into the river soon.

李良勋(2009)指出在实践型作业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或者所学单元的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读后感。这种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英语语感,并提高其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褚艳(2016)指出,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和思维是保护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笔者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充分发展。笔者充分尊重学生各具特色的想象,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展,仅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学生自行构思情节并以书面的形式加以内化和巩固。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创设故事前置情节,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在运用中掌握语言,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结语

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叶宁庆,1997)。张绪扬(1988)指出,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为此,教师要根据文本的不同题材内容,在阅读教学的各个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以这些活动为平台,加大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输出形式,培养他们预测、质疑、分析、推理、概括、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真正实现语言教学最终目的在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雪飞.在故事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7(2).

[2] 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15 (6).

[3] 褚艳.以思维参与为核心的主体参与式教学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3).

[4] 葛炳芳.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阅读教研与行动改进[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5] 顾琴、卞学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6).

[6] 桂丽萍、黄建英、周勇、林妮.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7]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李军华.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例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3).

[9] 李良勋.布置开放创新型作业的策略与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6).

[10] 卢国华.以策略运用研究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1).

[11] 吕萌.利用标题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6).

[12] 潘永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实践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5 (12).

[13] 钱希洁.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17 (1).

[14] 邱丽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5).

[15] 王淑花.中外英语学科思维能力培育的比较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16] 叶宁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改进英语阅读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1997(5).

[17] 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2版)[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18] 张泰刚.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 (4).

[19] 张绪扬.初中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 心理学报1988(3).

[20] 朱志文.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索[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3).

A Cas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ies

——An Example from Teaching Story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u Feng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ies plays a great role in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thesis expounds the strategies used to cultivate on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ies with a story lesson taken as an example. Great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eading in of the topic before teaching, which is used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questions in order to cultivated their prediction and question-raising awareness; During reading teacher can put forward questions based on the reading materials at proper time to develop their reasoning abilities. Besides, teachers can adopt the strategy of continuing the qu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text to foster students’ creativity.

Key Words: story teaching; prediction; analysis; generalization; creation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第11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