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什么意思(大学本科中的“本”字是什么意思?了解一下)

高考填志愿,上大学读本科可以说是七八月份最火热的几个词组了。那么对于即将要去上大学读本科的本科生们,你们知道本科中的“本”字是什么意思吗?都有什么来历吗?
大学本科的全称叫做“基本概念基本信息本科”,从字面上来理解,本科中的本是基本概念的意思。大学本科学习的只是一些基本的知识,主要是基础通识课程,基础专业课程。到了研究生则是更加系统钻研的学习。
大学本科这个称谓是一个舶来品。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关于高等教育的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沿袭西方制度的。在英语中,本科”英文为“Undergraduate”,而该词意为“还未拿到学士学位或类似学位的大学生”,所以《教育学名词》把它译为“大学本科生”。
相对于本科来说,还有一个预科。在1928年《中华教育词典》解释说:“对预科而言。学校内学级编制,于预科之上,冠以本科,以便修毕预科学业者,进研专科学问。读完预科毕业以后才能够读本科,而这个制度至今仍然在很多高校沿用。很多高校都开设有预科,分数比本科要低,报考预科的考生需要多读一年,通过考试以后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
虽然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沿袭西方国家的,但也有很多东西是与我国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本科这个称谓最早出现在宋朝,宋史·选举志一》:“开宝三年(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我国在公元前124年创立了官立大学,但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为意大利建立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她也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所以关于本科这个称谓是延续了宋朝的说法。古代的科举制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科举制中想要考上“大学”也需要分为六步,从童生,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秀才每三年考一次,考上进士以后还要参加一次会试和殿试才能成为“本科”。所以就有了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


而会试和殿试不同于秀才、举人和进士的考试,前面的考试分别对应三次不同的考试。但会试和殿试算是一科考试,所以会试和殿试就是参加了同一科考试。所以本科就是同一科考试的意思。并不是现在所说的学历的意思,秀才、举人和进士才是古时候的学历,而最高的学历则是状元。通过了同一科考试以后,由皇帝钦点状元。
现在的专科起源于就不那么早了,一直到了民初的时候才出现。1929年,民国政府颁布《专科学校组织法》《专科学校规程》,规定专门学校改称专科学校,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即工业、农业、商业和医学四种,修业时间为两至三年。无论是从办学性质还是学制上,这与现在的专科学校大抵相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