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是什么(你听说过什么是鼻烟壶吗?)

汉人吸鼻烟始于明朝,据传是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进中国的,献给了万历皇上。闻鼻烟是嗅其芬芳之气,借以醒脑提神,驱秽避疫,它有驱寒冷、治头疼、开鼻塞、明目、活血等药物作用。
康熙时期开放海禁,使得西方传教士能够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进入中国内地,使得康熙、乾隆年间闻鼻烟风行一时。
赵汝珍编著的《古玩指南》记载康乾时期:朝野上下皆嗜鼻烟,从最高贵的帝王到最底层的贫民,”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烟”。
清代用于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金、银、铜、瓷、玻璃、玉、松石、玛瑙、碧玺、水晶、翡翠、青金石、孔雀石、珊瑚、象牙、琥珀、竹、木、葫芦、漆、紫砂、蚌壳、碳晶、果核、端石、铜胎珐琅等应有尽有,人们可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
早期瓷质鼻烟壶的形态
据清代赵之谦《勇庐闲诘》记载:”自康熙中景德镇始造瓷烟壶。”但现存于世的有一些圆筒式青花小瓶,底部有大明嘉靖或万历年款。
这些小瓶瓷质细腻,图案考究,青花颜色漂亮,尺寸比后来的鼻烟壶大些,口部也稍大。这些带有明代款识的小瓶,本来是盛放药品的,但在没有专门制作鼻烟壶之前,人们曾用它盛放鼻烟。
清代盛行鼻烟,应运而生的瓷制鼻烟壶也几乎囊括了所有瓷器类别:斗彩、粉彩、五彩、墨彩、祭红、抹红、珊瑚釉、茶叶末釉、珐琅彩、青花、釉里红等等无所不有。造型最多的是爆竹筒式,也有方形、扁方、葫芦形、圆形、瓜果形、双联、人物形等。
康熙时首先烧制的鼻烟壶是青花的。图案纹饰有勾莲、八骏图、寒江独钓等。造型多为古朴的爆竹筒式,款识多为”康熙年制”双排四字款。这一时期的釉里红与红釉器色彩鲜红艳丽,瓷质细腻,造型规矩,可称为上品。
雍正帝也喜好此道,这时的瓷质烟壶增加了浆胎青花斗彩、珐琅彩、天蓝釉、茶叶末釉、炉钧釉、酱釉、素白釉以及青花、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同运用到一件器物上,一次烧成的青花加彩。纹饰图案以缠枝莲最多,画风受清初宫廷画家恽南田影响。
乾隆时期,堪称鼻烟壶制作的黄金时代。乾隆帝本身就是一个颇有造诣的书画家,他的爱好很多,涉猎面广。皇家的厚爱,使这个时期的瓷制烟壶各类品种大增,式样无奇不有,颜色无美不备。这一时期最出色的是珐琅彩鼻烟壶,俗称”古月轩”。其特点是用珐琅彩在素白的胎上绘画各种图案,似西方油画工艺。
乾隆时期新增的鼻烟壶造型多样,如葫芦式、椭圆、扁方、铺首耳灯笼式、包袱式、瓜果、蔬菜、花朵式、双联式、动物式以及八仙、刘海、抱瓶童子等人物造型。釉色又有粉彩、红彩、胭脂窑、窑变、金釉、仿珊瑚釉松石等。
乾隆以后,内府制品渐次式微。烟壶制品的艺术水平根本无法与清初康雍乾三朝相比。
鼻烟壶的制作经历了雍正、乾隆二个高峰后,在道光年间在原有的陶瓷绘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内画鼻烟壶这一新品种。特别在光绪、清末民初,内画鼻烟壶的制作达到了顶峰。从选材、雕琢、到书法绘画比其他烟壶的制作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
内画鼻烟壶的材料大都用玻璃,还有陶瓷。内画鼻烟壶的口一般都比较小,这样可以保持内装的鼻烟气味不易外泄。因壶内的容积极有限,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进行书法及绘画,必须”反着”进行”背画”,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个制作精美,绘画精细的鼻烟壶会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鼻烟壶的作品,题材广泛,从山水人物、鱼虫花鸟到人物故事,包罗万象。当时在全国有京派、鲁派、冀派三大流派,涌现出不少大师。
鼻烟壶是清代陶瓷界产品的典型代表。其之所以能在清代大行其道,成为名贵珍品,一方面是清朝鼻烟壶的制作工艺达到巅峰,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统治阶层的推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时,大家都把鼻烟壶的有无、优劣视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被当作荣耀一般。
体会鼻烟壶的发展轨迹,大多早期精细而晚期粗糙。由此我们看出了大清王朝的兴衰。如今的收藏界,不少爱好者将鼻烟壶把玩起来,成为掌中乾坤。鼻烟壶,可谓是东西文明艺术结合的奇迹。如此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历久弥新,始终闪耀着中国陶瓷文化的光芒。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