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简介
贫穷决不是有魅力或可汲取教训的事。对我来说,贫穷只教会我过高地评价有钱人或上流社会的优雅。 ”
他曾说,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
但用长镜头看生活,生活则是个喜剧。
的确,这或许是他人生最好的写照。
很多人并没有看过默片,但一定看过他的名字。
很多人不知道电影历史,但一定知道他的名字。
很多人并不清楚世界上的喜剧大师,但一定清楚他的名字。
他,是查理·卓别林。
一个人们即便没有刻意了解过也会不可避免地知道他名字的人。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年
他是真正闻名世界的国际巨星。
他在默片时代的名气无人能与之比拟。
人们可能不知道卢米埃尔,不知道格里菲斯,但不会不知道卓别林。
对广大电影观众而言,他就是喜剧的代名词。
他是喜剧界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
他象征了美国喜剧的最高成就,乃至代表了世界喜剧的巅峰时期。
他是像玛丽莲·梦露那般闪耀的存在。
他的名字已不仅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符号。
如今的每个人都认识卓别林。
有些人声称热爱他的喜剧,但似乎却没有完整看过他的无声电影。
有些人对他的私生活津津乐道,一生与N个女性情感藕断丝连。
有些人为他的标志性装扮着迷,却从未见过他除去妆容的现实模样。
有些人一直追崇着著名的他,但在他遭遇政治驱逐时却未有人站出来。
有些人不断讴歌着他的伟大,却说不出他到底伟大在哪里。
有些人对他的为人侃侃而谈,但只是对他简单人生事迹作为谈话资本罢了。
或许正如某些人说的,有时候过分的熟悉反而会导致极度的陌生。
正因为家喻户晓,便更让人觉得了然无趣。
说白点,人人都知道一点的事,想要装逼就需要更高的时间精力成本。
而普通人往往是不愿意花费这样的精力的。
但对于影史爱好者来说,卓别林是不容错过的需要认真了解的大师级人物。
卓别林的童年
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
因为卓别林,这一身行头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流浪汉”造型。
卓别林用他特有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喜剧默片带到最高峰。
但这位美国喜剧的大神却并非是美国人。
而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伦敦人。
这样的国籍身份在美国本是一件稀松平常事。
但卓别林日后却为此付出了代价。
众所周知,默片时代著名的电影演员一般都是从小受到剧院表演的熏陶。
而卓别林自然也免不了这种成长轨迹。
母亲有着短暂而失败的舞台歌唱事业。
父亲当时则是小有名气的歌唱演员。
卓别林日后成为喜剧大师少不了他俩的影响。
但卓别林的人生却不是在音乐演员世家耳濡目染展现天赋一蹴而就的喜剧故事。
所谓励志故事往往背后铺满的都是生活的无奈心酸与艰苦。
卓别林两岁时,父母便开始了长期分居的生活,婚姻名存实亡。
他和哥哥跟着母亲过活,一贫如洗。
母亲后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并没有什么收入,只能为人缝补度日。
卓别林被济贫院强迫送到专门为他这类孩子而设的学校生活。
他晚年回忆时曾描述那是一段感觉自己被遗弃的绝望而孤独的时光。
偶尔与母亲的重聚随着其精神病的越发严重而显得越发奢侈。
他的整个童年几乎都在病弱的母亲、酗酒的父亲和相关济贫机构当中辗转。
小时候的卓别林
对于接触过众多励志故事的今日观众而言,苦难似乎是通向成功的必然套路。
但我想,对于当事人来说,苦难就是苦难。
它让人痛苦难熬,却不得不面对。
当你万人崇拜时,自然可以侃侃而谈,说感激苦难带给自己blablabla。
但事实上,你感激的并不是苦难,你感激的是那些苦难已经成为你生活的过去。
苦难与所谓的成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它只是每个人人生必然会经历的事情罢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说有关系,那也只是限于马哲那种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程度。
不过是心灵鸡汤式的废话,将苦难换成任何一种生活状态名词,那种逻辑都是可以成立的。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我几乎意识不到危机,因为我一直就生活在一个从不间断的危机中;作为一个男孩,我只能怀着宽厚的健忘之心来消除了持续的烦恼。”
在100个人当中,99个经历过重大苦难的人都被生活折磨得不成样子。
而卓别林是那1个登上所谓成功宝座的人。
而人们只记住了那一个。
于是人们以为所谓成功与苦难二者是绑在同一条锁链上的必然。
社会显然也提倡这样的价值观,毕竟能欺骗或安慰那99个人,不至于引起他们对那些苦难的深究与问责思考。
卓别林在喜剧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不是来源于童年的悲惨生活,而是来源于童年的喜剧熏陶。
毕竟跟他类似生活状态的那些济贫院同学中,并没有出现另一个卓别林。
卓别林走上舞台
舞台表演算是卓别林苦难童年的一个小确幸了。
5岁的他接管了母亲的一个表演工作。
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卓别林第一次体验了上台表演的感觉。
由于父亲的职业关系,9岁的卓别林得以进入一个少年剧团开始舞台歌舞表演。
所幸的是,小小年纪的他并不厌恶歌舞和表演,反而以此为乐。
母亲汉娜·希尔(Hannah Hill)
父亲查尔斯·卓别林一世(Charles Chaplin Senior)
这或许得归功于他的母亲。
她过去在音乐厅一位模仿的出色艺人,常与父亲同台演出滑稽戏剧。
她常常用她的表演天才逗引孩子们欢笑。
卓别林崇拜着他的母亲。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如果没有我的母亲,我很怀疑我能在哑剧方面获得成功。她是我所看到的最杰出的哑剧演员。”
“她在观察方面有独到之处……这种观察人的方法是我母亲所能传授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
的确,卓别林正是从这种观察中获得了使人们感到滑稽的事物。
13岁那年,卓别林选择了辍学,他不满足歌舞表演,他梦想着当一个喜剧演员。
梦想美好而令人向往,但令人向往的东西往往都不便宜。
它是像香奈儿、迪奥、阿玛尼和卡地亚等奢侈品牌般的存在。
马原告诉我们,热爱与才华固然重要,但经济基础才是根本支撑。
卓别林开始独自生活后,便打工干各种杂活来养活自己和自己的梦想。
1903年,卓别林14岁。
那一年,他的母亲彻底精神崩溃了,并且是永久性的,直至二十多年后的死亡。
中年的卓别林与其母亲
命运仿佛对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给了他一个如此痛的巴掌后又给了他一颗糖。
就在那一年,他对伦敦西区一位戏剧代理人的毛遂自荐有了回音。
伦敦西区在当时是滑稽表演集会的场合。
经理感受到了卓别林的潜能,很快便给了这位新人一个舞台角色。
他在舞台剧《吉姆,安乐乡中的浪漫史》中扮演一个普通配角报童。
大抵追梦者都会格外珍惜别人向自己伸出的第一根橄榄枝。
舞台剧本身并不成功,但卓别林在其中的表现却格外出彩。
不久,卓别林便得到了百老汇著名戏剧制作人查尔斯·弗罗曼的《福尔摩斯》的参演角色。
他在剧中扮演里面的一个小僮皮比利。
Sherlock Holmes,1903年
卓别林跟着剧团开始了这部剧的巡回演出,甚至在伦敦大剧院连续演出一年有余。
比利这个话剧角色伴随他几乎三年的时间。
所谓熟能生巧,角色不大,但长期琢磨下来,便表演得越发精彩。
最后甚至能与福尔摩斯的鼻祖同台演出。
马儿已喂饱,马鞍已备好,该是时候启程去追逐梦想了。
卓别林开启喜剧生涯
1906年,卓别林开始了他喜剧演员的生涯。
这时,他已经不是一个人。
或许是基因,或许是家庭,他的哥哥悉德尼和他一样也在追着表演梦。
卓别林与哥哥悉德尼(Sydney Chaplin)
在漫长的追梦路上,悉德尼给了卓别林极大的帮助与鼓励。
对于卓别林来说,悉德尼不仅仅是哥哥,更是指导者与陪伴者。
悉德尼一直都是卓别林身边不可缺少的人。
如果说,父母的爱在卓别林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段很长的空白时期。
那么悉德尼便扮演了填补这段空白的重要角色。
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表演,共同携手走上喜剧舞台的中心。
卓别林与哥哥悉德尼(Sydney Chaplin)
(兄弟俩如此有爱,简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个时期,卓别林加入了悉德尼参加的喜剧小品《修复》的表演阵容中。
不久,卓别林作为一个滑稽演员,在舞台剧《凯西的宫廷马戏团》大受欢迎。
一年多来,他成为剧中的焦点,受人关注,开始出演舞台剧的主角。
当他以为自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时,他的舞台Solo喜剧表演却遭遇滑铁卢。
而哥哥悉德尼走得比他快了一步。
悉德尼加入了著名的卡尔诺剧团,并快速成为剧团的表演台柱之一。
当悉德尼飞得更高时,也不忘拉弟弟一手。
1908年,悉德尼把卓别林介绍给卡尔诺。
弗雷德·卡尔诺(Fred Karno)
“有一天,悉德尼领来一个瘦弱的青年,脸色苍白,带着愁容,此外没有什么特点可说。他初次给我的印象是太胆怯,在台上不可能有什么好的表演。”
的确,卓别林平凡的外貌与矮小的身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很难想象这个长期营养不良的瘦弱身躯在滑稽戏剧里有啥看头。
但很快,卡尔诺就被卓别林的实力重重打脸。
试用表演后,卓别林很快就签约拿到了剧团的正式Offer。
Mumming Birds,1911年
卡尔诺意识到,卓别林不但能演滑稽戏,而且很善于表演他的角色。
他成功将这个未来的闪耀巨星收归门下,事实证明卡尔诺的眼光是对的。
短短一年,卓别林从跑龙套和小配角一路晋升到主角再到有名气的剧团明星。
剧团将杂技和小丑的表演、舞蹈和魔术、滑稽场景巧妙地混合在一起。
可以说,当时的英国喜剧盖世无敌很大程度上便是卡尔诺戏剧的贡献。
卡尔诺喜剧工厂强大阵容在伦敦街上
对于热爱喜剧的卓别林而言,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学校了。
这个地方就像是实现他梦想的深造高等学府与实操锤炼天堂。
剧团在世界巡回演出,在这里,卓别林出演过许多哑剧。
如《足球比赛》《卡赛的运动场》《从穷到富》《笼中鸟》《狂欢》等。
他表演的每个角色,都演得那么自然,逗得观众哄堂大笑。
每一个动作,都演得像一个大拳术家的拳头那样准确。
每一个噱头,就像一发炮弹打中的观众的要害。
就好像卓别林天生就为喜剧表演而生似的。
他深深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来让观众发笑。
1912年,在北美的巡回演出中,卓别林被评论家描述为“最好的哑剧艺术家之一”。
这似乎也注定了卓别林的日后人生是要跟电影绑在一起的。
毕竟当时电影作为新兴事物,生来就是无声的银幕哑剧。
结语
纵观成长史,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个卓别林的喜剧才华不断被伯乐发现的励志故事。
他的人生就像俗语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句话一直以来荼毒了太多人,毕竟几乎没有人内心不自诩为金子的。
许多人内心唉声叹气,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一身才华无法施展。
这是件危险的事,因为这样人生便是金子等着发光的待机时间。
这句俗语的重点或许是它没说出的潜台词。
的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但你首先得是个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