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怎么读
捭阖拼音:[bǎi hé]
捭阖释义: 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纵横~。~之术。
捭阖的出处
《鬼谷子·捭阖》:“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物纵横……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旧唐书·张濬传》:“学鬼谷纵横之术,欲以捭阖取贵仕。”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纪》:“有 徐玠 者,事 温 为 金陵 行军司马,工揣摩捭阖。”
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刘枢密昌言﹞捷给诙诡,善揣摩捭阖以迎主意。”
宋·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
明李东阳《合纵连横论》:“捭阖张弛,惟其所命,其为变也不已极乎!”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九:“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
读《鬼谷子》:捭阖有法,君子可纵横天下
读上篇《鬼谷子?符言》,主要讲一个领导者怎样才能更出色(详见《读《鬼谷子》:发言必验有若符契》),这篇《捭阖》主要侧重领导者个人语言方面的锤炼。
心灵是语言的主宰。一个人的意志、喜好、思虑、智谋都要通过语言加以表现。控制语言,即为捭阖。“捭”即开放、言说;“阖”即封闭、沉默。所谓捭阖之术,即使通过交谈,选择恰如其分的表达,把握谈话的节奏和技巧,因势利导,使对方的心情、实力和计谋呈现出来。通过不断的交谈沟通辨析,达成统一的认识。三国时期,为抗曹魏,诸葛孔明舌战群儒,结孙刘之和,有曹操赤壁之败,形成鼎足之势;孙刘之分,有蜀琥亭之败,白帝之哀;后诸葛再施捭阖之术,吴蜀再合,才有诸葛孔明南中之征,五出祁山、北伐曹魏之举。
鬼谷子认为: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都是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弃损、失意、灾害、刑戮、诛罚,都是终结。阳谋,即通过论证有利的方面使建议得到采纳,付诸实践。阴谋,通过使对方有害的方式实施计谋方略。阳谋之人喜高谈阔论,喜欢用崇高的语言引导;而与喜阴柔的人谈论策略,不顾及自己道德被贬损,以卑小博取成功。鬼谷子认为阳谋和阴谋两者结合,可以说服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封国,甚至是整个国家。
损害和裨益、离去和接近、背叛与复归,都要主动控制。有利的形势,积极前进,主动出击;不利的环境,果断停止而隐藏。有利和不利,会随时变化。有利时,道德意志都会扩张;不利时,查缺补漏,巩固力量。有利时,对异己,以德感召;不利时,以诚感人。
世间的万物有许多表象,变化也无穷,然而无论怎样变化或者什么表象,都会有自己的属性:有的柔弱、有的刚强;有的开放、有的封闭;有的松弛、有的紧张。领导者要始终把握事物变化的关键,分清哪些事情紧迫、哪些事情重要。选人用人也是这样,考虑人的智谋多寡、能力强弱、技艺的短长;另外还要考虑善良与不肖、聪明与愚蠢、勇敢与胆怯、仁义与贪利。
春秋战国时期,风起云涌,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抗秦;尔后,秦国张仪凭谋略游说,使六国合纵土崩瓦解。汉高祖刘邦依靠萧何选人用人,萧何不负重托,把捭阖之术运用高妙,才有“月下追韩信”,笼络了诸如韩信、张良等一帮高士,最终得以大败项羽、后“约法三章”稳咸阳,为奠定大汉立下不世之功。
通过对人的观察,对待人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有了差别。有人可以重用,有人可以关键时候用,有人必须拒之门外。使用人才需要随个人嗜好和欲望行事,用其志向和意趣达成目标,想成就大事业的不能用金钱驱使;想追逐金钱的不能给其荣誉。但是如果他的言论超出他实施范围,就要进行抑制,反驳和诘问使其自知不合常理,使得目标更加清晰;也可以向对方敞开心扉,表露心迹;也可以闭口不谈,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敞开心扉是因为目标一致,总体方法手段也一致。不露心迹,是因为目标一致而方法手段不同。审慎观察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并仔细研究异同优劣。彼此的计谋或相乖离,或相契合,如果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以首先采纳对方的计谋。
鬼谷子说:畅所欲言,阐明自己的见解,贵在严密周详;另外有些想法不能表露心迹的,隐藏自己的观点,贵在深藏不露、严守机密。这样方可谨慎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畅言,是为了全面了解和考察真实的情况;闭口,是为了坚定和约束对方。畅所欲言或闭口不谈,都是为了权衡利弊得失、轻重缓急,从而做出分析和判断,领导者根据这些判断,进一步谋划行动的方略。如果这些分析和判断既不合理、又不合规律,即需要果断放弃。
所谓开放,就是把自己的建议推出实施,或者是采纳别人的建议作为参考并不实施。所谓封闭,就是采纳别人的建议付诸实施,或者拒绝采纳置之不理。开放和封闭都有利弊,只是天地间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到来、离开、返回、翻覆、忤逆,都是开放与封闭不断运动变化决定的,需要细心观察。
从历史上可知,想要成为领导者,第一步要有辨别事物对错是非的能力,观察事物存在和消亡的蛛丝马迹;进一步掌握事物发展过程,达到驾驭事物发展关键的目的。所以,自古至今,领导者立身处世,都须谨慎认真,并始终如一,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