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语故事二则
01
黄粱一梦
说起“黄粱一梦”这个成语,好多人都不解其义。有人问:“从字面上理解,这是叫‘黄粱’的人做了一个梦吗?”其实不是。“黄粱”是黄米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的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梦想。成语的由来是这样的:
公元719年的唐朝时期,有个叫卢生的小伙子,信心满满地出发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最后却失望而归,没有考上。
落榜后的卢生垂头丧气地返回家乡。在路过河北邯郸时,遇到一个白眉白须、鹤发童颜的老道士,道士姓吕,大家叫他吕翁。
吕翁笑着对卢生说:“小伙子,我看你满腹心事的样子,来来来,让我给你算一卦。”
卢生本来就心情不好,一肚子的郁闷,看着笑容满面的的吕翁,没好气地说道:“去去去!我可没钱,你要骗就骗别人去吧。”吕翁听到后也没有生气,还一路跟着卢生走进一家客栈。
到了客栈,卢生点了黄粱米饭,客栈老板马上去厨房准备。两人坐下后,吕翁问卢生:“你是不是考试失败了?”卢生很惊讶,自己并没有告诉他,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卢生于是把心里的苦闷向吕翁诉说:自己家里很穷,原指望靠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没想到苦读诗书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落榜而归。
两人聊了一会,卢生打起了哈欠,他困了,想先睡一会。这时,吕翁从身后拿出一个漂亮的花瓷枕头递给卢生。卢生接过来,倚靠在枕头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卢生又回到考试结束的地方,他奇怪自己怎么还在那儿。正不可思议的时候,一声“卢生”把他叫回了现实,他看到旁边的人都在恭喜他,说他考中了。卢生愣了一会,然后用力地掐了一下大腿,大腿很疼,原来是真的!
卢生高兴地把喜讯带回家乡,卢生的父母也是喜出望外。卢生一下子出名了,他娶了一个美丽温柔的妻子,生了五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还从一个小官一直做到了大官,皇帝也特别器重他。
卢生的五个儿子长大后,也都当了官,还娶了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那时的卢生,生活富足、儿孙满堂,过的非常如意舒心。
卢生老了,不想做官了,想辞职回家养老,可是皇帝不同意,说很多事情还要依靠卢生。卢生到了80岁的时候,生了重病,躺在床上回想自己的一生。他想到自己什么事都很顺利,官也是越做越大,可是这一切这么快就要结束了,他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不久,卢生死了。
卢生就被猛地吓醒,一下子坐了起来,摸摸自己的胸口脑袋,心跳加速、满头大汗。呆了一会儿才清醒过来,原来自己是做了一个梦。卢生抬头看了看四周,吕翁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客栈老板还在厨房忙着做饭,那一锅黄粱米饭还没煮熟呢。
吕翁问卢生:“这荣华富贵的感觉怎么样啊?”卢生歪着脑袋想了一会说,“梦里的几十年一转眼就过完了,当官发财也不过就那么回事!”想到自己只是考试没考中,他的心情不再郁闷,脸上露出笑容。
这就是黄粱一梦的故事,这个故事比喻荣华富贵像一场梦,短暂而虚幻,转眼就成为过眼云烟。
02
卧冰求鲤
古代三国和西晋时期,有一个叫王祥的人。他出生在山东琅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
王祥从小就是一个忠厚善良的人,他对父母非常孝顺。可惜他的生母薛氏早早就去世了,父亲为他娶了后母朱氏。
这个朱氏不是一个善良之辈,她心狠手毒,对王祥尖酸刻薄。她经常在丈夫面前添油加醋地说王祥坏话,挑拔父子俩的关系,时间长了,父亲信以为真,开始对王祥冷淡起来,经常让他去打扫牛棚,干一些粗活。
但王祥并不计较,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父母病了,王祥衣不解带地日夜侍候,为父母煎了汤药,一定得自己先尝尝才端给父母。
有一次后母患病,王祥侍候得非常周到,后母突然想尝尝鲜鱼的味道。可是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路面结冰,河水也是冰冻三尺,哪里能找到鲜鱼的影子呢?
一般做儿子的在这时候早就生气了,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斥责父母荒唐,何况是继子,而且后母对自己还非常刻毒。但是王祥没有这样做,他轻声慢语地安慰后母道:“母亲不要着急,容儿想办法就是了。”
说话容易,可是要想办法却谈何容易?王祥苦思冥想,愁的身上都掉了肉。他跑到村外的小河边,望着厚厚的冰面发呆。
这一天,他又来到河岸边。思索了一会,他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想,既然破不了冰,那就让自己的体温把冰暖融吧,冰慢慢消融了,就可以下河摸鱼了。
他毫不犹豫地脱掉上衣,赤身躺在冰面上。刺骨的寒风吹得他直打寒颤,冷硬的冰面把他的身体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不为所动,咬着牙努力坚持着。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的身体快要冻僵了,头脑也快要失去意识。正在这时,奇迹发生了,王祥身旁的冰面突然炸开,两条活蹦乱跳的新鲜鲤鱼从河里跃出来,落在王祥面前。
王祥睁开眼睛,半天没有反应过来,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等头脑清醒后,急忙从冰上站起身体,穿上衣服,欣喜若狂地将两条鲤鱼捧在手中,小心翼翼地拿回家孝敬后母。
后人品评说,这是由于王祥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老天心甘情愿地帮他达成心愿。
从此,王祥以德报怨的孝道之举,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人们称赞王祥是世间少有的孝子。民间有首诗对他颂道: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在现在山东临沂城北白沙埠镇孝友村的孝河,就专门保留有一块地方“王祥卧冰处”,孝河也因王祥卧冰故事而得名。王祥卧冰求鲤的传说,被编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为后世的我们所广为传颂。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孝敬父母、关爱长辈,懂得感恩,乐于感恩。
大孝子王祥后来被应召做官,在三国曹魏时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务,封了睢陵侯。西晋建立后,又拜他为太保,进封睢陵公。他一生高寿,直到85岁才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