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视狼顾之相
现在最热的剧,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算一个。
这部剧非常有趣,主角是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只能算一个排名靠后的配角。即使是一个“大后期”,多次成功阻止诸葛亮的北伐,他依然被塑造成被“戏弄”的“奸角”,最后还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这样的桥段。
没想到,这个传统的“白脸奸臣”在《军师联盟》里智勇双全,简直是《琅琊榜》中梅长苏那样的人物,绝对主角光环。
这部剧开播半个月,豆瓣评分已经升到8.4分。有热度,话题也高,很多三国迷都有疑问,以前的三国故事都是刘关张、诸葛亮当正面人物。这次司马懿来了个大翻身,真实情况到底什么样的?
正在追这部剧的历史专栏作家张明扬的回答是——
“对司马懿肯定有美化,但这个剧的历史大框架还是靠谱的。以前司马懿的人设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手下败将。其实正史上的司马懿,是和诸葛亮同一级别的人物,甚至他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诸葛亮。”
他表示,站在司马懿的视角重新叙述三国故事,《军师联盟》是第一次,刚好可以重新认识一下这段历史。
“鹰视狼顾”之相是什么?
很多人对《军师联盟》中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印象深刻。
张明扬说,剧中这个细节处理的蛮聪明的,曹操知道司马懿轧断腿骗他,叫他去养马,司马懿离开大殿时回头看了一眼,两个人四眼相对,曹操看到司马懿的眼神,笑了。
司马懿当时的那一回头,就是所谓的“狼顾”,这是历史上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什么是狼顾之相呢?狼顾的意思是指在肩头不动的情况下,头能180度转,因为狼和狗都能做到这一点。相传有此面相之人,都为人狠戾,且有帝王之志。历史上和这个词相关的人物有司马懿和袁世凯。
司马懿狼顾之相史书上只有短短几句话,这个镜头吴秀波演绎得很精彩。
司马懿拒绝曹操是因为忠于汉室?
司马懿的人品究竟怎么样?张明扬认为,一开始司马懿的确拒绝了曹操的征辟,时间应该是在建安六年(201年,官渡之战后一年),而不是剧中的官渡之战。而且,司马懿的确也是以生病为理由回绝,只是具体病因不是剧中的“断腿”,而是假借“风痹”(某种严重的风湿病)不能起居。
算起来,这一年司马懿才22岁。史书中的说法是他“不欲屈节曹氏”,是一个对汉王朝心存眷念的忠臣。不过,当代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史书中的刻意书写,试图为司马懿之后颠覆曹魏政权的“不臣”行为圆谎。
到了七年后的建安十三年(208年),在曹操的带有威胁的第二次辟任之后,29岁的司马懿“被迫”出山。建安十三年,正好是赤壁之战这一年,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战败后不愿再容忍司马懿这样的“不合作者”,因此采用强力手段逼迫;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赤壁之战前曹操统一中国似乎已无悬念,因此司马懿果断放弃了观望姿态,火线加入曹营。
司马懿和张春华情比金坚?
这部剧开始几集,司马懿和夫人张春华十分恩爱,两人不仅有十指相扣、紧紧相拥的戏份,这位“大军师”甚至是个妻管严,经常被张春华揪耳朵。不过,再往下看画风很有可能不同。
“这个电视剧有80集,后面怎么拍,我很有兴趣。因为司马懿后来宠爱柏夫人,对张春华连见都不见。”张明扬说,历史上的张春华后来因为年老色衰,遭到了司马懿的抛弃。《晋书》中就专门写到,当张春华探望病中的司马懿时,被司马懿当着小妾面大骂“老物可憎”,这让张春华拒绝进食,想要自杀。后来司马懿赔礼道歉,张春华才停止绝食。但司马懿事后又对别人说:“老东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担心苦了我的好儿子们罢了。”
张明扬分析:“这证明帝王家并没有什么情比金坚。不过司马懿骂老婆的话,怎么会被正史记录下来,很有意思。”
当然,张春华的强悍是对的,张明扬说,她曾帮了司马懿很多忙,“当时曹操征召司马懿入职,司马懿不愿去,在家装病,被一个婢女看到了。张春华担心事情泄露,便亲手杀死婢女灭口,而且亲自下灶烧火做饭。司马懿由此十分看重她。”
曹操杀杨修的真相是什么?
《杨修之死》的故事经由《三国演义》的传播早已深入人心,还留下了“鸡肋”这个典故。一般认为,杨修是聪明外露,加上话多,被曹操嫉妒而杀掉。
“其实杨修是曹植的人,电视剧比‘鸡肋’之类的传说更贴近史实一点,因为杨修的确是因为支持曹植才被已决心立曹丕的曹操杀了,曹操不仅怕他的聪明搞事,更担心他背后弘农杨氏的家族势力。”张明扬表示,史书记载,杨修出自汉朝名门,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汉朝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曹操是去世前几个月才杀了杨修的,应该是为了给儿子铺路。
站在曹丕这边的司马懿,曹操也留了狠话,“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张明扬对此有些疑问:“以曹操的碾压般的权势,如果怀疑司马懿有异心,直接像杀杨修一样杀掉就是了,还费事去搞历史预言干什么。”
司马家和曹家哪家强?
《军师联盟》播出时,很多弹幕都说司马懿最后能赢,是活得够长,熬死了曹家三代统治者——曹操、曹丕、曹睿。在寿命这个问题上,司马懿完胜以上三位都在政治压制着他的人。
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发动兵变控制政权)发生时,司马懿被曹爽架空已有十年之久,所能控制的政治资源相对有限,背后更无袁世凯式的“北洋六镇”做支撑。因此,司马懿此次政变并非后世所想象的多么深谋远虑,而是冒着极大的失败风险所作的绝命一击,所恃无非是长子司马师手中的三千死士,以及朝中对曹爽集团的不满而已。
司马懿活得久,但被皇权管得严严的。曹丕曹睿都活得太短了。他和袁世凯。当年袁世凯被比作司马懿,一是孤儿寡母,一是隐忍退让。不过,司马懿的风险更大。
因此,司马懿此次政变并非后世所想象的多么深谋远虑,而是冒着极大的失败风险所作的绝命一击,所恃无非是长子司马师手中的三千死士,以及朝中对曹爽集团的不满而已。
为什么“奸臣”司马懿变成了好人?
历史人物的是非善恶,很多都是在大家长期以来的立场下体现出来的。像《三国演义》,就是尊刘贬曹,三国以蜀汉为正统,所以刘关张是好人,曹家是坏人,更别提司马懿家族了。
实际上,史书《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的。梁启超曾有一篇《论正统》来分析为何会对同一段历史有不同立场。《三国志》之所以奉曹魏为正统,因为这本书的作者陈寿是晋臣,司马家的晋朝从曹魏手上得国,如果曹魏不是正统,那晋朝更加名不正言不顺了。
西晋之后的东晋,有个叫习凿齿的写了本《汉晋春秋》,却以蜀汉为正统。原因也很有趣,因为西晋被灭,东晋迁都到了南京,偏安一隅,这时的情况跟当年的蜀汉差不多,只能按照血统来证明自己的正统。
北宋的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又以曹魏为正统,原因也一样,北宋是从后周那里得来的天下,跟曹魏得国类似。到了南宋,朱熹编撰《通鉴纲目》,蜀汉再次成为正统,又是因为血统这套理论。
正因为这种观念,1919年,一个叫周大荒的人,还写了部小说《反三国演义》。所谓反,并不是立场的反,而是把三国演义的结局反了过来,最终刘家打败曹家统一天下,诸葛亮和五虎将都封了王,简直是大快人心。这脑洞开得有点大,堪称早期的“平行世界流派”小说。
现在,所谓的正统观念已经没那么强烈。一些文艺作品的重点放到了主角视角,打个比方,《芈月传》中的芈八子(秦宣太后)就必须是好人。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还珠格格》里,跟小燕子、紫薇作对的皇后是坏人,到了《如懿传》,同样是皇后,因为是主角,就变成了好人。不仅如此,《如懿传》中的“容嬷嬷”(如懿侍女容珮)成了槿汐姑姑一样的善良忠仆,而《还珠格格》中的好人令妃却成了坏人。
《军师联盟》没有正统观念,既然司马懿是主角,当然要“洗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