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少年宫
前两天说了卢湾区少年宫,引来朋友们的热议。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记忆,所谓“村村都有地道”。上海各区的少年宫当中,要说建筑最精美,非愚园路上的长宁区少年宫莫属。只要你看到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这座城堡一般的建筑所吸引。而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一切,还得从一位小姐说起。
民国时代名媛淑女众多,从林徽因到汤国梨、由陆小曼而严幼韵……真是引无数“果粉”竞折腰。保志宁的名气不如之前说到这几位,但她家的来头也不小。
保志宁家住南通,眉清目秀且极善辞令。叔叔保君建是上海教育局长,父亲也在南京政府供职。不少文件资料均称保志宁是满清贵族后裔,经笔者考证此说不确。保志宁出身于南通城内著名的蒙古族世家“保氏”,和如今当红的影视明星保剑锋是同宗。这是题外话。
官二代美女保志宁原来就读于沪江大学,因为男同学追求者太多,不胜其扰而转学到大夏大学。不料这一转,转出一段公案。1930年,在一次校庆活动上,“校花”保志宁上台向校长王伯群献花,贵州人王伯群当时任交通部长兼大夏大学校长,这位早过不惑之年的部长兼校长对整整小他26岁的“校花”登时一见钟情,从此开始苦苦追求。
王伯群原有一妻二妾,妻子去世后一位姨太太先遭遗弃,另一位在他与保志宁谈论婚嫁时也遭“编遣”。保志宁也不含糊,提出3个条件:一要嫁妆10万元;二要婚后供其出洋留学;三要为其购置一幢花园别墅。
王伯群满口答应,南京交通部和上海大夏大学当时都在盖大楼,王伯群大权在握,有没有“公私兼顾、一并代劳”?这个天晓得了。选定愚园路屋址后,豪宅于1930年破土动工。承包工程的辛丰记不惜工本,所用材料全是顶级,光瓷砖一项就花了50万元。当时舆论界对王伯群老牛吃嫩草本就不满,如今又冒出来这幢美轮美奂的大“金屋”,自然是群起而攻之。当时并没有“巡视组”,王伯群又有亲戚何应钦做靠山,大闹一场之后不过是辞去部长,还保留了国府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
淞沪会战之后,上海租界沦为孤岛。王伯群随大夏大学撤到贵阳,保志宁作为第一任主人仅仅住了二年半。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驻沪办公联络处,原来的“王公馆”成了“汪公馆”。日本投降后汪公馆一度成为军统招待所,1946年保志宁回沪,将此屋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使用。解放后保志宁出走美国,这里成为长宁区少年宫。
王伯群1944年殁于重庆。大夏大学后来和光华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去年华东师范大学为老校长王伯群隆重举行了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活动。王伯群和保志宁的长子王德辅先生特意从美国赶来参加活动。对王伯群,华师大的评价相当高,作为教育家,他是杰出的。
如果没有抗战,保志宁自可大当其豪门少妇,而愚园路1136弄的这幢房子,平头百姓恐怕也难以窥其堂奥,长宁区的朋友们也不会有机会在那里留下童年的“共同记忆”了。
据愚园路老土地蔡老师介绍:当年电视剧《围城》中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唐晓芙等人的戏,很多就是在这里拍的。
而我无比尊敬的老同事highway兄在谈到这栋建筑时说:王公馆变成汪公馆,但是最终都要成为人民的公馆——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