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悦读中医
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针灸配穴源于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特别是《针灸明堂治要》记载更详。但遗憾的是,《针灸明堂治要》这一珍贵的书籍早已遗失,幸《针灸甲乙经》保存了其中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针灸甲乙经》中的6组经典配穴,来体悟针灸配穴的巧妙。
01经渠、天府
【来源】《针灸甲乙经·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云:“胸中彭彭然,甚则交两手而瞀,暴痹喘逆,刺经渠及天府。此谓之大俞。”
【功能】经渠系手太阴肺经腧穴,为本经金穴,“经主喘咳寒热”,故具有宣肺理气、消胀除满、清热消瘀、下气平喘、降逆止痛之功。天府见前述。二穴伍用,具有宣通肺气、降逆平喘、清热消瘀、凉血止血、通经活络止痛之力,同经腧穴相配,治疗效力更佳。
【主治】①哮病;②喘证。
【发挥】
1.哮病
本病治以祛邪扶正、化痰平喘。主穴:经渠、天府。辅穴:尺泽、膻中、肺俞、定喘。配穴:冷哮者,加风门;热哮者,加大椎、曲池;寒包热哮者,加外关;风痰哮者,加风门、丰隆;虚哮者,加足三里;肺脾气虚者,加脾俞;肺肾两虚者,加肾俞。
2.喘证
本病治以祛邪利气、补肺纳肾、肃肺平喘。主穴:经渠、天府。辅穴:尺泽、膻中、肺俞、定喘。配穴:风寒壅肺,加风门;表寒肺热,加外关、鱼际;痰热郁肺,加丰隆、内庭;痰浊阻肺,加阴陵泉;肺气郁痹,加合谷;肺虚,加中府;肾虚,加肾俞;正虚喘脱,加足三里、关元。
02涌泉、昆仑
【来源】《针灸甲乙经·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云:“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强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功能】二穴伍用,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上病下取,相互生存,相互制约,醒脑开窍、通络止痛、活血行瘀、强健腰膝之功益彰。
【主治】①痹证;②腰痛。
【发挥】
1.痹证
本病治以祛邪通痹止痛。主穴:涌泉、昆仑。辅穴:阿是穴。配穴:行痹者,加太白、血海;痛痹者,加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曲池;痰瘀痹阻者,加丰隆、血海、三阴交;肝肾两虚者,加肝俞、肾俞。
2.腰痛
本病治以祛邪补肾、活络止痛。主穴:涌泉、昆仑。辅穴:腰眼、阿是穴、大肠俞、委中。配穴:寒湿腰痛者,加腰阳关;湿热腰痛者,加阴陵泉;瘀血腰痛者,加膈俞;肾虚腰痛者,加肾俞、命门、志室。
03然谷、太溪
【来源】《针灸甲乙经·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云:“厥心痛,如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然谷、太溪。”
【功能】然谷以滋阴为主,太溪以补肾为要。然谷突出一个 “滋” 字;太溪侧重一个 “补” 字。二穴伍用,滋阴补肾,相互促进,相互为用,滋肾阴、退虚热、利三焦之功益彰。
【主治】①胸痹;②癃闭;③阳痿;④腰肌劳损。
【发挥】
1.胸痹
本病治以祛邪扶正、通脉止痛。主穴:然谷、太溪。辅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配穴:心血瘀阻,加血海;气滞心胸,加合谷;痰浊闭阻,加丰隆;寒凝心脉,加膻中;心肾阴虚,加心俞、肾俞;气阴两虚,加气海、三阴交;心肾阳虚,加关元、命门。
2.癃闭
实证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主穴:然谷、太溪。辅穴: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膀胱俞。配穴:膀胱湿热者,加委阳;肺热壅盛者,加尺泽;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浊瘀阻塞者,加曲骨、次髎、血海。
虚证治以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主穴:然谷、太溪。辅穴:秩边、关元、脾俞、三焦俞、肾俞。配穴:脾气不升者,加气海、足三里;肾阳衰惫者,加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3.阳痿
本病治以补益肾气。主穴:然谷、太溪。辅穴:关元、三阴交、肾俞。配穴:肾阳不足者,加命门;肾阴亏虚者,加复溜;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惊恐伤肾者,加志室、胆俞;湿热下注者,加会阴、阴陵泉;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膈俞;失眠或多梦者,加内关、神门、心俞;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腰膝酸软者,加命门、阳陵泉。
4.腰肌劳损
本病治以益肾强腰、疏经通络。主穴:然谷、太溪。辅穴:肾俞、脾俞、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膀胱俞。
04中冲、商阳
【来源】《针灸甲乙经·缪刺第三》云:“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右取左,左取右。”
【功能】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木穴,具有清热开窍、宁心安神之效。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金穴。二穴配伍,解表退热、醒神开窍、通经活络之功更甚。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中暑。
【发挥】
1.耳鸣、耳聋
本病治以清肝泻火、豁痰开窍、健脾补肾、益气。主穴:中冲、商阳。辅穴:翳风、耳门、听宫、风池、侠溪、外关、太冲、丘墟、阳陵泉、足临泣。配穴:肾虚,可以酌配太溪、气海、关元等;脾虚、血虚,酌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肝火上炎,可酌加太冲、行间。
2.中暑
本病治以清泄暑热、和中化湿、宁心开窍。主穴:中冲、商阳。辅穴:大椎、合谷、曲池、曲泽、百会、水沟、委中、内关、足三里。配穴:头痛者,加头维;呕吐者,加中脘;手足痉挛或抽搐者,加太冲、阳陵泉;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
05关元、阴陵泉
【来源】《针灸甲乙经·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疝遗溺癃第十一》云:“气癃溺黄,关元及阴陵泉主之。”【功能】关元系任脉腧穴,系小肠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又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具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温胃散寒、调理冲任、固精止带、强身健体之功。阴陵泉系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经气所入,为合水穴。二穴相合,协同为用,培补肾气、益元阳、固虚脱、散寒邪、调冲任、化水湿之功益彰。
【主治】①癃闭;②中风(脱证)。
【发挥】
1.癃闭
实证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主穴:关元、阴陵泉。辅穴:秩边、三阴交、中极、膀胱俞。配穴:膀胱湿热者,加委阳;邪热壅肺者,加尺泽;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浊瘀阻塞者,加曲骨、次髎、血海。
虚证治以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主穴:关元、阴陵泉。辅穴:秩边、脾俞、三焦俞、肾俞。配穴:脾气不升者,加气海、足三里;肾阳衰惫者,加太溪、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 曲骨。
2.中风(脱证)
本病治以益元阳、固虚脱。主穴:关元(隔姜灸)、阴陵泉。辅穴:神阙(隔盐灸)、气海(隔姜灸)、百会、涌泉、三阴交。
06廉泉、扶突
【来源】《针灸甲乙经·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云:“暴喑气哽,刺扶突与舌本出血。”
【功能】廉泉为任脉之腧穴,阴维脉与任脉之交会穴,位居舌本。扶突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具有理气化痰、清咽利膈之效。二穴配伍,化痰平喘、清咽利膈作用更强。
【主治】①失音;②口疮。
【发挥】
1.失音
本病治以疏风泄热、解毒利喉。主穴:廉泉、扶突。辅穴:天突、孔最、合谷、鱼际。配穴:寒邪化火,喉痒咽痛、口干作渴者,加尺泽、少商;咳嗽剧烈者,加肺俞;盗汗者,加阴郄;纳呆者,加足三里。
2.口疮
本病治以祛腐止痛,心脾积热则清热解毒,阴虚火旺则滋阴降火。主穴:廉泉、扶突。辅穴:地仓、内庭、合谷、阴郄、太溪、劳宫。配穴:疼痛甚者,点刺金津、玉液出血;便秘者,加天枢、大肠俞;肝肾阴亏者,加三阴交;心烦失眠者,加神门;咽喉干燥者,加照海。
好书推荐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辛统稿、编写和校正,终于成就了《针灸甲乙经》配穴的临床发挥——
《〈 针灸甲乙经〉 配穴发挥》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本书全面、完整、系统整理了《针灸甲乙经》的配穴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作者长期临床实践予以发挥,将理论配穴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图文并茂,且着眼于临床实践,其方法行之有效,以取最少穴位而达到治疗疾病最佳效果为目的,是针灸临床必备参考书。
焦顺发头针培训班特供福利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9月13日24:00
悦医家VIP年卡5折购
培训班展示好书特惠购
长按识别二维码好书特惠购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出现这种脉象,可以用葛根汤
10首家传秘验方,秒杀头痛
还是老国货好使,头发长出来了,看着真年轻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 针灸甲乙经〉 配穴发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元昭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本文推荐好书好文,必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