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题
社会心理学必背重点
完全按老师画的重点,第十、十一章加了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那五个问答题,所以如果考试大题出现没见过的,就……不怪我了
?
?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绝对不会出大题,嗯我就是这么肯定,估计会是选择题前几题
1、社会心理学概念(名词解释,但概率不大)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
2、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选择题)
①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②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③社会交互作用与人际交往
?
3、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选择题)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
?
?
第二章:社会化
1、社会化概念(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形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
2、社会化的内容(选择题、可能出简答题、名词解释)
①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②道德社会化:使人们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③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
3、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没前两个重要)
①生物遗传因素
②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
4、社会角色行为(名词解释)
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包括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
?
?
第三章: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概念(名词解释)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及对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不仅包括自我认识,还包括情感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反应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志。
?
2、自我意识的结构(大题)
(1)自我意识的形式
①自我认识
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包括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
②自我体验
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
③自我控制
属于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
(2)自我意识的内容
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物质自我: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行举止以及属于自己的人和物的认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自我控制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对物质欲望的满足以及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社会自我:包括个体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以及对自己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认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自我控制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和地位、与人交往和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智力、情感与人格特质以及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的认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尊或自卑,在自我控制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②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镜像(投射)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镜像自我:指个人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③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
3、自我认识的途径(大题)
(1)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①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评定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
高田利武:音乐适应能力诊断实验
过程:要求被试对音乐旋律进行判断。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可以利用开关(客观工具)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另一组没有客观工具。
结果:不能借助客观工具的一组,更多时候想知道他人的判断,特别是在判断社会依存性强的内容时,社会比较的倾向更显著。
方式:平行比较,上行比较,下行比较
②反射性评价
观察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重要他人:对人们的自我认识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的人
(2)通过自己认识自己
①自我观察
自我知觉理论:达里尔·贝姆提出,当我们的态度、情绪以及其他内在状态处于模糊不清或摇摆不定时,我们就会站在外部观察者的位置上,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获得自我知觉。
a.态度的自我知觉
b.情绪的自我知觉
c.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
内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向从事该活动的欲望
过度合理化: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从而使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②内省
指个体往内心深处探索,直接检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的过程
?
4、自我服务偏差(名词解释)
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对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
?
5、自我效能感(名词解释)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或应付某种情境的主观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
?
?
第四章:社会动机与行为
1、社会动机的理论(大题)
①本能论
麦独孤:个体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②驱力减少理论
赫尔:驱力推动有机体的活动,行为的强度是先天的刺激-反应间连结和后天获得的习惯共同决定的。
③唤醒理论
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
④诱因理论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推动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指导行为。
⑤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的一些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社会动机的类型(拿不准)
(1)亲和动机
①亲和的起源
亲和即合群,亲和起源于依恋
②影响亲和的因素
a.情境因素:个体在情境中面临的压力越大,亲和动机越强。
b.情绪因素: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会增加焦虑,因此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高恐惧的人亲和倾向较高。
c.出生顺序:亲和倾向的强度随出生顺序递减。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的交往动机最强。
③亲和动机的概念
人们愿意与他人相处在一起的愿望,称为亲和动机,也叫合群动机
④亲和动机的心理基础
自然选择的结果
后天学习的结果:通过模仿、强化而形成的
沙赫特:“焦虑-亲和”假说
(2)成就动机
①成就动机的概念
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获取成就的内部力量,是人们追求高目标,完成困难任务,竞争并超过他人的人格力量。
②成就动机的结构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由两种方向彼此相反的心理因素构成——追求成功的动机、害怕失败的动机。
a.追求成功的力量高于回避失败的力量: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最强,任务的吸引力也最大。
b.害怕失败的力量高于追求成功的力量: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逃避的力量最强,而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的吸引力最大
c.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力量相当:任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焦虑状态。
③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人取向成就动机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个体想要超越某种外在的决定目标或者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
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个体想要超过某种内在的决定目标或者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
(3)权力动机
①权力的概念
权力是一种控制、支配或影响的力量
a.权力是一种互动关系
b.权力一般与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有关。权力资源的分配往往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决定的。
c.权力往往体现为一种价值控制
d.权力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②权力动机的概念
权力动机,是指个体要爱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社会化权力动机
3、利他行为的概念(名词解释)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不期望日后任何酬赏和报答而出于完全自愿的一种社会行为。
?
4、侵犯行为的概念(名词解释)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者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即侵犯行为必须有侵犯意图和侵犯动机。
?
5、利他行为的特点(选择题)
①以救助他人为目的
②自觉自愿
③不求任何回报(主要特征)
④自我牺牲
?
6、侵犯行为的特点(选择题)
三个要素:伤害行动、伤害意图和社会评价
?
7、利他行为的理论(大题)
(1)先天论
威尔逊: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自我牺牲来换取种群延续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2)社会规范论
利他行为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相互性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指的是我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施瓦茨:内化的社会规范是利他行为的动机因素。内化的社会规范的激活会引发个体对他人的道德义务感,进而推动利他行为的发生。“社会激活论”:个体道德义务感的激活、对利他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后果的评估都会影响个体是否会做出利他行为。
社会规范论更强调社会对利他行为的引导作用,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揭示了利他行为的发生。
(3)决策论
干预决策理论
达利和拉坦内:在紧急情境中,经历五个认知阶段
①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②对紧急事态的判断
③个人责任程度的决定
④介入方式的决定
⑤介入的实行
社会作用力论
拉坦内:三个基本法则
①倍增效应I=f(SIN)
I: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
S:作用源的强度
I:作用源的接近性
N:作用源的数量
当一些作用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是这些作用源的强度、接近性和数量的乘积的函数。
②心理社会法则或边界作用原则I=sNt
I:社会作用力的量
s:比率常数
N:社会作用源的数量
T:幂值(<1)
一些社会作用源作用于第一个目标靶个体的作用力,一定遵循幂函数的形式,并且,第N个他人的作用将小于第N-1个他人的作用
③作用力分散原则I=f(1/SIN)或I=sN-t
当作用立场中有其他人与个体一样,成为来自这一群体之外的作用力的目标靶时,其他目标靶的强度、接近性和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作用力的分散或减小。
代价-报偿模式
摩根和帕克:当得到的报偿超过付出的代价时,助人行为最容易发生。代价和报偿不仅有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这一模式还表明,随着助人代价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会降低;随着助人报偿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会提高。
(4)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利他行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在以前的经验中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别人而习得,或者是这种行为在过去得到了强化。
(5)共情-利他假说
巴特森:如果产生了共情,你就会帮助他,而不会计较你会得到什么。当你没有产生共情,那得失的权衡就开始起作用了。
?
8、侵犯行为的理论(大题)
(1)本能论
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指向个体内部,表现为自责、自杀或受虐狂,指向个体外部,表现为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
②习性学论
洛伦兹: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意义
(2)生物学论
海马、杏仁核、大脑皮层
(3)挫折-侵犯理论
①挫折的界定
多拉德、米勒和希尔斯:挫折是指正在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受阻,对有目的的行为进行干扰会唤起人们侵犯的冲动,而这种冲动又激发了人的侵犯行为。
②挫折与侵犯的关系
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③替代性侵犯
攻击对象的替代、攻击类型的替代
④理论的修正
a.侵犯线索
伯克维茨:挫折引发了个体做出侵犯行为的预备状态,只有当环境中出现能引发侵犯的适当线索时,侵犯才会出现。侵犯线索具有个体差异性,只有当个体将某个事物与侵犯行为联系起来时,线索才具有引发侵犯的作用。
b.武器效应
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
(4)行为学习论
侵犯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①强化
②模仿
?
9、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大题)
(1)利他行为者的个人因素
①性别
在非紧急情境下,女性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较大
在紧急情境下,男性更乐于助人
②年龄
一般来说,利他行为与年龄成正比。年龄的增长与利他行为的增多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利他行为能否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还要考虑其他主客观的因素。
③人格特点
性格开朗外向的人与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有着正相关。
以亲社会价值取向为他正的人更可能做出利他行为。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富有同情心、具有社会正义感的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更大。
④心境
处于良好心境的人比心境不佳者更加倾向于帮助他人。
良好的心境对利他行为有促进作用,不良心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不良心境下利他行为也处于低水平,施助者的心境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某个中间变量实现的。
(2)受助者的特点
①性别
女性得到帮助的几率远大于男性
②魅力和人品
人品好、有魅力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③年龄
老人和孩子得到帮助的机会较多
(3)情境因素
①旁观者效应
他人在场对人们的救助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在场者越多,利他行为减少程度越明显。
原因:个人顾虑增加、从众心理、责任扩散
②自然环境
天气的好坏、温度的高低等影响利他行为。舒适的天气可以使人更愿意帮助他人。
③时间压力
施助者在时间上是否充裕,对其能否实施帮助也有一定的影响。
④社会文化
利他行为受社会文化下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
10、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大题)
(1)个人因素
①A型人格
A型人格的人比B型人格的人更具有侵犯性,对极其微小的烦恼都会表现出对抗、暴怒、粗鲁、乖戾、批评和不合作。
②敌意归因偏差
当我们的归因出现偏差的时候,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为善意的,而是做出恶意的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
③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男性的侵犯多为身体侵犯,女性的侵犯多为言语侵犯和其他间接的侵犯行为。
(2)情境因素
①高温
倒U形曲线
②酒精
③唤醒水平
④去个性化
津巴多:①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团体战无不胜感
????????②个体在群体中的匿名性
去个性化:团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称之为去个性化。
(3)社会因素
①文化与侵犯
②媒体暴力
?
?
第五章:社会认知与印象管理
1、内隐社会认知(名词解释)
格林沃德提出,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
2、社会认知偏差效应(不好说,可能选择、名词解释、大题)
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先接触到的信息往往对印象的形成有更强烈的影响。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更大。
②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最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③慈悲效应(宽大效应)
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玛特琳——“极快乐原则”: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便觉得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按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有利的评价。因此,大部分事物总是被评价得高于一般水平。
西尔斯:人们感到要评定的他人与自己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
④否定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否定信息比肯定信息更加关注的倾向。
⑤头顶效应
指显著性对个体知觉的影响。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线索被应用的最多。
⑥框架效应
信息描述方式对人们认知判断的影响。
⑦上下文效应
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①对比:指一种歪曲效应,它使作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相违反。
②同化:指作出判断与环境背景方向相同的一种歪曲效应。
⑧后见之明效应(后视偏差)
人们总是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视为不可避免和显而易见的事情,但事实上,他们的判断早已收到了已知结果的影响。
⑨虚假一致效应
我们倾向于假设他人会作出和我们一样的反应,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典型的。
?
?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1、态度的结构(选择、简答)
态度三元论
弗里德曼:态度包含情感、行为和认知三种因素,也被称为态度的“ABC”模式
认知成分是基础
情感成分包括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情绪
行为成分主要指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
2、态度的功能(选择题)
①知识功能
②效用功能
③自我防御功能
④价值表达功能
?
3、态度改变的理论(大题)
(1)海德的平衡理论
“P-O-X”模式:P认知主体,O其他人,X某一事物
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者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
P恢复平衡有3种基本的方法:
①P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
②P可以将不平衡三角种的某两个因素变为无关的、有待确认的
③P可以将O或X的某些特征进一步细化
“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倾向于以改变最少情感关系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平衡系统。
(2)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认知元素之间有3种可能的关系:协调、不协调、无关
认知失调的程度受“失调的认知条目数量”和“与自己的相关性”的影响
消除不协调的方法:
①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
②对两个认知元素重新评价,增强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或强度
③增强新的认知元素,从而降低不协调因素
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证据:
①决策后认知失调: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一旦做了决定,我们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决定,而越来越讨厌其他可能的选择
布莱姆实验
②不充分理由: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已经冲突,却又没有充分理由解释自己行为时,我们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改变态度适应行为
“强迫顺从”实验
③自主选择:人们做违反态度的行为时,只有行为是个体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才会导致失调。
④可预见的不良后果:人们必须相信自己能够预见自己的决定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失调才会发生。
⑤努力:一个人花了越多精力去做一件带来负面后果的事,就会有越多失调发生。
⑥不可变更的承诺:只要我们觉得自己对某个行动有不可变更的承诺,失调就会促使态度发生改变。
(3)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
贝姆: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会从外部去寻找行为的原因,在没有这样的因素时,才把它归于态度上。
(4)期望-效价理论
人们常常会对劝说中包含的诱因作出反应,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就是在衡量某个问题上各种可能的态度的利弊得失,并选择最佳态度的过程。
爱德华兹:在选择态度的时候,受到某个特定结果的价值或采取某个立场可能会带来这个结果的期望的影响。
?
4、霍夫兰德说服模型及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1)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说服的过程包括:外部刺激、目标对象、沟通过程和结果
外部刺激包括:沟通者、沟通信息和情境
沟通者:专业性、可靠性、喜爱性
沟通信息:差距、恐惧唤醒
情境:预警、分心
(2)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①信息来源
a.可信度:专业性、可靠性
b.喜爱性
②沟通过程
a.差距
b.恐惧唤醒
c.单面传播与双面传播
d.修辞性疑问
③说服对象
a.卷入
b.免疫
c.人格因素
d.性别和年龄
④情境
a.预先警告
b.分心
c.心境
d.信息重复
?
4、消除偏见与歧视的途径(选择题)
①扩大社会认同:消除内群偏好效应
②直接和延伸接触:熟悉更包容
③认知干预:消除刻板印象
?
?
第七章:归因与决策
1、凯利三度归因理论(简答题)
海德:“归因理论之父”
人们只有了解了事件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预测世界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
朴素心理
内部因素(倾向归因)、外部因素(情境归因)
两个原则:
①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的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
②排除原则:如果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
2、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简答题)
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
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暂时/稳定维度:如果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我们就可以预测将来的失败,如果把失败归因于暂时性因素,就可以预测将来的改进。
?
?
?
第八章: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1、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简答题,也可能选择)
奥特曼提出
①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主要靠第一印象
②情感探索阶段:面具交往,避免涉及个人私密性的领域,已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卷入,仍属于正式交往
③情感交流阶段:信任感、安全感得到确立,交谈内容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很深的情感卷入,正式交往的压力消失,彼此会给对方提供真实的普及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进行真诚的批评和赞许
④稳定交往阶段
双方心理上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广泛、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财务等
?
2、人际关系测量(老师课上说过这个没那么重要,可能选择,还是对着课本大致知道每个方法具体是什么样子比较好)
①社会测量法
②参照测量法
③社会距离尺度法
④贝尔斯测量法
?
3、人际吸引原则(就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后三个理论,简答题)
①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是报酬,付出是代价,报酬减去代价就是收益,除非双方都有所得,否则交易就无法进行下去,这就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动机。人们如何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代价的评价与体验。
②相互作用理论
强调交往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友好/冷淡,对方也给与相应的积极/消极反馈。
③强化理论
拜恩和克洛拉:人们交往的结果可以通过反馈来强化下一步的交往能力。
?
?
4、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重点,大题)
①仪表
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晕轮效应,容易使人认为他还有一系列的优良品质。但当恶劣行为与美貌有关时,倾向于给他更重的惩罚。
②时空距离
a.?熟悉:熟悉引起喜欢,但也有赖于熟悉对象的性质,如果熟悉对象确实不具有值得肯定的品质,这是熟悉只能增加不喜欢程度。
b.?居住环境邻近性:空间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多,更容易熟悉。
③相似与互补
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存在某种程度相似的人。
互补可以增加人际吸引,因为人们存在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所缺少东西的需要。
④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的吸引力是持久、稳定和深刻的。得到人们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诚实,评价最低的是说谎、虚伪。
⑤能力
在一定限度内,能力与被喜欢的程度是正相关的。
犯错误效应:才能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最有人际吸引力。
?
5、人际关系理论(大题)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从人际需要的角度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也成为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在人们的交往中每个人对别人的需求方式不同,也就是每个人对他人的基本反应倾向有所不同,这种基本的人际反应倾向叫做人际反应特质。
人际关系的需求:
①包容的需求:愿意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
②控制的需求:在权力或权威上建立与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③感情的需求:在感情上愿意与他人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关系。
两种表现形式:主动、被动
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控制型,被动控制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
?
6、人际沟通的类型(大题)
(1)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①语词沟通
是以语词符号为媒介的沟通方式,是最普遍、最准确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
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
②非语词沟通
是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接触及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
分为辅助语言和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的特点:广泛性、连续性、不受环境的限制和保密性、跨文化沟通、简约性
(2)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
有意沟通:有目的的沟通
无意沟通:无目的的沟通
(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在正式社交情境种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非正式沟通:在正式沟通场合之外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4)单项沟通与双向沟通
单项沟通具有时效性
双向沟通准确性高
(5)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
?
第九章:社会影响
1、从众的概念(名词解释)
从众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
2、从众的类型(选择题)
①真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上也与群体保持一致。
②权宜从众:个人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或不相信群体。
③不从众
?
3、服从和顺从的区别(简答)
服从,即按照他人的命令行动的行为。当一种要求以命令的形式出现时,个体会感到不同的压力,为了减缓这种压力,个体会采取服从行为。
顺从是个体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并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服从是感受到压力而被迫做出行为,顺从是自愿做出行为。
?
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大题)
(1)群体因素的影响
①群体的规模
一定范围内从众率随一致性的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增加。4人时达到最高从众率,此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增大从众率也不再增加。
②群体自身的一致性
当群体中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地下降。
③群体成员的身份
个体地位越低,越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④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
个体接纳程度越深,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2)个性特征的影响
①个性特征
自我评价越高的人从众性越低,果断性越强越倾向于不从众,场独立的人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人
②性别差异
(3)自我卷入水平的影响
随着自我卷入水平增加,从众的比率也就越小
(4)文化差异的影响
?
5、影响服从行为的因素(大题,老师课件上只列了前三点,我为了详细点把课本的后两点也加上来了)
①命令者的权威性
权威人物的命令更容易被他人所接纳并服从
②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
当权威的命令违反了社会道德准则时,是否服从命令,与其本人的道德水平有关
③情境因素
固定的角色身份在特定的情境下,命令被服从的概率高,在其他情境下,被服从的概率低
④监督因素
在场监督时,更容易发生服从行为
⑤权威人物的特征
权威人物的社会地位越高、知识越丰富、威信越高,命令被服从的概率越高。
?
6、影响顺从行为的因素(大题)
①奖励
帮助顺从者完成一个他所期望的目标,或者为顺从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回报能够促进顺从行为的发生
②惩罚
惩罚,如使用强制力或威胁性的手段,可以促进顺从行为的发生
③专家意见
专门的知识、训练和技术都是影响顺从的因素,人们总是寻找专家并顺从他们的建议
④合理要求
在请求他人顺从自己的要求时,人们总是会提供一些充足的理由让他人相信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⑤参照力
当人们崇拜或认同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并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们相似时,就会模仿他们的行为或顺从他们的要求
⑥合法权威
社会角色所赋予的合法权利和地位可以促使顺从行为
?
?
?
第十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1、社会群体概念(名词解释)
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为了实现共同的需要或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
2、群体类型(其实这个不太重要,老师上课时说的很少)
①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②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③现实群体与虚拟群体
④大群体与小群体
⑤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
3、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可能是选择题,老师上课没有展开说)
①目标的一致性
②群体成员需要满足的程度
③群体成员的相似性与互补性
④群体内部的压力
⑤群体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
⑥成员之间的协作与竞争
⑦群体规模
?
4、群体凝聚力的作用(选择题吧,老师也说的少,最后一两章和开头的绪论一般都没中间部分重要)
①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②增强群体的控制能力
③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
?
5、群体决策的行为倾向(这个还算重要些,可能简答,老师上课展开说了)
①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思维倾向性得到加强,比成员个人决策的倾向更极端,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②冒险转移
群体决策时可能会因为群体极化导致决策失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时决定更倾向于冒险。
原因:①责任分散;②冒险者说服力强;③社会文化价值理论;④领导者倾向论;⑤群体成员形成的心理支持氛围;⑥数量决定论
?
6、社会助长(名词解释)
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体因他人在场,其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
?
7、社会惰化(名词解释)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是指群体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
?
8、行为去个性化概念(这条我自己补充上,当初上课时画的本章唯一一个重点,但最后的划重点PPT上没把这个写上)
是指群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
产生原因:匿名性、主观态度、弱化自我意识
匿名性的途径:
①遮挡和伪装(服饰的作用)
②网络
③责任扩散
④群体规模
?
?
第十一章:爱情、婚姻与家庭
1、爱情三元论(选择题)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论:认为爱情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组成的三角形。这三个成分组合可得到7种类型的爱。
这一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
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的爱:激情之爱,伴侣之爱。
激情之爱由两种原因促成:①生理唤醒;②思想
?
2、择偶心理及模式(选择题)
(1)择偶理论
父母偶像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2)择偶的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性或一致性、互补性
(3)择偶的模式
①根据配偶选择的主体来分:包办婚姻、自由择偶、相结合
②根据择偶的性质来分:同类婚、异类婚
③Feldman根据社会阶层与择偶标准的关系,把择偶行为分为三个模式:择偶行为完全随机,择偶行为完全由社会类型所决定,某一社会阶层内的随机择偶
?
3、家庭的功能(选择题)
①生育功能
②经济功能
③感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