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体现——以沪科教版教材“生物与环境”模块为例)

生态文明教育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引用本文请注明:
杨维国.生态文明教育在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体现——以沪科教版教材“生物与环境”模块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01):54-59.

作为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相继写入党章和宪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有多处阐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019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沪科教版)教材在“生物与环境”模块深挖生态文明教育价值,有机融入古今中外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和成果,依托教材促进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育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相继写入党章和宪法,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多次提及有机融入生态文明成果、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等要求。2019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沪科教版)教材“生物与环境”模块属于生态学的范畴,承载着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使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以上考虑,为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要求,使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沪科教版生物学教材“生物与环境”模块的编写者通过多种途径有机融入了古今中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和成果。 

一、开宗明义,彰显使命担当

本套教材所有模块的开篇均设置有“致同学们”栏目。在“生物与环境”模块的该栏目中,文末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材的栏目架构及其设置意图和价值,方便学生快速进入模块的学习。但更多的篇幅是向学生传递学习本模块内容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致同学们”的第一段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名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概括说明古人已意识到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之道,违反其规律将受到自然的惩罚。第二段首先列举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现状,然后介绍本模块的内容、价值和学习要求。第三段则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学习成果的期待:“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思考和探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宣传者……为发展生态文明和建设绿色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期待,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社会责任的相关要求高度吻合。在教材扉页,穿越时空、放眼全球,以简短有力的文字令古今生态文明相呼应、严峻现实与未来期待相叠加。有知识、文化传承的厚望,也有责任担当的赋予。开宗明义,引领学生肩负使命步入生态学殿堂,汲取生态文明素养。 

二、追根溯源,熔铸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在“生物与环境”模块的修订过程中,编者团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论述做了精心筛选和扬弃,在教材的多个栏目中进行了巧妙融合,以促进中华生态文明基因的传承,筑牢中华生态文明的根基。

(一)尊崇自然、天人合一

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引言选取了《道德经》中关于自然平衡之道的阐述:“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生动的比喻阐明了大自然的平衡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蕴含了朴素的稳态与平衡观。第二节“学业检测”的第一题引用《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作为命题情境。第四章章末选取了哈尼梯田作为“绿色视野”栏目的素材。第五章章首选择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章首图……通过以上范例,教材向学生传递了亲近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属于自然友好型生态社会,人们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视万物有生,和谐相依,积淀了应时、取宜、守则、有度等农业文明。例如,哈尼人尊崇森林树木,甚至将其作为神灵膜拜和保护,以及对各种禁忌的恪守, 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所构建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互养共生、循环利用

第三章第四节的导言中引用了《荀子》的“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正文中引用了王桢《农书》的“夫扫除之秽,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而膏泽”,介绍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模式下的湖州桑基鱼塘案例;第二章第二节提及萌芽于汉代的间作套种技术。这些观点、案例中涉及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和生物之间互养共生的关系,畅通了能量流通链和物质转换链,保持了土壤肥力。

(三)节用御欲、用育结合

第五章第三节“资料探究”栏目的第三个讨论题引用了古代历史文献《逸周书》的内容:“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些禁令表明,我国古代社会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以时禁发”的记载,即只允许在一定时节采猎野生动植物,禁止在其发育生长之时采猎。这些措施,恰当处理了“用”和“育”的关系,取之以时、用之有度,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可保障自然的自我恢复、自我生养,从而使有限资源永续利用而不枯竭。

三、与时俱进,聚焦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

(一)绿水青山

曾获“联合国人居奖”的浙江安吉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安吉县余村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诞生地。曾经的安吉县余村,矿山、水泥厂遍布,虽然靠“卖石头”致了富,却破坏了山体、污染了水和空气,甚至发生矿山事故。于是关停污染企业,余村人也想走生态之路,可是直线下降的收入又让他们陷入犹豫和彷徨。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调研,在座谈会上听取了村里对未来发展有些困惑的汇报后,他赞赏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了这句至理名言,让余村人吃下了定心丸,也指明了发展方向。打定主意的余村人,依托竹海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白茶、椅业等产业,还开起了民宿、农家乐, 办起了漂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由此,余村人的钱袋子又鼓了起来。从“卖石头”到“卖风景”,靠着绿水青山,余村人拥有了金山银山。如今,“两山论”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精心选取这一典型范例作为正干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案例融合于第四章第二节,并配以安吉大竹海的照片,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绿色传奇

造林112万亩,植树4亿多棵,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的塞罕坝,是三代务林人历经半个多世纪书写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传奇。作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它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维护着京津的生态安全。本模块第四章选取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案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作为章首内容呈现,与本章“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形成稳态”的主题高度吻合。塞罕坝作为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获得者,影响力大,冲击力强。图片视野开阔,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此外,第五章第四节的“资料探究”栏目还选取了陕西榆林荒漠化治理的复合型生态经济模式作为探究素材。

(三)和谐美丽

教材还在节引言、正文、学业检测中广泛引用诗句或选择精美的图文,展现生机勃勃的和谐图景。第一章第二节引言引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并配图,第二目展示陕西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就;第三节引言列举大熊猫保护的成就。第二章章首引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第一节引言引用“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第二节展示八达岭落叶林四季不同的美景,“学业检测”中提及茶园间作、林下经济;第四节第二目展示水鸟以不同方式在湖泊中悠闲取食,“学业检测”提及鱼类混合放养。第三章第一节“学业检测”提及黄河三角洲湿地并配图;第二节“资料探究”中引用老舍散文《草原》的精彩描述,“学业检测”中引用“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第四节“学业检测”以秸秆利用、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为背景;第五节“思维训练”用了犀牛与犀牛鸟和谐相处的图片并配以文字。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检测”以人工湿地公园为素材;第二节“学业检测”以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为素材。第五章第一节“学业检测”以海绵城市为素材;第三节第二目提及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生物种质资源库并配图,“学业检测”提及野生动物通道;第四节第二目提及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及复合生态繁荣,“学业检测”中广泛选取稻田养鸭、生态浮床、生态护坡等工程范例,“绿色视野”栏目以文图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我国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经典的成功案例催人奋进,给人启迪,可使学生坚定信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满怀憧憬。

(四)警示反思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伤害自然终将伤及人类自身。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不回避当今生态环境面临的现实挑战,在教材中适当展示当前困境,可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从而引发学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增强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内驱力。例如,第二章第三节列举砍伐森林、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导致自然群落退化;“学业检测”提及城市公园建设中清除原有植被有违“自然秩序的表达”。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检测”以凤眼蓝的引种为情境;第二节将湖泊污染造成的恶性循环作为正反馈的实例,列举超载放牧的危害,在“方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林的缺陷并设计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案。第五章第一节展示2017年我国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提及“18亿亩耕地红线”,并介绍我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学业检测”中涉及矿产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植被破坏;第二节“学业检测”涉及油漆中的有机锡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毒害等。

(五)行为引导

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参与,真正成为美丽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由此,上海市垃圾分类从倡导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本教材的编写启动于2016年,编写者未雨绸缪,在第五章第二节“学业检测”中命制了一道以垃圾分类为情境的检测题,既有垃圾分类标识的辨识,也有垃圾投放规范的判断,还有对垃圾分类意义的思考。尽管当前我国各城市垃圾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对学生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参与环保实践的习惯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教材第一章章末的“榜样人物”栏目通过丹顶鹤的故事讲述了三代护鹤人前赴后继的坚守;第二章“榜样人物”栏目介绍了一生致力于生态学研究,只身行走于新疆、西藏高山峡谷实地考察的刘慎谔;第五章通过设置“研究课题”要求学生调查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三节的“资料探究”引导学生搜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第四节的“社会考察”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人工生态系统。这样的设置,旨在以关注和尝试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的方式驱动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四、放眼全球,勾画美丽世界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物种、每一个民族都连接到了全球的生态链中。“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照,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本模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努力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案例内容,培育学生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例如,第三章第二节的“资料探究”以DDT兴衰的启示为题,内容涉及DDT的合成、使用、禁用的历程。从卡逊《寂静的春天》到白洋淀DDT检测,再到南非的疟疾爆发,穿越了时空、扩展了视阈。第四章第一节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砍伐过程的卫星照片,在“阅读空间”栏目介绍世界范围内的外来物种入侵。第五章引言谈及“世界地球日”活动,第一节由全球第70亿位居民的诞生引入,“资料探究”中提供全球水资源现状数据,节末以《增长的极限》和梅多斯模型引发学生对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思考。第二节从所罗门群岛5座岛屿的消失引入,在温室效应的探究方面,提供全球能源物质与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全球森林面积变化趋势;正文中还涉及《蒙特利尔议定书》、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学业检测” 的命题情境涉及德国贺腾石雕像酸雨腐蚀前后的对比照片。第三节由非洲毛里求斯渡渡鸟的灭绝引入,“学业检测”中引入巴西北部海岸森林的破碎化的情境。第四节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等等。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加剧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对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攸关、命运与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永续繁荣是中国梦也是全球梦;美丽中国的建设之路也在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教材熔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播撒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主张,放眼并携手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涵养热爱自然的情怀,是时代的要求,是教材的使命,也是教材编写者们的担当。

(作者:杨维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1年第1期(上),转载需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肖雪

往期精选●程锦慧: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汪瑞林:提升社会大众对统编三科教材的认知水平
●胡佳怡:从“问题”到“产品”:项目式学习的再认识
●李凌艳:现代学校评估视阈下对课程的重新审视
●王云生:教师的“学科理解“能力及其提升
●顿继安 何彩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孟亦萍: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
●姚建法:儿童视域下“错”与“误”的价值生长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首个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专业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唯一专业期刊《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半月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及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下半月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

爱我,请给我好看

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