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的意思
“ 文本诗意如何开掘?我觉得基本的、有效的方法就是文本细读。在我看来,文本细读是方法,文本诗意是目的。让文本细读指向文本诗意,在文本细读中开掘文本诗意,使文本细读成为文本诗意的实现过程,这是诗意语文走向实践的重要策略。
字斟句酌,品味精微的诗意
南帆先生有本书,题目叫《沉入词语》。我觉得这个题目取得非常传神!
什么叫字斟句酌?借用这本书的题目做个参照,就是“沉入词语”。
其实,“沉入词语”这四个字本身就值得我们字斟句酌。比如说“词语”,为什么说沉入“词语”?没说沉入“句子”、沉入“段落”、也没说沉入“篇章”,一定有某种精微的感觉须得有“沉入词语”来表述才算熨帖。
那么,这种精微的感觉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素”,比“语素”稍大一点的就是“词”了,习惯的叫法是“词语”。但是,“语素”的概念为普通大众所陌生,在我看来,这里的“词语”当是“语素”的一个通俗化的代名词,那么,“沉入词语”就是告诉我们要抓住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要细读。
显然,这里的“细”首先是指“细小”、“细致”、“细微”。试想,你连词语都不管不顾,还奢谈什么细读呢?而更妙、更传神的,在我看来当是“沉入”这个词语。“沉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作者眼中,语言、词语就是“水”。
我们不是经常说要“浸润”、要“涵泳”、要“滋养”、要“积淀”吗?没有水,离开了水,拿什么浸润?靠什么滋养呢?
你看,语言跟“水”这个意象的联系是多么密切,这是第一。第二,同样是把语言当作“水”,“沉入”跟“涵泳”、“浸润”又不一样。浸入膝盖深的水中,不能算“沉入”吧?涵泳在齐腰深的水中,也不能算“沉入”吧?水没过头顶、整个身体都浸入水中,那才叫“沉入”。
而且,你体会体会,沉入一定是一个慢慢浸入的过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就这样缓缓地、款款地让感觉的“身体”整个地没入语言的“水”中。
那么,如何沉入词语来品味那些非常精微的文本诗意呢?举个例子,有篇课文叫《七颗钻石》,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教材为这段文字特意配了一幅插图:左边是小姑娘,右边是一个圣诞老人模样儿的老头,手里捧着水罐,水罐里涌出一股直升的水流。我在细读文本时,发现课文的插图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在这个圣诞老人模样儿的老头身上。
在我看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个作品,是一个关于“爱的境界”的寓言。细读文本,我们就不难发现,“水罐”与“爱”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水罐”的前后变化一共是四次:
第一次,无水的木罐变成有水的木罐;
第二次,有水的木罐变成有水的银罐;
第三次,有水的银罐变成有水的金罐;
第四次,有水的金罐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水流。
显然,由“木罐”而“银罐”、由“银罐”而“金罐”、由“金罐”而“钻石罐”,水罐在不断地升值。
那么,这种不断升值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或者又意味着什么呢?其实,这一切都跟小姑娘的“爱”息息相关。水罐的不断升值,乃是因为“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
你看,第一次,无水的木罐变成有水的木罐。那是因为小姑娘为了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一直找到累晕在草地上。这是爱,但这是最低境界的“爱”,因为她爱的只是她自己的母亲而已。
第二次,有水的木罐变成有水的银罐。这时,你会发现,水罐的升值,是跟小姑娘“爱的境界”的提升密不可分的。她看到一条狗渴得不行了,就用手沾了点水给狗喝。要知道,这是她母亲的救命之水。爱,施与狗了,境界为之一振。
第三次,银罐变成了金罐。本来这水是用来拯救病重的母亲的,但是,当小姑娘把水交给母亲时,奄奄一息的母亲没有喝,反而把水罐推给了女儿。推给女儿的不仅是水,更是生的希望。那么,留给母亲自己的是什么呢?死亡。于是,爱的境界在生与死的考量中再次提升。
现在我们看看第四次,金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这正是需要我们特别留意、特别眷注的地方。
故事至此,方才显露出爱的最高境界——博爱!因为,母女俩的爱,尽管有“生死”这一重大因素的楔入,但境界还是停留在血缘关系上,说到底只是血缘之爱。而真正超越这血缘之爱的,是在“过路人”的出现。
我不知道俄文的“过路人”该怎么拼,我也不知道托尔斯泰的原文究竟有没有出现“过路人”这个俄语单词。但是,我要说,“过路人”这个词语翻译得实在是太好了、太精准了。
“过路人”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他(或她)跟小姑娘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非亲非故、无牵无挂;
第二,意味着他(或她)的身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可能是个老头,也可能是个小孩;可能是个男的,也可能是个女的;可能是个商人,也可能是个农夫;可能是个肢体健全的正常人,也可能是个瘸子或是个哑巴……
总之,“过路人”是一个抽象的具象存在,他(或她)超越了一切血缘关系,代表的就是人人、就是全人类。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不难发现,小姑娘爱的境界已经上升为“博爱”、“大爱”了。
所以,在《七颗钻石》这个语境中,“过路人”这个语词绝对不能确指、不能坐实。插图中,一个圣诞老人的形象,彻底解构了小姑娘的“博爱境界”。
因为,无论出现何种老人模样,一旦出现,就成为个体,就丧失了“所有人”的巨大内涵。
在我看来,这是文本中蕴含着的极其精微的诗意,对这种诗意的解读,差之毫厘、往往会谬以千里。细读文本,能不慎乎?
每周二为您解密“文本细读”的实践策略,敬请期待!
关注以往更多精彩内容:
文本细读 | 实践策略(一)直面文本,体验原初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