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灭论作者
“第三個問題是範縝的《神滅論》。這是佛教傳入後,為對抗佛教而有的唯物論思想。《神滅論》針對的是輪回,是阿賴耶識永久不滅的識之流。若神滅則那有輪回、那有來生呢?但阿賴耶識這不滅的識之流仍不同於西方基督教所謂的靈魂不滅(immortality of soul)。依佛教的觀點,阿賴耶識雖不滅,但可以轉化,即要「轉識成智」;雖然將識轉化為智,但「神」、「心靈」仍永恆常在。中國沒有個體靈魂不滅的觀念,佛教如此,儒家也是如此。陸、王以來講心,是講普遍恆在的心,即「良心」,而不是靈魂不滅,因此仍與西方不同。這表示中國沒有個體靈魂(individual soul)滅或不滅的問題。”
《神灭论》坚持了物质是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了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将人的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极为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範縝的主張接近自然主義,是順著道家講自然所引申出來的,並不是道家言自然的本義。範縝和王充都受道家的影響,但王充的思想也不是道家式的自然主義,反而類乎西方人所說的naturalism。老子所說的自然,是超越意義的自然(in transcendental sense),不從氣上講,因此不能以西方的自然主義來了解老子。順王充的自然主義思路,氣是可變化的,其中並沒有常住不滅的神。範縝借刃與刀的關係來說明神與氣的關係,這當然是唯物論的思想。……”
/
DREAM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