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见不鲜的意思(每逢有月的晚上,你都值得望一望)

数见不鲜的意思

《论语·里仁》(卷四)
节选/注/评?襄阳谢东星 论语观止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模样,是读《论语》造成的吗?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模样,是不读《论语》导致的吗?
从今而后,只要晚上看得到月亮,我都要认真地望她一望。
今天是二月十五,武汉晚上的月亮很圆很亮,月海绰约,人影在地。清风徐来,街道喧嚣。
立在天台,我屏息望。她在中天偏东偏北的方向。我知道,她在距离我四十万公里的远方,而我的座驾正以每小时10万公里的速度飞驰着。如果我奔向她,四个小时之后,我就能飞到月亮现在呆着的地方。可她也在飞啊。
一阵春风吹在脸上,舒爽。我又想了想,仿佛感受到地球自转的力量。嗯,她是自西向东翻滚的。她转得太慢了,我一点也不头晕。我这里大概离东湖四五公里吧,十秒钟之后,我飞到了东湖的亭台上。
望月十年,不能飞升,这不过是把出世之想当做一个退路罢了。这个世界上,谁不会遇到大难处呢?谁没有大苦楚呢?温柔敦厚、好学不厌的孔老师,也时常为自己的不遇而慨叹,而沉思。有一天,他突然对子贡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又一天,他对子路说:“我想驾船出海,再不回来。”
这一天,他看着一帮亲近有为的学生“闲”在自己座下,悲从中来,不禁要敲打激励一番。他逼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分别说出自己的从政愿望和人生志向。曾皙是曾参的爹,正在奏乐,卓尔不群:
二月过,三月晌
穿上新缝的布衣裳
大的大,小的小
同到沂河洗个澡
洗罢澡,看夕阳
归途唱个山坡羊
?
这自然是后人编排的,《山坡羊》是元时人写的,远远晚于春秋。山坡羊里唱的是什么呢: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论语》名家鲍鹏山分析,为什么孔子一直是鼓励弟子笃志善行、死而后已的,在这一刻却对曾皙放假郊游的点子这么欣赏呢?
“在大家紧张的时候,你知道放松;在大家浮躁的时候,你知道淡定;在大家功利的时候,你知道超脱;在大家负重的时候,你知道放下。”
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执着之后的旷达。旷达与坚韧是互为阴阳的。坚韧者不懂旷达,难免固执鄙陋,坚而不久。旷达者不懂坚韧,难免放荡无忌,荡而无边。苏东坡是一位自觉不自觉把这两者结合得十分好的典型。自其变者观之,天地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同在。五十年前有我吗?没有!五十年后有我吗?没有!如果天地间没有我,那么这一刻看文章的你是谁呢?
读书可以明理,明理可以化情。化情能够让我们找到退路。滚滚红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不就是一个名利场吗?富与贵、穷与达、荣与辱,你不是处在其中的某个位置上,你就是在去某个位置的路上。谁又能免俗呢?又干嘛要免这个俗呢?咬上饵的你脱得了钩吗?不吃饵上的富贵声色,你要吃穷困潦倒吗?
出路是天时地利人和辐辏之后,干出来的。退路是鲲鹏不遇六月风时,想出来的。能够心平气静地为自己的心神想一个退路,这是多么大的幸福啊?这难道不需要巨大的天份、智慧、机缘和努力吗?
傅佩荣是讲先秦诸子的万金油,他学问的庞杂有时令我目眩。傅先生讲论语一般,庄子是讲得真好。滚滚红尘是名利场,是外,是世人共同生活之大世界;渺渺深邃的炼心台,是内,是一己所思所感的小黑屋。大世界波澜壮阔,小黑屋汹涌澎湃。当两个世界出现巨大落差时,庄子的建议是由”重外轻内“转向”重内轻外“,直至达到”有内无外“的神人境界。
▲傅佩荣
凡人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系之于得失成败,而得失成败难免是随时俯仰、仰人鼻息的。在这样一个单一维度的评价体系里,个人不是活得太辛苦了吗?这种辛苦在多大程度上是值得的啊?
望月,向天地看,亲近自然;
郊游,向亲友看,亲近山川;
读书,向本心看,亲近道法。
这都是在没有出路的时候想找到的退路。
这更是在艰难困苦时不放弃的强韧活法。
退路,也是一条出路。有了出路,才能活下去。活下去,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是将以有为也。这种活法,你说,难道不是值得坚持和称道的吗?
朋友,我想说,每逢有月的晚上,你都值得望一望。带上你的伴侣,带上你的孩子,带上你的亲朋,向杳茫的青天上,望一望。
4·1
【原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意译】要安居在民风淳朴的地方。长期生存在民风浇薄的环境里,怎么称得上明智呢?
【微言大义】论语第四卷涉及到孔门的核心理念,仁。孔子、老子生活在人类初始的轴心时代,他们对自己提出的仁和道,在当时都无法给以简洁明确的定义,只能多方摩绘。
孟子说,仁是“人之安宅”。所以钱穆先生把这一段解为:人能居于仁德,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
谢东星意,西方哲学有一种倾向,就是把道理往“形而上”去阐说,给后人以一种宏伟高妙的感觉。孔门的哲学既有形而上学的,也有具体而微的。具体而微的,更容易让后世学人理解,我选具体而微的解释。
荀子说: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非礼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他还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古代的人,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宗族人伦制度,大都是安土重迁的。贫寒孟母,之所以三迁,践行的就是“里仁为美,择必处仁”啊!
?
4·2
【原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意译】不仁德的人,既不能安于贫困,也难以安享富贵。
只有追求仁德的人,才能安于仁义,而有智慧的人知道仁德对自己有利,积极主动去行仁德。
?
4·3
【原文】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意译】只有仁人志士,能爱人,敢恨人。
【微言大义】孔门讲求温柔敦厚,但讨厌好好先生,他对“乡愿”就有猛烈的抨击。
仁者必有智,可以明辨是非;仁者必有勇,敢于挺身斗争。
我们理解一个理论体系,应当完整地体验她、把握她。为了填补自身的懦弱,有选择性地吃几口,不是真学,不是真懂,不会真行。
颜真卿、韩愈、文天祥……他们对孔门的学问是完整的知行合一,所以他们立身于天地之间,有不可屈折之气节,才能做到能爱敢恨。
?
4·4
【原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意译】一个人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只会有过失,不会有恶行。
?
4·5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译】富贵,谁不想呢?不按照人间正道得到富贵,不要。
贫贱,谁不怕呢?不按照人间正道摆脱贫贱,不逃。
一个知识分子没有了仁德,不配叫知识分子。
君子时时刻刻都不违背仁德。心烦意乱的时候不违背仁,颠沛困顿的时候不违背仁。
4·6
【原文】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意译】既能追求仁德又敢打击恶行的人,我没有见过。一个人能立志追求仁德,已经是无比高尚了。厌恶不仁德行为的人,他行仁的方式就是不让恶行凌加到自己身上。
人们在做一件宏大的事情时,总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却忽略了自身道德的强大力量。
一个人虽然不能用一天力就成为仁人,却也是用一天力见一天功,他不会力不从心。
?
4·7
【原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意译】人们所犯的过失,是有固定倾向的。观察一个人的过失,就能看出他的真实性情。
?
4·8
【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译】早上活明白了,当晚就死,这辈子不亏。
【微言大义】陈可辛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他以甄子丹、汤唯、金城武为主演拍了一个片,叫《武侠》。汤唯是一个生存在乱世的小女子,她对自己的命运毫无安全感。早上,丈夫出门去纸厂上工,她送出门来,就一句话三个字:“晚上见”。晚上见,是她对人生的最大期盼,丈夫晚上愿意回来,或者说,丈夫晚上能够活着回来,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确实是这样。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到。太多人,早上出了门,晚上就没有回来。人生必有死,死又不可预知。正因为时时可死,故必急求闻道。否则生而为人,却不知为人之道,不是枉活了一生……
我看到,有的人是空心人,外表声色犬马,内心行尸走肉;
我看到,有的人是石头人,他们的意识在十岁、十五岁、二十岁、三十岁的年龄段固化了,顶着花岗岩脑袋一直到死。
这都是不学习的过啊!
迷途知返者,回头是岸。孔老师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担心能力不足,而是要在意自己的决心。决心一下,天地顿宽,哪怕当一天明白人,也是好的啊。
孔门、道门、释门,在明心见性、在笃志善行、在道喝顿断上,其实是共通的。
?
4·9
【原文】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译】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中国人,总是担忧自己物质条件的贫瘠,他是不配给别人当朋友的,也不配一起谈论大事正事。
?
4·11
【原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意译】君子惦念品德,小人惦念财货。君子心怀刑罚,小人心怀恩惠。
【微言大义】君子心怀刑罚,故慎于自守。小人心怀恩惠,故勇于求乞。
?
4·12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
【意译】任何决断都依据利益的多寡而施行,必然招致怨恨。?
?
4·13
【原文】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意译】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那还会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国,那礼乐制度又有什么用呢?
?
4·14
【原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译】不要担心没有位子,而要担心自己没有任职的本领。不要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而应担心自己无才无德。
?
4·15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意译】这是千古名段,人人均能通其意。留着给大家自己解悟吧。
佛祖在灵山讲课,佛祖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这两段何其相像。
?
4·16
【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译】君子通晓仁义,小人通晓财利。
??
4·17
【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微言大义】刘思齐,任贤齐,这一句已经深入千家万户了。看见好的,就内心琢磨思改善。见到不好的,就反省自己有无怨尤。后者尤其很重要,别人没有请教你,千万不要贸然上去念念叨叨。
?
4·18
【原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译】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很委婉地劝止。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不听从,还是恭恭敬敬,并不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微言大义】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是带着诸多心理疾病在世间生存。孔门观点:遇到不好的领导,可以避人;遇到不好的世道,可以避世。爹妈是血缘之亲,避无可避,遇到一辈子都活不明白的父母该怎么办呢?
父母有过错,还是要进行劝谏,但态度要委婉。父母不听劝谏,也还要保持恭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武志红有两本书,值得看。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
?
4·21
【原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微言大义】复旦大学傅杰教授讲这一节讲得特别透彻。珍爱父母的人,重在顺不在敬。老人惜财,惜命,惜亲情,惜光阴。要让父母有所安,有所乐,有所得,哪里能不知道他们的生日和年龄?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是一种微妙的心情。能有此种心情的儿女,在心智上已经成熟为父母。他是以父母看待儿女心来看待父母的。父母与儿女和解了,轮回了。这个家庭就圆满了,父母也就可以安心地去了。
江西许敏在养子和亲子面前的表现,即当“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人为什么要哭呢,是因为情绪太复杂了,复杂到了无法用言语来述说。许妈妈在极端压力测试下的表现,应该是无话可说而长歌当哭的。可是,她哭泣之外,还说了一些,也做了一些,这给挑剔者以空间。总体上,她是符合“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人类真性情的。中国历史上,只出了一个孔圣人,我们难道要求许敏也当圣人吗?她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安度一生的小妇人啊!
?
4·22
【原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新华字典】释义
躬,念作恭,有两个意项。一是弯腰,一是自身、亲自。组词如事必躬亲,躬行节俭。
逮,有两个读音。这里念作怠,四声,及、到的意思,组词如力有未逮。
【微言大义】陆游有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今有人把王阳明捧到了天上。天上就天上吧,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过呢,知行合一这个方法论,可真不是他发明的,陆游不就比他早多了吗?不过,他阐述得最为透彻,还开班施教,流布四方。
?
4·23
【原文】以约失之者鲜矣。
【意译】有原则的人,从政很少败亡。
?
4·24
【原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译】言语迟钝,行事敏捷。
【微言大义】清朝的长辈告诫从业之初的后生,多磕头少说话。今天的父母兄长告诫后生,多做事少说话。我好害怕,再过一万年,我们的儿孙又轮回清朝,继续着“多磕头少说话”。我们每个人难道没有责任没有义务没有担当,来消除这种担忧吗?
有点知识有点文化,却总是担心自己官太小、钱太少的人,只是真心自恋自己,不是真心热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他们是真正活在当下的聪明人,消除担忧这段话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
4·25 
【原文】德不孤,必有邻。
【意译】有德之人不孤立,一定有人亲近他。
【微言大义】孔老师一生不为人知,屡次遭遇危难,弟子中不免有人为此而迷惘、动摇。本章孔老师所说,既是他信心的宣示,也是对弟子的开导。
民国有位将军叫李宗仁,字德邻。他的名与字,是互文的,是相生的,都来自《论语》。?
?
4·26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新华字典]释义
数有三种读音,这里念作朔,屡次、多次的意思,组词如频数、数见不鲜。
【意译】子游说:“对领导提建议、进劝谏,太过逼迫繁琐,要么被领导疏远,要么被领导羞辱。对朋友提建议、进劝谏,太过逼迫繁琐,要么被朋友疏远,要么被朋友羞辱。”
【微言大义】父子、兄弟、夫妇三伦属家庭;君臣、朋友则在家庭关系之外,二者相类,相处之道也有相近之处。
君友有过,劝谏不听,要适可而止,过于急促或烦琐,就会欲荣反辱;求与君友亲近,过于急迫或烦琐,也会欲亲反疏。
古代社会,男主人是家庭生活的核心,一切围着他转,他就是天极的北斗星。这样的社会里,妻子是可有可无的,二千年过去了,我们没有造就出温柔敦厚的新人。
今日社会,女主人是家庭生活的核心,一切围着她转,她就是十五晚上的月亮。这样的社会,父亲是可有可无的,四十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养育出温柔敦厚的新人。
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平衡融洽的夫妻关系,才能养育出德智体美劳人格健全的新人。夫妻关系要想处理得好,除了牢固基础、善于滋润之外,相互之间建议劝谏不要过于急促繁琐,也是护法心经。
再前进一步,父母对儿女的建议劝谏,也不能急促繁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急促繁琐也许是管用的,孩子长大了,成人了,或者说处于花季雨季半成人半幼稚的状态,父母的急促繁琐,要么会带来疏远,他没有话跟你说;要么会带来屈辱,他会铺陈一个你无法收拾的烂摊子。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还少嘛?
儿女长着长着,往好里说,成了你的朋友,往高里说,成了你的领导。急促繁琐是最高明的领导、最真情的朋友都不能承受之重,儿女能承受吗?

新华字典的词汇 通达论语的智慧

数见不鲜的意思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