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文字?| 戴强、童祖静、陈大帅
插图?|?张学士
本文刊于2020年1月13日《人民陆军》四版整版
温馨提示
本文字数7171字,阅读时间大概需要10分钟
谭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文学——
无悔的选择
■戴强、童祖静、陈大帅
初冬,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文双双的身上,驱走了寒冷,她怀里抱着的不到半岁大的婴儿,正酣然入睡……去年12月10日,在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士官公寓楼里,四级军士长谭斌和妻儿幸福地围在一起。
2014年12月10日,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沩乌村的婚礼现场上,新郎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新娘穿着红色的长衣,两个人的脸上流露出浓浓爱意。新郎正是谭斌,新娘则是文双双。这一天,他们结束了6年的爱情长跑,正式走进婚姻的殿堂。
选择在12月10日举办婚礼很有深意。2012年12月10日,谭斌驾驶战车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12月10日,对谭斌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1
在湖南省宁乡市高新区金洲西路,宁乡市外贸职业学校书声琅琅。
谭斌和文双双曾共同在这里求学,渐渐萌生好感。2005年,谭斌看到征兵宣传海报,毅然携笔从戎。文双双还没来得及表露爱意,只能把感情埋在心底。
从那以后,谭斌在岭南丛林摸爬滚打、从军报国;文双双在洞庭湖畔寒窗苦读、发奋学习。他们虽互相倾心,联系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然而,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他们的心紧紧相连。
2008年年初,一场冰雪灾害席卷南方。那时,谭斌在广东惠州参加救灾,连续奋战39个小时。当地媒体拍摄的照片“4名站着睡着的士兵”火遍大江南北,主角正是谭斌所在连队的战友。
文双双因交通原因滞留在广东东莞,她十分挂念谭斌,拨过去的电话却与往常一样,一直是关机状态。
除夕,谭斌终于完成任务回到连队,领到手机的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的是数十条未接来电提醒,他立刻给文双双打了过去。
背井离乡的两个人有着说不完的话,他们隔着手机屏幕依偎取暖。虽然没有正式向对方表露爱意,但爱情的种子已含苞待放。
长夜漫漫,相思绵绵。第二天,文双双就顶着风雪、辗转8个多小时来到谭斌部队驻地。为了这次重逢,文双双晕车吐了三四次,双手的冻疮还裂开了口子。当年10月,谭斌休假回家,他们再见面时,正式确定恋爱关系。
文双双还没来得及感受恋人的柔情蜜意,谭斌就又一次“消失”了。2009年,谭斌所在连即将换装某新型两栖步战车,要挑选一名驾驶员提前学习新装备,负责接装后连队驾驶员的教学培训。
谭斌对自己有一股狠劲,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他深知,这是一次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他主动请缨,向连队党支部立下军令状:不学成,不归队,拿下名次为连队争光。
新装备电子元件复杂,保密要求高。随后的3个月集训,谭斌十分刻苦,每天晚上学习室里最后一个离开的是他,课本上注释记得最多、书本翻得最旧的是他……凭着这股劲儿,谭斌从一开始的倒数,到结业考核时勇夺第一名。
回连队时,他第一时间给文双双打电话报平安。听到久违又亲切的声音,文双双委屈得直掉眼泪,得知他取得好成绩后,又破涕为笑。
生活中,谭斌的话不多,但在文双双心里,这个男人踏实、稳重,有责任心,还是个暖男,值得自己托付终身。
2014年12月10日,谭斌和文双双如愿举行了婚礼。
军人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安逸这两个字。谭斌是旅里的首席教练员,平时忙着组织训练、培养骨干,每逢重大演习都是带头冲在第一线,遇到大项任务常常10多天都打不上一个电话。这些年的假期,文双双几乎都用来探望谭斌。每次探望都要转5次车,奔波800多公里。在部队团聚的日子,谭斌洗衣做饭、扫地洗碗,所有的家务活儿都抢着干。谭斌对她说:“你在家一个人辛苦操持,来部队就好好歇几天吧。”
军人的肩上一头挑着国,一头担着家,从来难两全。2017年,一纸命令,谭斌所在部队从广东转隶到浙江。
对这个小家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地震。那时,谭斌刚刚申请了一套士官公寓,夫妻刚团聚又要分离。谭斌来不及想那么多,打起背包出发,投入到紧张的移防工作中。
看着刚刚收拾好的“爱巢”,一转眼又要面临巨大的变化,文双双感到委屈,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她背着谭斌大哭了一场。
那段时间,谭斌整天忙着部队的物资装载,勤俭持家的文双双舍不得扔掉公寓里置办的东西,一个人整理出几十个包裹寄回老家。一个月后,谭斌随部队移防北上,文双双独自返回老家。
因为长期操劳,加上路上晕车,身体本就单薄的文双双回家后就病了。来到新驻地后,谭斌和同事的工作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回去照顾,只能通过手机安慰家人。
自从嫁给谭斌以后,文双双才真切感受到军嫂的艰辛和不易。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感悟到什么才是奉献。但再苦再累,她都无怨无悔,默默地支持着谭斌,撑起了这个家。
2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本就一波三折的小家,又遇到一个新问题。婚后,文双双一直没有怀孕。在医生的建议下,谭斌和文双双选择做试管婴儿手术。
2015年,谭斌休假回家探亲,经过多方打听,最后选择了长沙的一家医院。一个多月的假期里,谭斌和文双双一直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光是火车票就有70多张。诊断、抽血、检查、开药、调养……每一个环节都不敢大意,处处都透着这对年轻人成为父母的迫切。
然而,上天仿佛有意要给他们出难题,第一次试管婴儿手术以失败告终。得知失败的那一刻,他们抱头痛哭。假期转瞬即逝,文双双还没从失败的悲伤中缓过来,又要含着泪送丈夫返回部队。
随后3年里,随着谭斌工作的调动,他们又去过广州、长沙、南京的多家医院。仅谭斌移防到杭州这两年,文双双就跑了40多趟南京。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奔走在不熟悉的城市里。
正在这个小家艰难之际,一个好政策为他们送来春风细雨,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2017年,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印发《军队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症常态化诊治实施方案》。从那年8月16日起,对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军队育龄夫妇实施常态化诊治。
2018年春节,他们的第5次手术又失败了,这是最让文双双感到心碎的一次。别人都在高兴地过年,文双双却处在崩溃的边缘,她趴在谭斌怀里哭成了泪人。
到了深夜,文双双难以入眠。谭斌紧紧抱着她,不停地替她擦着泪水。其实,谭斌的心里也很难受,但他即便把眼泪往肚子里流,也要在妻子面前表现得坚强,目的就是给她坚持下去的信心。
虽然历经波折,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希望。2018年的8月,经过半年多的打针调养,到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当时谭斌在宁波海训,两个人约好分头出发在南京相聚。可文双双到了,谭斌却来电话说临时有任务,暂时过不去。如果错过了这个周期,文双双又得重新打针吃药。为了不让妻子的努力白费,任务结束当天,谭斌连夜从福建赶到南京。
此时,离这个周期过去只剩下一天。
文双双很想发脾气,但一见到丈夫的样子,双手开裂,脸上的油污都还没来得及擦干净,她沉默了,心中只剩下心疼。谭斌满脸欣喜地对她说:“还好没错过,这次我们一定会成功!”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这次手术成功了,他们相拥而泣。为了照顾文双双,谭斌立即申请休假,把她接到部队来养胎。可没过两天,连队组织装备换季保养,战友遇到难题都会打电话找谭斌,在家休假的他俨然还在岗位上,隔三岔五就往车场跑。就这样,半工半休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虽然不舍,谭斌还是把妻子送上回老家的列车。
回老家后,挂号、产检、保胎,只有文双双一个人,她感觉自己就像个单亲妈妈。看到别人都有丈夫在身边,她也希望自己能被呵护。怀着一肚子的委屈,她打电话埋怨谭斌。等她气消了,谭斌还在安慰她。
后来文双双才知道,谭斌那段时间特别忙,只要一有时间拿到手机,几乎都在陪她聊天。虽然嘴上有埋怨,但她心里清楚谭斌已经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给了家庭。身为军嫂的文双双,也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妻子,即便她对谭斌有千种不满,但作为一个军人,谭斌已经在竭尽所能地对她好了。
临产的日子越来越近,文双双希望和谭斌一起见证宝宝的诞生,但等来的却是那句“有任务,回不来”。孩子出生那天,文双双想跟他商量一下是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结果谭斌正在执行重大任务,人都联系不上……无奈之下,她只好忍着痛,一个人作决定,又一个人默默地签字。
孩子终于出生了,是个儿子,那憨憨的样子像极了谭斌。
根据谭斌和文双双事前商量好的,儿子取名为家民,寓意为国为民。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然而,此时的文双双并不知道,谭斌正在海上经历着一次次生死冲锋。
直到孩子出生半个多月后,文双双才盼来谭斌的电话。“演习结束了,我马上就回来。”电话里,谭斌一如往常的那般憨厚、寡言。
3
“成为一名军嫂,我早已习惯了为他担惊受怕。”说完这句话,文双双的眼里掠过一丝忧虑。
去年演习前夕,文双双就收到谭斌寄来的家书,里面的字句令她记忆犹新“:军人战场杀敌是使命担当,战死沙场更是至高荣誉。”看完家书,文双双心里非常紧张,她便在微信中留言:“君子服役,不问归期;女子于礼,静候佳音。”
其实,更多的时候,谭斌选择了隐瞒,他在部队里遇到的危险远比文双双知道的要多。
谭斌有血性,敢担当,每次遇到险情都第一个上。2019年4月,单位组织水上驾驶训练,一辆两栖装甲车突然失去动力,在江面随湍急的水流向下游漂去。
“江面船只众多,暴雨倾盆视线受阻,一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担任训练“总教头”的谭斌迅速跳上冲锋舟驶往事发地,通过电台了解具体险情,并指挥调度1台抢救车立刻前去营救。
赶到故障车辆旁时,由于水流过急,牵引绳抛撒多次都挂不上。“让我上!”谭斌语气坚决,说着便脱掉外套,穿上救生衣,把牵引绳绑在腰间,朝着故障战车游去。
暴雨如注,江水冰冷,谭斌顺着水流爬上战车,挂好牵引绳,指挥拖救。在奔涌的浪花中,谭斌一次次被拍下水面。
两个多小时后,故障战车成功上岸,但他却冻得嘴唇发紫,浑身直打哆嗦。
谭斌就是这个样子,遇到危险第一个上,就算受伤也坚持不下火线。在他的左小腿后侧,至今还有一块肉呈凹陷状态。指挥战车登舰时,海浪把谭斌冲倒,撞到了舱门的拐角处。顿时,他的腿撞出一个窟窿,铁块戳破皮肉,砸在小腿上,鲜血直流。
这样的伤疤,在谭斌身上还有不少,他的4个手指都因长期高强度训练骨折过,如今已无法合拢。
谭斌的右脚有一块旧伤,训练量一大就特别疼,那是在2012年海训中留下的。在指挥战车下平板作业中,他不慎从两米多高的拖车连接轴上摔了下来,右脚肿起了大包。但当时演习任务很重,谭斌忍着痛咬牙坚持,实在受不了就擦一擦红花油,最后脚肿到连作战靴都穿不上。一个月后,谭斌才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右脚背趾骨骨折。由于耽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畸形愈合,留下了后遗症。
哪里最危险,谭斌就出现在哪里。
近两年来,谭斌成功处置各类险情十余次,是旅里的“装甲装备特情处置专家”。
去年9月,演习结束连队接到新命令:5台战车进行抵滩装载。“这是新训课目,也是险难课目。”正在百余公里外的谭斌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负责现地组织指挥,获准后连夜赶到装载地域。
装载当天,拍岸浪高达3米,抵滩装载上舰风险系数高。越怕什么越来什么,7204车油管爆裂,在登陆舰舱门口失去动力,车体在风浪中左摇右晃,随时有撞舰危险。
危急时刻,谭斌示意驾驶员保持冷静,尽力稳住车辆,自己接过牵引绳跳进海里,游向战车。这时,一个巨浪拍过来,瞬间将他淹没。
岸上指挥员、营长杨礁顿时紧张起来,就在几天前,一名地方人员在附近海域被拍岸浪直接卷走淹亡。
“快救谭斌!”杨礁大声喊道,舰上官兵趴在舰舷上呼喊张望,拿着救生圈准备救援。浪潮退去,大家惊喜地看到,谭斌一只手死死地握着牵引绳,另一只手紧紧抱住挡浪板支撑杆,整个人吊在车上。
浪一个接着一个,谭斌来不及考虑,艰难地将牵引绳挂上了牵引挂钩,指挥牵引车进行拖救。车辆上岸后,杨礁依然感到后怕,如果浪把谭斌拍到车底、撞到头部,那真是不堪设想。
每每提及,谭斌总是轻描淡写地说:
“训练就是打仗,哪能没有危险?只有从难从严练兵备战,才能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
打仗当先锋,组训当头雁。谭斌有很强的打仗意识,对与实战相悖的不实做法,敢于主动提出来。一次,营里组织装甲梯队海训,谭斌建议穿插队形变化训练。对此,部分驾驶员提出不解:这个课目主要用于海上进攻战斗,一般合成营才训,不是防空分队的必训内容。
“兵种联合是大势所趋,未来作战,我们也是进攻战斗的重要一环。”面对质疑,谭斌一语中的,大家纷纷陷入深思。
训练结束后,谭斌召集驾驶员围绕“聚焦联合制胜还缺什么、直面未来战场还少什么”展开讨论交流,分析查找出打仗意识、训练方法、联合观念等4个方面13个与实战不符的具体问题。
谭斌始终牢记军人职责使命,练精手中武器、练强专业技能、练就胜战本领,驾驶时间超过千余个摩托小时,练就了陆上、海上过硬驾驶技能,参与编写的《常见故障排除手册》全旅推广,参与研发的水上驾驶仿真系统已配发部队,2019年主编的《水上驾驶训练指导手册》已成为单位的训练宝典。
4
“你跳入大海勇救战车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谭斌海上生死冲锋勇救战车重返战场的英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面对记者的采访,谭斌淡淡地说:“当时脑海里一片空白,就想着尽快把战车救上岸。”
回忆起这次海上生死冲锋,谭斌的信念依然:“即便这样的危险出现一百次,我都会一百次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透过谭斌坚强刚毅的眼神,我们仿佛回到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中。大海波谲云诡,海浪与战车也会铭记他冲锋的姿态——
那是盛夏的一个训练日。某海域硝烟弥漫,一场大规模跨昼夜两栖登陆实兵对抗演习鏖战正急。猛烈的海空火力对岸打击后,登陆作战决定胜败的关键时刻到来了。
海风怒吼、白浪翻涌,谭斌所在的红方部队向岸滩发起冲锋,一辆辆两栖战车从登陆舰鱼贯而出,浪涛拍打着钢铁车身。风高浪急,威风凛凛的战车跃入海中,如一叶扁舟。
就在这时,一则态势信息传来:
“2104车在距岸10多公里处失去动力,开始渗水……”
在复杂海况下,海上救援组的3次抢救均告失败,风大浪急,车组人员因为虚脱相继撤离,仅留车长栾公博一人值守。战车内部水位不断升高,随时可能发生沉车险情。
“让我去!”千钧一发之际,谭斌主动请缨,纵身跃入海中。惊涛骇浪间,30米的距离他足足游了15分钟,几次险些被风浪卷走。
上车后,谭斌检查车况发现,舱内的进水已涨到12厘米,战车正逐渐下沉,急需进入密封驾驶舱开启排水泵。谭斌正准备进入战车排险,栾公博一把拉住他:“太危险了!”
有着14年驾驶经验的谭斌怎会不知危险:开启舱门,海水可能瞬间灌入,导致战车快速沉没,驾驶舱里的人根本没时间逃生。
强烈的使命感催促着谭斌,趁着一个浪头刚过,他打开副驾驶舱舱门跳了进去。手动紧固百叶窗加强密封、检查车内控制系统、更换控制盒保险丝……
他迅速展开一系列操作,然后发动车辆,打开排水泵,排水泵发出嗡嗡的排水声,战车终于开始向外排水。
沉车的危险虽暂时缓解,但战车仍然无法前行。此时车辆距岸12公里,26吨的战车在5级风4级浪吹打下,左右摇摆超过30度,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等待救援,还是冒险抢修?作为全旅首批两栖装备驾驶员,谭斌在海上与该型装备打了10多年交道,他心里清楚,在这样的极限海况下抢修,稍有不慎就会车沉人亡。在进与退之间,他选择了留下来。
经过20多分钟排查,谭斌终于找到“病因”:陆上离合器传动失效,水陆工况无法正常使用。如果切换成水上驾驶模式,或许可以恢复动力。但是,切换驾驶模式时,发动机功率会陡然增大,战车可能会扎进浪中沉没。
谭斌决定放手一搏,一番紧张的操作过后,他成功启动水上模式。看到车辆在水中向前一蹿,栾公博兴奋地用力敲击驾驶舱舱门:“有动力了,有动力了!”
此时,海况已超出战车水上驾驶条件的临界值,一层层海浪冲上车顶,战车犹如“半潜船”;升高的挡浪板遮住驾驶员视窗,导航面板电路短路黑屏,驾驶战车的谭斌完全看不到前方。
“报告,2104车请求重回战斗序列!”救援船上的指挥员们不知道,由于动力输出过大、电路短路等原因,驾驶舱内不断冒出有毒废气,谭斌已经被呛得眼泪直流。
当时谭斌的意识已经逐渐模糊,但他强撑意志,告诉自己:“我不能倒下!我不能倒下!”栾公博听着车内通话器里谭斌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不停用无线电向岸上的指挥员实时报告情况。
在这种极限条件下,谭斌驾驶着2104车在波峰浪谷间起起伏伏,犁出滚滚浪花,划出一道弧线,驶向预定抵滩位置。履带着地的刹那间,谭斌迅速手动切换工况,在海水灌入百叶窗之前换挡、加速,向着岸滩上一片树林中的隐蔽阵地冲去。
战车刚停稳,栾公博快速冲过去打开驾驶舱门,浓浓的有毒废气顿时混着热浪扑面而来,谭斌趴在方向盘上,已经昏迷不醒。
这时,战地救护组也赶了过来,喊名字、掐人中、输氧气,却怎么也唤不醒谭斌,只能将他紧急送往战地医院,后又调用直升机送往当地医院。谭斌的情况非常危急,立即送进ICU抢救。医生诊断为高温环境下吸入大量废气与体力严重透支,造成休克性昏迷。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谭斌才脱离生命危险。数小时后,他在医疗帐篷里艰难地睁开眼睛,才慢慢回忆起来,战车已被自己救上了岸。
在死神门前转了个圈,谭斌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这个“钢铁战士”不禁泪流满面。因为就在演习前夕,他的儿子刚出生,自己只通过手机匆匆看了几眼,还没见过一面。
病情刚好转,谭斌就借来医护人员的手机,给家里报了个平安,而文双双并不知道,此刻的谭斌正躺在病床上,刚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差点没机会抱他的儿子。
5
2019年10月11日上午,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沩乌村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原本安静的村庄敲锣打鼓,非常热闹,部队和当地领导把一等功的喜报送到谭斌家里。
从谭斌战友的口中,文双双才得知,原来除了这次危险外,他还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时刻。看着谭斌,再看看孩子,文双双泪流满面。
当了军嫂,文双双才真正理解了军人的使命担当,才更加珍惜每次分别后的短暂团聚。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是谭斌的选择;成为军嫂,守护小家,是文双双的选择。而这份理解和珍惜里,更包含着谭斌与文双双无悔的选择。
文双双无悔,甘愿成为一名为爱奉献的军嫂;谭斌无悔,矢志成为一名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军人。
这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往期回顾
陆军十大标兵颁奖仪式,第72集团军一等功臣谭斌登上荣誉殿堂!
谭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第72集团军机关隆重举行!
来源│光荣e家?(ID:plaefamily)
编辑│童祖静、胡贺、方仲平
邮箱│grejwx@163.com
这是我们的好兄弟
“枕戈观澜”
记得关注支持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