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绘本(绘本教学:《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绘本
点击标题下方「聋康网」即可快速关注!
分享给你一篇绘本教学案例~
宋彩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言康复部副部长,听觉口语师,全国听障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轮训班讲师,广东省听觉口语法学科带头人,在听障儿童康复教学、家长培训指导、教师培训等方面有多年实践经验。在国内、省内公开发行的杂志发表论文、康复教学文章数篇。
绘本分析与赏析:
绘本《逃家小兔》是一本非常暖心的作品,描写了“母爱”的伟大与执着。没有任何征兆的,有一天,小兔子突然跟妈妈宣布说他要“跑走了”,这位机智聪明、温柔豁达的妈妈没有诧异,没有追问为什么。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妈妈对幼儿心理的了解,每次都是欲擒故纵地说:“你要是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就这样,一位妈妈和亲爱的宝贝之间展开了一场爱的“捉迷藏”。小兔子一会变成溪里的小鱼、一会变成高山上的小石头、一会变成花园里的一朵花、一会变成空中飞翔的小鸟、一会变成大海里的小帆船、一会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一会变成跑回家的小男孩、最后又变回小兔子宝宝。
无论小兔子上天入河,还是爬山下海,身后那个紧追不舍的妈妈总能找到他;任凭小兔子怎么变也逃不出妈妈爱的怀抱!最后,小兔子逃累了,依偎在妈妈的身边说不再逃了,还不如当妈妈的小宝贝,于是妈妈便喂了他一根象征爱的胡萝卜。
绘本采用象征的手法,兔妈妈和兔宝宝就是我们孩子和母亲的化身。小兔子就好比现实生活中幼儿,总想不顾一切的逃离自己的家,并为此绞尽脑汁,其实就是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考验妈妈对自己的爱,绘本中小兔子的经历就像他们自己幻想的游戏一样,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个时期宝宝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
绘本采用拟人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兔子、石头、花朵、小鸟、大树、帆船、风等等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这也是符合小龄幼儿泛灵的心理特点。
绘本中所选取内容一一对应的关系符合孩子生活的认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小鱼-捕鱼者、小石头-登山者、花朵-园丁、小鸟-大树、帆船-大风……
绘本中塑造的各种物体始终都没有离开兔子的形象,小鱼、小石头、花朵、小鸟等等都是兔子造型,增加幼儿的亲切感,无论变成什么,那个都是兔宝宝,就是幼儿自己;自己的妈妈始终不离不弃,穷追不舍;充分满足了幼儿心里的不安全感。
绘本中用了很多动词:跑、游、登山、飞、漂、走钢索等等,故事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加上绘本生动直观的图画,可以让孩子通过动作、角色扮演去亲身体验感受兔宝宝和妈妈这场爱的追逐游戏。符合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学习特征,通过动作去感知学习。
绘本采用黑白素描+彩页的设计也是匠心独运。每一次的母子相遇那一页采用暖色系彩页设计,一次又一次把故事推向高潮,每一次追逐游戏的结果带给小读者一种豁然开朗、温馨安全的感觉,心里的不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一教学目标
听能目标:听故事段落,回答问题
言语目标:在自然的情景对话中巩固声母“t”音
语言目标:学习连接词“如果……就……”
认知目标:事物之间的相关联(如,小鱼—捕鱼者);能仔细观察图画,捕捉画面信息大胆思考想象;问题解决能力:兔妈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兔宝宝?
沟通目标:提供说明
二教学准备
绘本《逃家小兔》;绘本对应的图卡(鱼-捕鱼者、石头-登山者、花-园丁、小鸟-大树、帆船-大风、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男孩-妈妈);仿真道具(大网子、绑着胡萝卜的鱼竿、绳索、仿真大树等)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封面+手偶导入活动
教师:从前,有一只兔子宝宝和他的妈妈快乐地在草地上生活。(出示故事的封面,引导幼儿点读题目:逃家小兔。利用手偶演绎母子嬉戏打闹的温馨画面)
(二)活动开始: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
教师: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你听到故事有谁?小兔子要干嘛?妈妈要怎么办啊?
听觉优先,鼓励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嗯,说得真好,那我们看一看兔子妈妈是怎么追宝宝的?(出示兔子妈妈追兔子宝宝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兔妈妈奋力追赶小兔宝宝的动作)
教师:可是小兔子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蹲鱼,游得远远的。”小兔子怎么了?那兔子妈妈怎么办啊?她会不会游泳?(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兔子变成小鱼的图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小朋友真棒,想到很多方法,下面我们看一看兔妈妈想到了什么办法?(出示兔妈妈变成捕鱼人的图片:“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兔妈妈有没有捉到兔宝宝呢?为什么?妈妈拿什么鱼饵去钓鱼的?为什么要拿胡萝卜来做鱼饵呢?
引发幼儿观察画面,调动生活经验,思考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问过程中注意给予幼儿每一个问题的思考时间。依此类推,继续通过听觉优先,讲述-提问-思考-讨论-阅读的方式继续阅读前3个情境。
(三)幼儿自主阅读:思考、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安静地看书,一页一页往后看,看一看兔子宝宝又要变成什么?兔子妈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变?兔子妈妈还可以变成什么?等一下看完书我们请小朋友说一说,看看哪位小朋友想得最多,想的办法最好。
培养儿童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让幼儿根据教师的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四)师幼共读:回忆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已经把故事看完了,那我们现在一起回忆一下故事,看看小兔子都变了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回忆故事的内容,并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逐一在磁贴白板上呈现图卡:小鱼—捕鱼的人、石头—登山者、花-园丁、小鸟-大树、帆船-大风、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男孩-妈妈。
每组图片呈现过程中都提问:为什么兔妈妈要变成捕鱼的人/登山者/园丁/大树/大风/走钢索的人/妈妈?除了这样,兔妈妈还可以变成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巩固连接词:如果……就……;引导幼儿使用“如果……就……”的句型回忆和讲述故事内容;和幼儿一起把创编的内容画在白纸上,制作属于幼儿自己的故事小书。
(五)活动结束:演绎和体验故事
教师穿上围裙,戴上头饰演兔妈妈,幼儿戴上头饰演兔宝宝;一边表演一边练习使用句型“如果……就……”讲述故事内容。
表演过程中要注意把母子相逢的画面演绎得温馨有爱,给幼儿一个紧紧的拥抱,感受兔妈妈找到兔宝宝那种欢喜和对宝宝无尽的爱。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绘本故事《逃家小兔》。
2. 配对游戏(鱼-捕鱼者、石头-登山者、花-园丁、小鸟-大树、帆船-大风、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男孩-妈妈);供幼儿讲述故事,复习句型:如果……就……
五活动反思
绘本在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如何选择适合的绘本,如何有效地运用绘本,首先老师一定要理解什么是绘本,理解所选择的绘本传达的思想内涵,绘本适合多大年龄的幼儿阅读。

本次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符合大班年龄段并且听觉记忆达到五项或以上的听障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渗透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五大领域目标的学习。根据《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教学的目标,结合绘本、仿真玩教具等教学手段,整个活动设计层层推进。
首先手偶+封面导入,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其次,通过听觉优先的技巧,引导幼儿学习故事的前半部分,启发幼儿思考、想象,根据教师的疑问给予解释说明;第三,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培养幼儿专注阅读的能力;第四,师幼共读环节,回忆故事内容,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的内容、细节,引导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故事内容,更要学会思考、推测、质疑和假设,创编、续编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此外,引导幼儿回忆并出示图文字卡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学习使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讲述故事的内容。最后,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故事,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感受兔妈妈和兔宝宝母子之间浓浓的爱,进而迁移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活动延伸是对故事审美的再一次升华,让儿童回家和父母分享故事,联想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爱的具体表现;在区角活动中复习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同伴共同演绎、体验故事的“爱”,促进幼儿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发展移情能力。

聋康网是中国听力语言康复行业专业门户网站,通过专业领域的资讯生产和知识生产,提升整体康复教育水平,切实有效帮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投稿E-mail:info@deafchina.com
微信号:deafchina
新浪微博:聋康网官网

逃家小兔绘本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