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乡进城(鼓吹1亿老乡进城给户口,是选择均价每平十万的陆家嘴,还是三千一平的小县城?)

小老乡进城

关注精准投资,掌握金融全市场投资秘诀!国务院办公厅今天(10月11日)公布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而就在昨天,国土部官员表示,2015-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约3900万亩,其中包含了进城落户1亿人口的各类用地需求,初步估算为1200万亩。近日,国土部、发改委、公安部、人保部、住建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设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从政策的出台来看,结合国庆期间一二线城市的集体限购,这里面必然是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国务院的方案要求,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各地区要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国务院提出的目标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完成这个目标,必然需要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用大白话解读就是:看你对城市的贡献大小决定你能在城市的哪个地段落户,每个地段的社会福利绝不是平等的。?国家的政策其实再次回避一个长期言行不一的问题,究竟以哪种方式进行城市化?一是发展超级都市圈模式(一线和少数特级二线城市为核心,卫星城为辅助的几个超级都市圈,集中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跃力量),二是金字塔型城市化模式(各省会城市只带动本省,各省会城市之间相对平均,各地级市之间相对平均),三是城镇化模式(县域为中心,产业下沉,都市流动人口回流,农村人口就近县城化)。?小精灵一向来押注第一种模式,二十年前就已经铁了心要从边远边疆省份的山区农村一步跳到魔都这个一线城市。如今,小精灵有五条理由判断未来仍然是超级都市圈模式:?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人们总是先考虑就业,之后才是买房结婚生子教育养老,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就业机会,人口必然流失,过去的农村人口流失、近十多年东北人口的流失,都是这个原因。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得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而只有人口密度足够大,足够规模的需求才能让企业主考虑开厂办公司来提供就业机会。产业半径与城市级别往往相匹配,而各产业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而最终的结果是一些辐射全国的核心产业分布在了一线城市,而与之密切相关但只辐射几个省的产业集群分布在了一线城市的郊区和周边大城市,普通产业和传统服务业作为配套支持着那此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这种结构最后就决定着人们的就业,超级都市圈就此形成。?其次,从首尔和东京的经验也可以看出来,它们都是超级都市圈模式。存在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总体最优的结果。?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总是集中资源办大事,于是把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中心城市。?第四,我国的财力有限,连在城市里基本的教育和医疗都还不足以完全覆盖,怎么可能让福利平均分布到每个小县城?如果社会福利不足,县城也是留不住的,所以城镇化模式一直就走不通,在县城买房的人,十年后很可能会折价卖房去大城市追高买房。?最后,从我国98年以后的城市化取得的成果来看,其实一线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线城市和普通省会城市之间的差距是拉大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是在拉大的。?也许有人会问,像上海只规划人口2500万人口,北京的网络约车要求“京人京车”,这似乎是与超级都市圈的模式相违背。其实政府只是确保一线城市的生活安全舒适,并且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层次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段,就像是主城区、郊区、新区是有区别的。?另外,政府也有意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要去库存,不能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任何政策调控最终都会败给经济发展规律吧。?对于想在一线城市工作,买房安家在小城市的人,得认真计算一下高铁和机场的便捷性。每日夫妻与周末夫妻的生活质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小老乡进城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