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大|吉|
年 味
文/杜小芬
原创|杜小芬首发|卢氏文苑图片|来自网络
时光如流水,岁月催人老,还没有赏够春天的花开,秋天那金色的落叶就飘飘而至。冬天里,这一场清雪过后,光阴的脚步可就进了腊月的门。春节就要来临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进入腊月,年味一天比一天浓,五豆、腊八、小年。过了小年,家家户户为“过年”忙碌着:二十四扫房屋、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炸果子、二十八拆洗床单被子和棉衣、二十九做饺子馅、除夕贴对联、守岁。记忆中的年味就是这样,盼望着、忙碌着,充满了期待、兴奋和希望。岁月轮回,时代变迁。同样的年,同样的人,不同的时代,年味也大不相同了。
(一)
记得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就掰着手指算日子,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时能吃上白面馍,穿上新衣服。腊月十六七开始推石磨:磨糁子、磨玉米面、磨小麦。终于盼到过小年了,急等着天黑,为的是等着吃妈妈给灶王爷上天备的干粮——两掺面祭灶坨。在一次次催促声中,妈妈终于洗手上香,我们跟着妈妈叩头作揖,祈求灶王爷保佑我们来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鸣放鞭炮后,静等香火燃尽,才能吃那祭品。常常是等不到一柱香燃尽,就已经睡着了。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等吃豆腐脑要等五六个小时,洁白的豆腐脑,倒上酸菜水,或是放些盐,就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蒸馍的一天,更是焦急。这一天妈妈顾不上做饭,要蒸一锅又一锅的馍。第一锅蒸的是豆渣拌柿子馍;第二锅蒸白玉米面馍;第三锅和第四锅蒸玉米小麦两掺面馍;第五锅才蒸纯小麦面馍。开始总是不吃,为的是等着吃纯小麦面的馍。等着等着,饿的不行就吃点,然后再吃点。当纯麦面馍蒸出来之后,也吃不下了,于是埋怨妈妈为什么不先蒸纯麦面的馍。在那个年代,纯小麦面馍是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的。我们也总是在有客人来时才能享其美味。蒸好的馍放在磨面用的大簸箩里,堆成小山,一直吃到二月二。炸油菜,只有过年才有。用漆树籽挤的油,炸些豆渣丸子、红薯片。生产队里分的菜籽油,炸两掺面油菜疙瘩。记得在妹妹三岁时,我们姊妹三人争着吃漆子油炸的红薯片,你推他搡,妹妹打了个趔趄,坐进了放在地上降温的油锅里,惹妈妈恐怒并发,生气不已。
无论是做豆腐、蒸馍或是炸果子,邻居之间互送,你尝我的,我尝你的,交流经验。我们小孩子常被大人指派去给邻里送食物,这可是个好差事,因为指不定到哪家还能吃点好东西,所以这差事,都乐意干。
(二)
岁月美丽,在于它悄无声息的变换。岁月有情,世界都是被它雕琢和打磨出的神话。忆往昔,看如今,如同穿越。如今,乡村的年味潜入菇农热火朝天的干劲里。菇农们趁着三九天气温低,忙着为来年打算——做袋料香菇。腊月初,菇农已把木屑、麸皮、石膏、袋子、薄膜等料子备齐。初十以后,一个村子里,今天这家拌料装袋,明天轮到那家,一家挨一家,装袋机隆隆作响,一二十个男男女女,流水作业,配合默契,手不停的干着,嘴不停说着,欢声笑语响彻整个村子。料子装完,要蒸袋,两三天才能蒸透,再凉凉,出锅接种。接种时也是相互合作,今天帮这家,明天去那家。接完种,拉入发菌棚,加温发菌。一直忙到二十八九,算是告一段落,这才去赶集,置办年货。牛肉、羊肉、鸡鸭鱼肉、虾蟹螺贝、香辣熟食、鲜果蔬菜、休闲小吃等一并购置回家,年货准备妥当,就忙着打扫卫生、包饺子、贴对联、守岁,欢欢喜喜过大年。
(三)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味在留守妇女,老人和孩子的期盼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成为普遍现象,从农村蔓延到小县城里。留守人员不单是妇女,还有老人和儿童。过了腊八节,留守的妇女、老人开始询问在外打工的家人回家的日子。两天一问,一天一问,等到回家的日子定下来,就掐着手指算日子。这期间,留守妇女给孩子和老人准备过年的新衣鞋帽,他们喜欢吃的肉类、鲜果蔬菜,还有为丈夫接风的家宴。留守老人则提前在阳光灿烂的天气里,把儿子媳妇的被褥晒得软绵绵,暖烘烘,取暖的炉子安装好,房间也打扫的一尘不染。不到二十五六,早已把豆腐、馍、油菜果子、肉丸子做好,就等他们回来生火围炉,共进团圆盛餐。
老人哄孩子的口头禅:“你乖乖听话,好好学习,你爸妈过年就回来。你若不听话,他们就不回来过年了。”孩子听了爷爷奶奶的话,立刻变得乖巧,一遍一遍的算着爸妈回来的日子。小朋友在一块玩,会情不自禁的说:“我爸妈过年就回来了!”语气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当孩子面对专项训练题,无精打采,愁眉苦脸时,一句:“你爸妈什么时候回来?”的问话,那小脸瞬间灿烂起来,眼睛发亮,甜蜜蜜、乐滋滋的说:“过年的时候就回来了!”当下,那幸福在小脸上开成了一朵花。“我要考出好成绩,使爸妈高兴!”孩子兴冲冲的说着,立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乖乖做起作业。终于盼到亲人们回家这一天了,家里人一会儿一个电话,追问行程,话里话外满是急切和牵挂。 回家过年,是每个游子心愿。从农历腊月十六,春运就开始,四面八方的人流,浩浩荡荡地涌向车站。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里人山人海。回家的旅客,拿着早订好了车票,等着乘车。外地的特产、孩子玩具、老人的保健品将大包小包塞的鼓鼓囊囊,不管是背着、扛着还是手提着有多么沉重与辛苦,全部带回家。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迫切,兴奋的神情,眼里也散发着喜悦的光。
(四)
卢氏小山城年味更有味道。过了腊八,街道两旁突然多了两排拥挤的摊位,摊位上大鱼大肉、萝卜白菜、五谷杂粮、对联年画应有尽有。街上、各大商店人头攒动,买衣服的、买电器的、买锅碗瓢盆的人流络绎不绝。不过最是热闹的,还要数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各大生活超市,购物的手提篮里、小推车里,如小山般堆满了货物。尽管此时货物价格一下子高涨了许多,但并不影响人们购物的热情。收银处,结账的队伍排成一条条长龙。除了自己准备年货,还要给亲戚岳父家送年货。年末时,国道、城乡公路、小路上车来车往,成了年末里的一道风景。
易地搬迁、贫困户小区的每栋楼前,从腊月十五以后,每天车来人往的,忙着运送东西,这是党和政府给易地搬迁户和贫困户送年货来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居民的困难和问题,在嘘寒问暖声中,米、面、 油、蔬菜、棉衣、棉被放在住户的手中,流进他们的家中,这是扶贫攻坚以来的新场景。户主们一个个合不拢嘴:“党的政策真好,把吃的用的都送到家里了,我们就等着欢欢喜喜过大年了!”欢声笑语里尽是热情和温暖。
年越来越近,年味就越来越浓。我也在细数家人回家的日子。
作者简介
杜小芬 女,网名、笔名,独立寒冬。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人。市作协会员。喜欢与文字对白,以文字抚慰心灵。作品散见网络。
◆ 百草园行
卢氏文友群主办
首席顾问
车迎新
文学顾问牛爱民 任耀榜 李宏文 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 寇一洵(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文苑总编:知 和文苑主编:卢一辉执行主编:张淑清责任编辑:张一瑞 张欣燕一一一一:邹一楠 李一璇 本期编辑:张欣燕投稿信箱:
LSWY1818@163.com
广告联络部白 雪 微信号:baixue7818邹 楠 微信号:zounan159(欢迎加微信详谈)
▊声明
感谢关注《卢氏文苑》。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卢氏文苑》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卢氏文苑》授权,并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平台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单位:
河南共同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宋海峰律师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点击“留言”,留下你的精彩评论!点击“在看”推介给更多的微信好友!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切忌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