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全文很长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入门小说。故事从苏菲收到两封神秘的来信讲起。这两封来信一封写着“你是谁?”,一封写着“世界从何而来?”。神秘来信接踵而至,一封提出问题,一份介绍哲学知识。苏菲一方面想找出寄信人是谁,另一方面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小说用生动的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学派最主要的哲学观点。
古希腊时期-自然派
古希腊时期以前,人们用神话故事解释世界从何而来以及世界是如何演化的。中国用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解释世界从何而来,人类的起源。北欧神话中用雷神索尔的铁锤被偷到约腾海,随后被取回解释一年中四季更替的现象。古希腊时期,所有劳力工作都由奴隶担任,希腊人有了充足的时间思考政治文化等问题。他们用经验和理性为基础的思考代替神话解释的思维模式。
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希望找到宇宙间基本物质,并解释自然的演化。来自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泰利斯、安纳西美尼斯,安纳西美尼斯)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由一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但泰利斯、安纳西美尼斯都认为这种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安纳西美尼斯认为这种物质是难以名状的物质。对于自然演化这个问题,帕梅尼德斯认为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演化。而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的,他最著名的论述是“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德谟克里特同意前面几位哲学家的看法,他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物质的变化是由原子拆分和组合而成,因而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物质变化。在变化的事物背后,真正不变的是原子。虽然今天现代物理学家已经发现,原子还可以分裂为更小的粒子。但德谟克里特的理论或多或少是正确的,他只是通过理性思考得到了结论。这些关注大自然循环演化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被后称为自然派哲学家。
古希腊时期-古典派
自然派哲学家也被称为“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自然派之后,古典派崛起,他们中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议题和自然派也有所不同。苏格拉底不关心大自然的演化,他关注个人与他在社会中的位置。他认为人是不可知的。但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知识都蕴涵于人类的头脑中。只要通过不停地提问,就可以启发思考,获得知识。因此他并没有著作,留下的只是他与别人的谈话。柏拉图关注永恒不变的物质和变化事物的关系。但与自然派认为,永恒不变的物质应当是一种“基本物质”不同,柏拉图认为永恒不变的是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和抽象模式。例如我们如何认定一匹马,这一定是由于我们的物质世界背后存在一个“理想世界”。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不过是对这个理想世界中事物的“不完美复刻”。但亚里士多德不同意他老师的观点,他认为柏拉图将整个观念弄反了,他认为马的观念是我们人类在看到若干匹马后形成的概念。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但理性在没有感官体验到各种事物前,理性是空白的。
文艺复兴时期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各种仪器发明让人们对于大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随后伽利略和牛顿的研究表明我们所在的星球不过是宇宙中沧海一粟。以上帝为中心的理性思想被推翻,随着新的世界观的产生,哲学和科学逐渐远离神学范畴。更多人们认为每一个人才是世界的中心。
巴洛克时期-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巴洛克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日益凸显。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理性才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他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哲学体系。笛卡尔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是他认为世间唯一真实的事情。因而有件事必定是他真实的,也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因此“我思故我在”。他从而推理出上帝是存在的。斯宾诺莎则认为,我们存在于上帝的意识中。
另一方面,经验主义的哲学家洛克认为,在我们感受一切之前,人是一块空白的板子。而通过反复的认识,我们逐渐对事物有了认识。但我们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的,因而感觉是不可信的。但他没有解释为什么人是有思维的,他只能同意笛卡尔的想法。休谟则认为人是一系列观念的集合,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上帝都是来源于我们以往的观念的组合。因此,他怀疑上帝是否存在。总的来说,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获得所有知识,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感官得来。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
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这两者都有正确的地方,即我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由感官和理性同时获得的。我们确实可以通过感官认识世界,但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也会受到心灵中某些影响。也就是“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法认识世界的全貌。
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不认同康德的观点。康德认为世间有无法追寻到的真理,而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他不承认人类理性之外的真理存在。他相信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变化的,因而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人的思考方式受到当时的传统思想和物质基础影响,因此没有一种思想是永远对的。我们唯一可以掌握确定的事情是历史。马克思以黑格尔的哲学作为出发点,但他否认黑格尔哲学中“世界精神”(人类的思想、文化)是推动历史演变的动力。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变化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而人则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到了20世纪,哲学的议题则更加关注我们如何主动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萨特提出我们的行动能够改变我们的世界。
对这本书的评价
本书从哲学家最关心的哲学议题出发,介绍哲学家的思想观念。这种问题结合哲学家本人解答的方式。很容易理解哲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哲学理论。为了使哲学理论通俗易懂。作者还加入了苏菲的思考与讨论,用于举例和理解。哲学一窍不通的小白,这是一本很好的启蒙教材。此外,在介绍哲学理论时,这本书尽量引用了哲学家所使用的范畴和概念。不同哲学家使用概念的含义不同,例如理性一词,有些哲学家用来表示上帝意志,有些哲学家用来表示人的思维。引用原本还能尽量避免对哲学家本人下定论式的总结,例如尽量避免用唯物和唯心区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区别。避免用物质和意识区别经验,感官,思维等词汇。定性的结论可能对理解哲学家的理论造成误解。
这本书在梳理每一个议题由哪些哲学家或者哲学学派做出了贡献这一角度上读起来令人困惑。采用历史时间的顺序讲述哲学家的观点。存在的问题是,不同历史时期哲学家关心的议题不同。做读书笔记时,我不得不剔除一些哲学家,以保证对同一个议题范畴梳理的结构完整。同时这本书还试图讲解一个哲学家所有的议题,但这样做很容易使人模糊应该关注的问题。如果不反复阅读康德的关于物质和感官的理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为了保证理论的完整性引入道德问题。这本书并不像推荐所写是一本可以很容易入门的哲学启蒙小说,反而需要做大量笔记,把握小说脉络才能有所收获。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于哲学家的误解。原来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这么朴素,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对世界的观察,同时加上自己理性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他们的思考方法和理论,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的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就如同科学理论一样。后人对于前人的认识,是辩证看待的。
这本小说让我重新认识了哲学,神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的尽头并不是哲学,神学与宗教信仰也并不完全等同。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是用我们的感官,感官的辅助工具(科学仪器)感知世界,用理性解释我们的认识。而哲学关注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到了21世纪,哲学更加强调如何改造世界。即便不是存在主义者,这种哲学思想影响着很多科研工作者。即我们所做的,如何能让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