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去看草原(舟帆:陪你一起看草原)

陪你一起去看草原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舟帆 ,天门竟陵人。下乡,读书,工作。20岁离开天门。喜爱写作,文艺,收藏。文章多见于报刊杂志书籍。现居住武昌。

陪你一起看草原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
让我有个心愿
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
陪你一起看草原
每当听到这首悠扬舒缓的《陪你一起看草原》歌曲,一幅美轮美奂的草原画卷就会浮现在我眼前。
 
孩提时代,草原就是我脑海里的一个梦。那是因为反复观看动画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缘故,在领略小姐妹保护集体财产故事的同时,我更记住了那云朵轻浮挂蓝天、牛羊马儿游天边、毡房炊烟袅袅起、牧羊小伙高扬鞭的草原风貌。
 
再大点后学《唐诗》,很喜欢《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第一次读到它,我就为之吸引,为之迷恋。短短二十七个字,展现出草原辽阔、广袤、壮美的景象,让人想入非非。
 
近距离去感受草原的美,领略草原独特的风情,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不知是源于我对草原的情有独钟,还是老天对我格外地眷顾,终于,我有了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圆梦的机会。
 
美丽富饶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三大草原之一。被赞誉为“绿色净土,北国碧玉”,更有“牧草王国”之称。
 

草原的得名有点神化色彩。相传,古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呼伦和贝尔,他们相亲相爱,过着恬静的游牧生活。为了保卫爱情和草原的纯洁,同草原恶魔莽古斯鏖战九九八十一天,杀死了这个风沙妖魔。而呼伦和贝尔,也因耗尽体力,陨丧草原,双双化作成两个硕大的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后来,人们为纪念呼伦与贝尔,给草原取了这个诗一样的名字。      
 
这是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季节,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我来到了呼伦贝尔。
 
九月的草原,绿茵广袤如海、平坦似毡,我用激动的心情和眼睛贪婪地阅读着这里的一切。
 
茫茫草原,犹如大海一样辽阔,满眼的草浪一波连着一波,风起时此起彼伏,逶迤地向前推进,不一会又绵延地向后铺排,煞是壮观。波动的草色呈现着淡青、苍青,翠绿、墨绿的色泽,随着风向的滚动,交替变幻,溢彩连连。在地平线苍远的尽头,是一座座经由大自然雕琢过的岗峦,弧状起伏的廓线,不断地与风云交错、与云海重叠,巍峨且凝重。
 
远看:白色羊群慢条斯理地咀嚼青草,牧羊犬在周围欢呼雀跃,黑白相间的奶牛成群,结队的马匹逍遥奔跑。近观:白云般的毡房,古老的勒勒车,现代化的风力发电机扇叶旋转,顿时让你融化在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里。
 
万里晴空,阳光普照,一望无际的草原,天是这样的蓝,地是这样的绿,两种颜色在天边合成一线。人仿佛就站在画中间,清新的空气流进你的全身,你会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放松与舒畅,人完全融入在自然里。不到真正的大草原,你很难领略到这诗画一般的感受。
 
再看看脚下,不远处就是老舍先生笔下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它从大兴安岭深处流经草原注入明镜般的呼和诺尔湖。
 

放眼望去,河水明亮,静流无声。河床弯弯曲曲镶嵌在无垠而柔美的绿色草原上。它蜿蜒曲折,如一条兰丝带将整个草原连结。草原上的人们称她为玉娇龙,在太阳照射下,波光闪烁的河流,就像一条娇龙在翩翩起舞,跳出种种风情。
 
莫日格勒河是呼伦贝尔草原的灵魂之所在,它让粗旷的草原多了一分妩媚与温情,让孤寂的大地多了一分生动与灵性。
 
接待我们的朋友说,这段150公里的曲河伸直了约有1500公里。望着潺潺流过的河水,我在想,人的一生不也是如同这千折百曲的莫日格勒河一般吗?看似平淡无奇,但总有花开花落,雪雨风霜的时候,而不论曲折还是坎坷,都应该象这莫日格勒河的流水,永往向前。
 
草原默默,太阳光芒无遮无盖地倾覆下来,浓郁的草香、花香和牛羊散发的奶香,汇聚成一股馨香,无边无际地弥漫开来,我深吸一口,让身和心都融汇在这草原之中。
 
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走向这里的部落。身着蒙族盛装的青年男女们,拉起马头琴,唱着敬酒歌,手捧哈达和美酒,夹道欢迎远来的客人。
 
来草原之前,我一直好奇蒙古族人穿的蒙古袍,一年四季袍不离身,富有民族色彩的腰带、头饰和长统靴,是那么漂亮。到了草原后才弄明白,蒙古袍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草原上的蚊虫叮咬,由于袍身松驰宽展,既能在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脚腕不受草原风寒侵袭。
 
草原著名的“下马酒”仪式开始,迎面走来一对蒙族男女,男子向我们献上哈达,女子双手托盘,献给客人满满一碗白酒。
 
我们虽然听不懂蒙语,但那深情的舞蹈与歌声,悠扬宽广的音律,分明表达着草原人的庄重与热情。
 
初到草原,哪见过这种阵势,有人接过酒碗,不知所措地与敬酒姑娘对视,有豪爽者接过酒碗一饮而尽,以为喝完酒就表示了诚意和接受了热情,没想到旁边抱酒坛的姑娘又开始往碗里酙酒。原来,按蒙族风俗,敬酒歌没唱完是不能喝光碗里酒的,否则,还得满上。
 
这一敬酒仪式和习俗,让初到草原的客人们很是懵圈。顿时,歌声、笑声、敬酒声、喝彩声,热闹成一片。
 
这“下马酒”,是蒙古族接待贵宾的礼仪,能够享受如此接待,应该是客人们的荣幸。
 
一碗酒足足三两,无论你能喝不能喝,经过这一仪式,远方来客基本都会接近醉态。我半是清醒半是迷糊地笑称,这哪是“下马酒”,分明是“下马威”哟。
 

其实,按照蒙古族人的规矩,喝“下马酒”有讲究,客人在双手接过酒碗后,先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向上弹:敬天,再向下弹:敬地,然后平向左弹:敬祖先,最后:干杯。如有不胜酒力者,可蘸酒在自己的脑门上点一下,表示本人有心无力,但已尽心。如果在敬酒姑娘脑门上点一下,则表示你对她的喜欢和爱慕。
 
在草原,用无名指蘸酒是蒙族古老的习俗。因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是握枪、握弓箭杀生的,所以不能用来蘸酒。
 
可惜,我在事后才知道这个酒文化知识,否则,也不会硬着头皮喝下一碗白酒。
 
蒙古族的哈达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蓝色哈达象征蓝天,黄色哈达象征大地,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绿色象征江河水。难怪一进草原,朋友们就给我在脖子挂上了红色的哈达。
 
哈达与白酒,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人的热情与好客。
 
喝完下马酒后,最隆重的一件事,是祭“敖包”。
 
“敖包″一词知名度很高,最有影响的当属电影歌曲《敖包相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风糜一时,海内外尽人皆知,人人学唱。但对草原以外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敖包”仍然是一个模糊或陌生的概念。
 
许多小伙唱着《敖包相会》,把美丽的姑娘约来了,却可能一直没弄清″敖包″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敖包”是蒙古包,有人说“敖包”是寺庙的意思,还有人说“敖包”可能是香包,这些都是对“敖包”一词的误解。
 
“敖包”,蒙古语是“堆”的意思。在遥远的古时候,茫茫草原无边无际,方向道路境界不好辨别。于是,人们垒石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据《清会典》记载: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敖包”逐步演变为蒙古族崇拜的天神、地神或山神象征,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在漫无边际的草原上,有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面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按照草原习俗,我们顺时针方向绕“敖包”走3圈,默默在“敖包”边许下心愿,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放进石堆,仪式才告结束。
 
蒙族朋友告诉我,草原上最壮观最震撼最美丽的景色,当属日出与日落。
 
站在草原的山坡上看夕阳西下,会觉得天空很近,空旷的草原落日熔金,阳光穿过薄云层,照在弯弯曲曲的莫日格勒河上,火红般的晚霞,热烈而奔放,陨落的太阳似乎要带走一切留恋与遗憾,所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草原上红色的晚霞在这暮色苍茫中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色彩的柔美。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草原上看晚霞,深情地凝视无边的草原,不舍地望着太阳消失,感受的是日夜交替的程序,等待的是太阳明天再次升起,托起新的希望。
 
夜宿草原,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湛蓝的夜空好似天幕如洗,明亮的星星在穹台上对你眨眼多情,把宁静的草原烘托成了一个从远古走来的童话。寂静的草原上流萤飞舞,清风歌唱,洒满星辉的河水,一往情深的向前流淌。
 
随着夜色的加深,草原开始生出雾气,在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远山衬托下,让你分不清这是天上,还是人间?这时,远处帐篷传来马头琴声,悠扬婉转的蒙古长调,时而低沉,时而忧郁,时而高亢,时而激烈,仿佛在诉说着草原曾经的故事……
 
凌晨,四点刚过,在内地天还黑着,但草原天已放亮,这是时差效应。
 
走出蒙古包,天气清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方的霞光和天边还没有西沉的月亮。它们在蓝天的映衬下,就像是一幅静物写生,安静地镶嵌在绿色的毯子上。蒙古包的白色、天空的瓦蓝、草原的绿,牛羊的黑、白与棕色,像是给图画涂抹了各色油彩,分外地的好看。
 
此刻的天边,橘红色慢慢铺开,天边的云霞被染成淡红色。刚露头的太阳就象那五月的石榴花,难怪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只见红日慢慢挣脱远山和丘陵的束缚,从东方冉冉升起,蒙古包罩上了金色的光环,我们身上也披上了霞光赋予的红色霓裳,霞光染红了草原,也染红了牛羊。
 

日出的太阳,用什么比喻也难形容,难怪古人对日出描写也是词穷,就算韩偓那句“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似乎也难写出此时草原日出的灿烂静美与那璀璨的瞬间。
 
草原,再一次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绕过牧场围栏,看看那些吃草的牛羊,奔跑的马匹,挥舞套马杆的牧民,我尽情地品味着在喧嚣城市难以寻觅的原生态自然美境。草原的自然美,有着穿透灵魂般的力量,让人震撼。
 
草原之美,源于自然,美于自然。
 
草原之行,是旅行,也是修行。
 
陪你一起看草原
让爱留心间
 
                    2021.3于武昌

天门文艺投稿邮箱:394591538@QQ.com

小编微信号:13807227468

往期精彩阅读:
丁国梅:天门晚清官邸——胡家花园

【竟陵画院】马新平油画:乡土如诗

【竟陵画院】张峰:笔墨人居 描染浮生

曾凡义:天门首任行政长官钟仪,为什么被称作“楚囚”?

喻训天:一个瓷盘的记忆

张东初:虚构或真实,三封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信件

舟帆:祝贺姚才高老师新书出版

陈浩:山河故人

【竟陵画院】马兵林:坚守油画语言中表达符号观念

陪你一起去看草原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