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博物馆
一起看北京
“北京印迹”平台系列访谈栏目“一起看北京”,将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核心主题,探讨城市文化、讲述城市故事、报道工作实践、关注学术理论、追踪最新热点,每期访谈将从某一个具体话题出发,邀请城市规划/建筑/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一起谈谈自己的相关认识、研究与实践,一起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出谋划策。
本期访谈将围绕《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的总体情况和主要内容,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一起谈谈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如何发挥示范作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未来15年的工作重点,以及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唐晓峰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市政府参事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
老城历史风貌的保护
北京市住建委近期发布了《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这个文件的提出非常的及时和必要,因为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里,一些胡同、院落、房屋都要面临修缮,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守住历史风貌,避免出现大的改动或者堆加一些新的所谓的创造,防止粗制滥造。《导则》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要求应最大程度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保护历史原来外貌景观,按照原形式、原结构、传统规制做法进行修缮,可更新内部设施。
《导则》适用范围图例(图片来源:安居北京)
《导则》还强调,“北京市将建立老城保护修缮专家委员会,推行老城房屋修缮与保护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制度”。这一举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有些出资方和施工队随意找一些设计师,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设计,甚至做很多花样“创新”,导致修缮结果不伦不类。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专家来评审胡同、院落或房屋的修缮方案。
修缮改造后的胡同风貌(图片来源:安居北京)
另外,从投资者、施工队到设计师、使用者,都要加强对胡同历史文化风貌的学习、宣传和科普,让大家认识到胡同、四合院的历史风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并逐渐形成保护的共识。例如,对于四合院大门的修缮,不能只做一两种好看的形式,而应该尊重历史原貌,对各种形式的大门(如广亮门、金柱门、蛮子门、如意门等)都应该合理保留与恢复。又如,“胡同”和“小街”是不一样的概念,小街里面可以有较多商户,而胡同里面不适合发展商户,因为胡同原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居住环境,不能为了发展旅游,就把商业街建在胡同里面,这个问题要在战略上搞清楚。再如,有些重点区域的胡同整体格局是元大都时代留下来的,后来这个格局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对这些区域应该把它尽量整体地保存下来。当然四合院布局和宅门形式从元、明到清,是有历史阶段变化的,我们在修缮时一般可以清朝的历史风貌为参照标准。
城市历史遗迹的保护
在胡同、院落的翻修、改造和施工过程中,尤其在向地下施工时,可能会挖掘出历史遗存,这对城市考古工作来讲,也是特别难得和珍贵的。如果对这些城市历史遗迹不管不顾,将会造成很大的遗憾。当年在修缮故宫时就发现了元朝宫殿的基础,工作人员马上进行现场保护、照相、资料收集,请专家进行关于元代宫殿遗址及其与明清故宫关系的讨论。像这种情况,北京市已经多次出现了。比如,西城区在地下就集中发现过大量历史瓷片,北京城区还发现过古代河道的痕迹。其实,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北京城的历史信息资料。
故宫考古发掘现场
在北京重要的胡同区,特别是还保存着元代格局的胡同区,向下进行施工的时候也很可能发现早期的历史遗迹,如果能将这些历史信息收集起来,将会进一步丰富北京城市的历史研究。因此,一定要处理好设计、施工与城市历史考古、遗迹保护的关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北京城在城市考古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和加强。在国外,尤其像雅典、罗马这样的古老城市,他们对城市历史遗迹都非常重视,城市考古非常成熟和完善。记得有一次我在德国科隆看到过他们考古工作的现场,那是在一片非常繁华的闹市区中,就像北京城王府井大街一样的街区,发现了古罗马时代的建筑遗存。
其实,保护好城市历史遗迹会增加整个片区和项目的文化价值,可能临时修改方案会耽搁一些施工进度,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值得而有意义的。例如,1996年北京东方广场施工时发现了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项目施工因此暂停了一些时间,考古专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来,为了保护这一考古发现,北京东城区政府和东方广场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东方广场地下十几米深处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而这也提升了东方广场及其周围片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北京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发掘现场(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历史文化的现场展现
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从大的战略上说是非常正确的。但有人也可能会有疑问:之前老城很多东西都拆掉了,比如城门、城墙,怎么做到整体保护?其实,老城整体保护既包含对现存建筑物的保护,也包括对遗存、遗址、遗迹的保护,一个是保存现存的,一个是追回历史记忆,而目的都是尽可能地把北京城的历史记忆完整地保留下来。
永定门城市风景
目前,对于已经被拆除的建筑,有些进行了重建,比如永定门;而有些没有条件重建或者没有必要重建的,但又对北京城整体的历史格局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可以通过艺术化、抽象化、信息化、虚拟化的方式进行现场记忆性表现,比如在老城城门遗址的准确位置上以一种适当的形式表现一下(如建立有文化特色的、有整体设计感的纪念碑、标志物或者地面标志),使人来到这里就可以准确地感知原来城门的空间方位,了解城门与周边城市历史环境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想象力,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把北京全城的整体格局和整体面貌表达出来,使大家能够在现场产生对历史的回忆。
这种现场展现,再结合传统纸媒展现、新型电子媒体展现,就形成了城市遗迹和历史文化的全方位展现。三者相结合,可使北京历史文化风貌的展现更加丰富。我想强调的是,现场展现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它所传达的历史现场感、厚重感是最真实的、立体的,也是最能触动人心的,这是传统纸媒和电子媒体所不能取代的。通过丰富而完整的现场记忆性表达,加上保留下来(和恢复修缮)的历史建筑群体,可以把北京老城营造成为一个巨大的活的历史博物馆,这也将会给人以震撼感。
采访/编辑:张洁、张紫玥
注: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侯兆年:北京文物建筑保护的理念
马炳坚:以新总规要求为统领, 搞好老城风貌保护和恢复性修建
朱祖希:维护整体格局是北京老城保护的基础
“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