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秋的思念 赵海洋 –> “不求甚解”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 李沁鄂
我校处于乌鲁木齐城乡结合部,班里的孩子们的大多来自于打工家庭,孩子们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有些孩子因为跟不上语文课的进度,急得直哭,思想负担很重!
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突破心理障碍,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呢?我想:语文教学方式的简洁实用,深人浅出,便显得尤为重要。我边教边摸索,从运用“不求甚解”学习语文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所谓“不求甚解”,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东晋诗人陶渊明读书就倡导于斯,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这样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一、“不求甚解”在字词积累中的尝试
字词教学中,为了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积累,往往需要解释。可是,我们通常都是通过书面语言解释书面语言,往往是教师费了半天的口舌,学生可能还在云山雾里。这时,采用“不求甚解”意会词语意思的方法,就会既省力又有效。
比如:学习“啜”字,立刻想到“缀”(点缀),“辍”(辍学)、“掇”(拾掇);想要学生准确区分并理解,可以通过一两个包含具体语境的句子来解释,或者通过一个准确的动作来解释,比如“啜泣”,我在教学时,就做了个小声哭泣的动作;“点缀”,我指着自己衣服上的装饰,通过句子来解释点缀的含义:我的衣服上点缀着几朵漂亮的金丝花。
在积累字词时,还可以通过找同义词方法进行理解性的大群聚。如:学习“同仇敌忾”这个成语,我和孩子们一起找出与它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汇: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还有句子: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独木难成林、树多好成荫。这样,既积累了句子,语汇,又让学生具体地理解了“同仇敌忾”这个成语的含义,又在运用中温故知新,积累了字词。
字词积累得多了,不经常运用,就会遗忘,所以我常常告诉孩子们,积累的字词不能变成僵尸,要让你的积累行走起来,让他们跳跃在你的语言与作文中。有位同学曾经在作文中写到:我家经济很拮据….针对“拮据”这个词的运用对这篇作文提出了表扬,表扬她学以致用。接着我又问学生:“拮据”的同义词是什么?同学们说:是贫穷。我说:同学们,你们看,口语的词汇“贫穷”换上书面语的词汇“拮据”,虽然意思一样,但明显的典雅了,这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的魅力。几天后,我发现,又有好些同学用了“拮据”这个词汇,还用了大量的其它词汇,用得都比较准确。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当学生形成这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时,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摆脱少慢差费的桎梏,而使学生步人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天地。
二、词汇积累表达中“不求甚解”的尝试。
刚学习了“酷爱”、“获益匪浅”、”静谧”、“嬉戏”等词汇,我就在平时的语言中尽量示范运用:“读书是我的酷爱”,“看了这片文章我获益匪浅”,“我走在静谧的小路上”,“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的嬉戏着”等,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性语言中,意会这些词汇的具体含义。同时,教师的语言风格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写作。
三、“不求甚解”在学习古诗文中的尝试。
文言文古诗词教学向来是学生最头疼的,对于这些语文基础本来就很孱弱的孩子们来说,就更是“蜀道难”。因此,一篇文言文,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们,我以前都会慢悠悠地上它个五六节课,最后自己都要吐了。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认为,学好英语的唯一秘诀就是读 。读,读,读它百遍千遍,昏天黑地,英语语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英语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就生成了。我觉得:学习古文和古诗词,也可以这样啊!可以先“不求甚解”的去读,先读起来。古语很早就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意思先不讲,先读个滚瓜烂熟再说。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因此,我在教学古文与古诗时,总是让学生在早读课、课前及课堂内反复诵读,直读得口齿伶俐、抑扬顿挫,出口成诵。
我教这些孩子诵读古文古诗的步骤方法是:1.教师先范读,这是“先入为主”的教学法,显然与当前课标的提倡有所背驰。但是,我认为孩子,因为他们特殊的学习资质,聪明好学,但语文底子太差,普通话又不标准。所以,准确诵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以形成他们正确的诵读思维:2.教师范读时要求学生标声调、标拼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标好声调强化他们在普通话的基础上读出古诗古文的原汁原味;3.对较难的文章,教师还要耐心地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直到他们读出文章特有的感情、节奏;4.学生练读,并找些同学 表演读,通过教师适时表扬鼓励来增强他们朗读的成功感,使他们爱上并形成用普通话来朗读的习惯;5.给课文配音乐朗读,以创设相应情景,帮助学生感知古文、古诗。同时,也可以减弱学生反复诵读古文、古诗的枯燥感;6.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我要求他们会背、会运用即可。比如诗句:“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我就是通过句子“老师对我的爱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来理解的,也使学生们懂得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领会其精髓,学以致用,滋养心灵才是最终目的。
四、“不求甚解”在阅读训练中的尝试。
新课标说:“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训练。”我们班的孩子们不仅语文底子薄弱,文化底蕴浅,如果我在阅读教学中还采取高逼格教学,会使这些孩子在冗杂高深的语文学海中感觉沉重吃力,失去语文学习的乐趣。
当孩子们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字词是,我又尝试采取用“不求甚解”法来训练他们的语文阅读思维。训练他们在独立阅读一篇文章时,凝练的概括能力、赏析语言的能力、快速搜索主要信息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理清作者思路的分析能力等课标中要求我们中学生要达到的语文能力。
我这学期着重训练的是他们的概括能力,赏析语言的能力,为此,在这方面我试着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强化思维训练。训练概括能力时,我先尝试着教给他们概括的方法。比如:1.提取主干法,通常是通过“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在干什么”、“结果是什么”的路径来实现。2.中心句提取法。中心句怎样找,也是有章可循的,先在篇、段首找,篇、段首没有,就在篇、段末找,还没有,就要找出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如果还没有找到,就要采用提取主干法,自己概括。其次,依体而教,根据不同的文体确立不同的阅读重点。
例如,课文《在山的那一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社戏》等都很适合训练概括思维,针对这些篇目,我就着重进行了概括训练。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主要内是通过写“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将困难化整为零,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不管是提取主干法还是找中心句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们,已经能够快速搜索主要信息,并能进行准确、精练的概括。
而课文《紫藤萝瀑布》、《春》、等语言优美,诗意盎然,很适合训练语言赏析能力。授之以渔,我先教给他们赏析语言的方法,然后,在具体的课文中实战演练。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教学的重点是一品味语言。首先,我让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描写最准确、最生动的句子,孩子们很快找出了这些句子,我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朗读了一遍,并找出这些句子的共性,聪明的孩子们马上发现,这些描写生动、准确的句子都运用了修辞,于是我出示了第一道赏析题:请赏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我示范赏析:这一句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花儿开放的茂盛与勃勃生机。接着,让学生根据我的赏析模仿着赏析。通过这样–个赏析语言的框架,让孩子们在邯郸学步中逐渐学会赏析与准确表达。
当然,赏析语言时,不能空洞,不能大而化之,还要要具体。比如课文《春)中有一句:“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学生赏析时会说:本句用比喻的修辞,通过把春天的野花比作是眼睛、星星,生动活泼地写出了野花的闪闪发光的情景。这时,我又耐心地引导他们,问:眼睛、星星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同学们说:明亮。那眼睛、星星为什么还眨呀眨的呢?沉寂了半天,有孩子恍然大悟,站起来说,因为野花被风吹动着,才轻轻摆动,所以才会眨呀眨的。这时,我又让同学们在刚才赏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赏析,这些孩子便补充说:像眼睛、像星星,还写出了野花轻轻摆动的姿态。以此类推,又将这种思维训练在其他的课文中进行反复训练,举隅反三。
对于每篇课文的学习,根据课标,课文的特点和孩子们学习的实际情况确立三四个重点,粗线条地学习,但又落在语言的土地上。我觉得,在“不求甚解”的课文学习与阅读训练中, 孩子们在阅读能力上有了很快的提高。是的,课堂训练重在精,因为“记住的秘诀就是一次不要记得太多”。让孩子们在驾驶感很强的渔船上每次买都能收获鱼虾,日积月累,也一样是大丰收,这也许就是当前专家们强调的一课一得吧!
五、“不求甚解”在学习课文中的尝试。
面对有难度的课文,我有时会深文浅教。特别是有些文章时代久远,与现实生活相隔甚远的文章。例如,鲁迅的《风筝》,因为笼罩了那个时代浓重的色彩,内容晦涩难懂。要想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想求补过,小只弟却全然忘却,使“我”无可补过,而心情沉重、悲哀是非常因难的,其实,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以封建陈腐思想扼杀儿童自由、活泼的精神是极端错误的”,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道理,而作品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仅表现了“我”的个人悔恨,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因此,最后我让学生根据阅读找出这一理解:“我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后悔内疚的主要原因是:我终于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这一道理即可。我相信,随着日后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文化底蕴的增厚,他们一定能理解这篇文章更深的内涵。
眼中有学生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蓬勃。当然,“不求甚解”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不负责任。而是教师在深入的思考,勇敢的剪裁取舍中,让教学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从而让这些孩子在每一节语文课里都能“求一点甚解”,以及逐渐增长的学习语文的热情里,慢慢滋养出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沁鄂
自治区王玉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
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语文教师
爱语文,爱阅读,爱生活!
实实在在教语文
实实在在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