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开发
目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世界主要海洋国家都在加强海洋资源开发新兴装备的技术储备。我国对海洋的开发还主要集中在近海,缺乏深海自主开发经验和能力,对海洋的开发利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迫切需要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发展。那么,世界海洋资源开发走过了怎样一段历史进程?世界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有着怎样的体系? 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市场前景如何?
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体系
海洋资源种类繁多。一般来说,根据海洋资源的属性和用途,可将海洋资源分为海洋油气资源、海洋固体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及化学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以及海洋空间资源六大类。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活动已有数千年历史,海洋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国家通过开发海洋,先后成为发达国家,从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到英国和美国,证明了海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纵观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历程,大致分为原始资源利用阶段、传统资源开发阶段和现代资源开发阶段。
原始海洋资源利用阶段属于岸边低水平开发阶段。由于受到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从岸边的浅海获取鱼类、贝类、海藻、盐等海洋生物资源作为基本生活资料,活动范围限于近岸和浅海水域。
传统海洋资源开发阶段经历两千多年,大约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阶段,随着近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其中,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主要包括近海、外海、远洋的捕鱼、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海水化学资源开发主要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和盐化工;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主要是潮汐发电;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航运业、滨海旅游业与新兴农业;以及海洋油气开采。
现代海洋资源开发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随着人类对矿物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规模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愈加活跃,新兴的海洋开发产业逐渐形成。其中,海洋油气开发、海洋运输、海洋捕捞以及海水制盐规模和产值巨大,属于成熟产业;海水增养殖业、海水淡化、海水提溴提镁、潮汐发电、海底隧道等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深海采矿、海水提铀、海上城市、波浪发电和温差发电等开发利用正在研究和试验之中。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装备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各类海洋装备的总称,主要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装备。前瞻性海洋开发装备指代表当今国际海洋工程装备新兴技术,可能改变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模式的新装备,包括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装备、海水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以及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装备。这些领域的装备也将成为未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主要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市场前景分析
一、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市场
未来几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将保持低位水平,2010~2014年的高度繁荣将难以再现。但是随着油价的恢复,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也将逐步回暖,从中期来看,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整体上将呈现缓慢上行态势,2018~2022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将逐步复苏,年均成交额约为273亿美元。
从细分市场来看,钻井平台和常规海工船的市场存量(包括现役和在建)已能够满足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市场将聚焦在库存消化而非订造;前期积累的大量FPSO等浮式生产平台项目,随着海洋油气开发成本的不断压缩,EPC合同可能逐渐授出;此外,FLNG、FSRU、PLNG等LNG装备以及海上油田退役相关装备需求前景较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海工装备订单的主要构成。
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市场
未来,全球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欧盟提出的“蓝色增长战略”(Blue Growth Strategy)中的HORIZON 2020(2014~2020年)计划明确将深海资源开发作为其重点研究计划,并研究表明,到2020年世界矿产资源的5%将产自海底,2030年比例将增大至10%,未来10年全球深海采矿年营业额将增至50亿欧元,2030年将增至100亿欧元。韩国政府认为,如果成功进行商业开采,每年将有约20亿美元的进口替代效果。
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市场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其他海洋产业(主要是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在材料、施工、防腐、海底电缆和交通设施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技术有望进一步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除潮汐电站外,其他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都处于概念设计、研发或初期样机阶段,因此,目前几乎不存在关于海洋能技术的商业市场。预计在未来10年,只有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全球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才能凸显。而随着国际海洋能产业初现雏形,越来越多国际知名企业进军海洋能产业,海洋能产业化进程正不断加快。海洋能将成为未来能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发展海洋资源开发装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把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
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国海洋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总体实力持续提升,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5%,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
从政府层面看,国家高度重视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总体规划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新兴能源装备制造业将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较完善产业体系,总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具体政策方面,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等各个领域均有相关政策出台,共同支持和推动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加快发展。
海洋开发利用装备涉及面广、需求量大,是未来最有增长潜力的板块。然而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掌握海洋油气开发、矿产资源勘探、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技术,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地位,但研究院所与终端用户、能源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之间没有形成产业联盟,相关技术难以转化为成果应用,成套大型设备及其零部件制造能力较差,许多设备需要依赖进口。此外,部分海洋开发利用装备对技术要求很高,前期需要有较大的投入,导致应用成本高居不下,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影响商业推广。
End
中国船检独家文章,欢迎转载或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船检或国际船媒”,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