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支持原创,请关注语意小屿▼记录与感悟听《黄山奇石》有感
文:范儿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新一轮的赛课活动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在听课中学习,在评课中反思,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有幸,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课《黄山奇石》。在听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从本课教学理念的角度,从教学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包括本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我都有一些感想 。
9课《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选编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组成单元。选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不仅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认识和赞美家乡的愿望。
通过课前了解,我知道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对一年级下“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在《黄山奇石》中以“陡峭为示例、在《葡萄沟》中以“五光十色”为例,提出要求进行指导,还要与“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第二题的练习相结合进行训练。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以写景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并在《黄山奇石》、《葡萄沟》等课文中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在多篇课文后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需要在教学中有所突破:
一、能用“像”说写句子。
二、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突破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当然,更是一节课中体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新的统编教材,从大的教学观上,对我们的教学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二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每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然,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选定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究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教学重点,可以因人而异,可以因地制宜。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效果,是一节课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每一位执教课堂活动的教师,都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教学目标为落脚点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也可以检视自己课堂的“落实”情况。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
一、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10个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三、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基于对教材的和学生的分析,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如下:
导入:
1、 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怪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课文去旅行,去看看黄山奇石。
2、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3、 “奇”是什么意思?带着对“奇”的理解一起读读课题。
复习生字:
1、 师:在旅行之前,我们先来进行字词攻略
2、 出示:文明 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秀丽 神奇 尤其 仙人 巨石 一位 著名 形状
3、 出示图:查看位置,安徽省南部。
感受黄山:
1、 评价黄山奇石:中外闻名 秀丽神奇 有趣极了。
2、 师:收拾行囊,做好攻略,让我们继续上路,去看看黄山的奇石有哪些?边读课文边以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圈出来。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峰”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3、 师:你发现黄山奇石的名字有什么特点吗?
4、 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啊!黄山奇石这么多神奇的名字是根据什么来的呢?读2~~~5自然段.
(1)、仙桃石的形状好像一个大桃子。读一读。体会动词“飞”“落”读一读。
(2)、小结: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它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神奇。读一次。
(3)、过渡:那其他的“奇石”呢?看图,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是什么样的?找到描写猴子的动作,并圈出来读一读。
(4)、小结:先介绍样子,后介绍名称,不仅有趣还很有条理。男生读。
(5)、自读第4、5自然段:“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
(6)、师概括:黄山的石头可真奇妙啊,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鲜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只有这些呢?
(7)、学习第6自然段:自由读。
(8)、任选一种“奇石”实展开想象,仿照书上内容写一写,说出奇的名称和样子。
四、作业: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试着给它们起起名字。
板书设计(略)
在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一边听一边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执教者课堂活动的运行,整理出一份符合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了解黄山,了解“黄山四绝”。
2、 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 质疑题目,理解“奇”
二、字词攻略:
1、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 出示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指导识字写字“部”,学生书写并扩展
三、初读课文:
1、师:去过黄山的同学,你怎样用文中的词来形容黄山呢?
2、梳理板书:中外闻名秀丽神奇 有趣极了。
四、再读课文:
1、黄山的奇石有哪些?读第2~5自然段:
2、读第2自然段: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了解比喻句。
(2)、为什么叫“仙桃石”?体会“好像”“飞”“落”。
3、读第3自然段:
(1)、“猴子观海”哪里奇怪?
(2)、理解“陡峭”。
4、自读4、5自然段:
(1)说说“仙人指路”哪里奇怪?
(2)、说说“金鸡叫天都”的名称和样子。
5、学习第6自然段:
(1)、想想那“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
(2)想象一下,写一写一:“奇石”在哪里?什么样?哪里有趣?
五、布置作业:
一节课地设计与活动,因人而异,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我认为本节课有许多值得探讨地地方,待于我们继续学习,有待于自己课后反思,更有待于大家参与研讨。
一、从教学流程方面:
1、 本科教学从教学设计的环节看,我认为应以“导入——字词——初读——再读——总结——拓展——作业”为序比较完整并循序渐进,也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本课教学,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缺少初读的整体把握和再读的品词析句的层次性。在结尾部分缺少了对课文的整体概括和主题提升的总结性,缺少由课内阅读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展性。
二、从字词教学方面:
1、 本课的识字教学多数是以单字复现的形式进行指导的,这种方式降低了学生识别汉字的准确度,忽视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利用语境学习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的发展性。
2、 在具体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可以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也突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凸显了对教材的把握。
3、 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以字词的准确解释为基础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丰富含义,才能更准扎实地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字,才能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更精准地体会作者要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奇”的意思不单单是奇怪,教师应把握汉字的多义。
奇:
① 稀罕的;不常见的;
②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
③ 惊异,引以为奇;
“奇”,又是多音字,还可以读“奇数”地“ji”。
4、 在学习一个生字时,让学生同时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养成全方位识字的习惯和思维习惯,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体会黄山奇石的“奇”有多种含义和不同的表现。
5、 对学生进行汉字的间架结构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写好字。但是,任何一个汉字地识记都不应该脱离理解汉字的意义,这也还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在指导“部”地书写认读时,也需要在语境中引导学生了解其意思。
6、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我认为应特别注意生字发音的准确性,尤其是目前问题存在比较突出的“后鼻音”:“省”不能读成“审”,要在学生的每一次朗读中保证读音的准确,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已达到朗读的最基础的目标“正确”。此外,认读“省”还要让学生知道他还有另外的读音“xing”,“反省”“省亲”。
7、 低段识字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常抓不懈的一项任务,应时时、课课注意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随时发现学生错误的书写习惯并及时纠正,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8、 从字词的认读方面,应以学生的多种形式地朗读为基础,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同时指导认读的方法或识记的窍门,不应仅停留在单一的指读或接龙读地形式上。
三、从阅读方法指导方面看:
1、 课堂上教学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的问题设计,应具体、准确,并有层次性,有发展性,不应出现多个闭合性单一问题,尤其是应该避免那种可以用“是”或“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1) 、如:“走进课文,初读感悟”环节,可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根据阅读学习在文中收集和提取给自己留下较深印象的信息。
(2) 、如:“字词攻略,认读字词”环节,可提示:看一看,读一读,你记住了哪个词?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识记方法时表达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与感悟。
(3) 如:“用文中词语评价黄山”这一环节,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黄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评价黄山,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中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本文描绘的黄山的特点。此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接受学生的不同感受。最后再根据自己的设计梳理归纳出文中的概括或自己想要的结果。
2、 《课标》一再提出,在阅读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1) 第2~5自然段的学习,应该有“指导——引导——放手”的过程,可花点时间学习品读第2自然段“仙桃石”的段落,之后小结段落特点,发现本段的描写是有一个顺序在其中的然后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引下,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猴子观海”的“奇”与“趣”,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段的内容与上一段内容在表达上的不同。最后,让学生在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情况下感受第4、第5自然段“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中石头的“奇”与“趣”,体会作者描写的准确性和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 在对比中,可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段落在文字表达方面规律性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第2~5自然段的描写中,都有有趣的名字,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得来的;不同之处是名字和样子的顺序不同,描写养的侧重点也不同,这也是培养学生接触高阶思维的开始。
(3) 第2~5自然段每一段的写法不同,可在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去发现,是指导学生朗读前或朗读后加以提示的问题设置内容之一,也可以是帮助学生背诵时的最好提示。
(4) 文中的关键词,如描写“仙桃石”的神奇时,作者抓住“飞”“落”两个动词把石头写活了,如写“猴子观海”的“有趣”,重在其奇特的位置,“陡峭的山峰”,教学时应指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并突破本单元本课训练的重点。这样,不仅可指导学生学习准确用词。。
(5) 对词语的理解的指导,我认为必须是以教师对词语的准确理解为前提的,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指导学生借助上下文或生活经验推测词语的意思,才能引导学生较准确又全面的理解词义。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说说对“陡峭”的理解,然后再借助查字典进行验证,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陡峭是指(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地意思。也只有在此基础上,老师才会准确评价学生说的“高”、“不好走”地理解是否恰当,也只有这样,才会指导学生在体会黄山奇石的“奇”时,不但是因为“名儿”和“样子”,还在于它的所处的让人惊异地位置特殊,这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积累正确有丰富含义的词语,还是阅读中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3、 阅读中,语言文字的内涵丰富应认真品读和体会,文中的标点符号也有其重要的作用,更应在朗读时加以体现。
(1) 如:名字上的引号有特殊含义。
(2) “更有趣!”的感叹号,让我们从“更”体会有趣的程度,从“更”体会这一段内容与上段“有趣”的衔接与连贯,从“更”体会作者情感的不断变化与加强。
4、 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从文中发现语言现象,然后学习语言表达,最后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1)想象是本文的突出的语言现象,因为作者的丰富想象,才使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应指导学生在背诵积累中借助文字体会想象的妙处。
(2)课后题“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模仿,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在指导朗读2~5自然段之后随堂进行,这样就能将读写落实到课堂上了。
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却让我在学习与倾听中收获了许多:作为老师,上课要有服务意识,一切活动的组织都为了学生;要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地意识,与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明天给更美好。为学生的需要服务,听课时就要在课前做好与本科相关的准备,做到不盲听;课上就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做到不漏听;课后就要对设计活动认真记录,深入思考,系统整理,做到不白听。
每一次讲课、听课之后,都希望自己可以有条件参与说课,评课,组织研讨,修改,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