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创造体系中,科技创造究竟处于何地位?是基础,是引领,还是核心?
这并非一个可有可无或者可以大而化之的难题。实施创造驱动提高战略、推动以科技创造为核心的全面创造,必然要求我们真正把科技创造摆在提高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发挥好其核心影响。
今年的政府职业报告以及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言中,创造依然是居高不下的热词。其中,科技创造的分量和权重令人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以及“智能+”“互联网+”等早已不是“高冷”词汇,科技创造早已深入寻常百姓生活。
操作是规律的映射。如果说以前科技创造徘徊在经济社会生活的边缘,现在它已经走到提高舞台的中央;如果说以前科技创造是明天乃至后天的事,现在它已经成为今天刻不容缓的事。甚至可以说,唯此为大。
这是科技创造自身演进的结局。当今全球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科技”时代,基础科学沿着更微观、更宇观、更辨证、更人本等基本路线深度拓展,技术创造在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基本领域群起并进,带动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复合领域技术迅猛提高,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引领的创造正以革命性方式对落后产业产生归零效应,新的科研和创造范式加速兴起。
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浪潮,谁也无法忽视科技的力量。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可以强调科技创造的基础影响、引领影响,但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应更多强调科技创造的核心影响。这对我们民族是如此,对我们区域是如此,对我们企业也是如此。
强调科技创造的核心影响,也是国际国内科技经济提高现实决定的。当今全球各主要民族对科技创造制高点的争夺战前所未有的激烈。我们的自主创造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难题凸显。如果再不将科技创造摆上今天的关键日程,我们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卡脖子”,经济提高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也就无从说起。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绝不能把科技创造简单等同于“科技的创造”。实验室里的研究特别重要,我国科技创造需要在基础前沿科学领域做更深的探索、更多的拓展。但仅有实验室的研究是不够的,科技创造需要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造的“三级跳”,实现从技术到应用的“惊险一跃”。解决了前沿拓展、后端应用这“一前一后”两大难题,我国科技创造可望迈上一个更高台阶。
百余年前创造学说在西方兴起时,科技还被不少人视为创造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