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缘博物馆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大陸唯一一家對台專題博物館。記者樊德平/攝影
大陸許多自然勝景、歷史文物,不僅展現出人文和景觀特色,同時也展現與台灣的歷史淵源,它們因而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些交流基地,讓兩岸民眾共同飽覽秀美山川文物的同時,更自然連接了雙方的文化情感和心靈契合。
位於泉州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對台專題博物館,從地緣、血緣、法緣、商緣、文緣等「五緣」,闡釋閩台兩地淵遠流長的交流關係。
博物館的前身為「泉州閩台關係史博物館」,原址設於泉州天后宮內;為了更好地發揮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功能,決定在風光秀麗的泉州西湖湖畔、清源山下重建新館,2006年5月27日起落成開放,至今已接待逾千萬名人次,其中台灣參訪者有70餘萬人次。
閩台緣博物館主題常設展展廳。記者樊德平/攝影
閩台緣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萬3332平方米,以「天圓地方」為核心設計理念,並運用閩台兩地傳統建築的「出磚入石」特色工藝,選用紅磚、花崗岩打造,紅白相間,「讓台灣人看了都覺得很親切」。博物館外觀可見四道通向上方觀景天台的半弧形屋面斜階,寓意該館是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觀景天台上還有一株「和平蓮」,期許兩岸和平吉祥。
館前景觀廣場的九龍柱,高19米,是目前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象徵海峽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此外,還有七彩燈柱、倒影池等。倒影水池中的水不斷流動,代表兩岸關係源遠流長。
蔡國強的火藥爆繪壁畫「巨榕」,呈現出一衣帶水的兩岸情緣。 記者樊德平/攝影
記者進入館內大廳,映入眼簾一幅巨大的火藥爆繪壁畫,吸引了所有參觀遊客的焦點。這幅壁畫高18米,寬9米,取名「巨榕」,是由泉州籍國際知名現代藝術家蔡國強所創作。他以中國古代「發明宣紙和火藥」為創作素材,用火藥在特製的宣紙上爆破,炙燒成一株蒼勁有力的榕樹;不僅演繹了「同文同種同根生」的理念,更用「榕」的閩南語語音「情」,呈現出一衣帶水的兩岸情緣。
清代福建民居陶質風獅 記者樊德平/攝影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向記者介紹,台灣的開發史就是一部福建人民的移民史,台灣漢族人口中,絕大多數祖籍地在福建,「第一名占44.8%,祖籍泉州,第二是漳州,占35.2%。」早在周秦時期,就有閩越族通過陸橋到台灣;宋元時期,陸續有泉州先民越海東渡;到了明代後期,泉州人開始有組織地大規模渡台;清代起,更是「無村不遷台」,「特別要提到鄭芝龍和漳州的顏思齊,當時他們到台灣開發,帶去閩南一大批勞力,而後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又帶更多青壯年到台灣。 」
另一波移民開發台灣的熱潮,則掀起於1784年清政府開放泉州蚶江港與台灣鹿港對渡後,因允許攜眷赴台,移民更加踴躍,兩岸商貿往來也更加密切。現在的鹿港人有許多都是泉州籍,兩地的閩南語口音也極其相近。
沿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發展步伐,台灣從港埠興起、郊商勃發乃至書院建置、寺廟分靈、建築及公益習俗等,都留下許多泉州印記。在日據時期,雖然泉台民眾來往受到一定阻撓,但一直沒有中斷;直到抗戰勝利後,又有數萬名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泉州人相繼東渡。泉台緊密的交往歷史,便是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選設於泉州的主要原因。
▼
福建分靈 眾多神像來台
歷史上泉州人移民入台,推動了台灣的開發建設,同時也將宗教信仰傳入台灣。
館中「諸神同祀」展廳,展示台灣的宗教和民間信仰,多數傳自福建。閩台共奉的神像,佛教有觀音菩薩、清水祖師和三平祖師等,道教有天尊、玉皇上帝、太上老君、真武大帝及張法主宮等,民間信仰更多,包括城隍、土地公、媽祖、關帝、保生大帝、開漳聖王、廣澤尊王、臨水夫人、王爺等。
台灣許多神像均自福建分靈,許多廟宇更與福建的同名同規格;比如鹿港龍山寺,便是西元1786年按安海龍山寺一比一原貌建成。福建傳統小吃如蚵仔煎(海鱺煎)、肉粽、麵線糊、春捲等,也均隨著移民傳入台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說,常有台灣學生來博物館參訪,才驚覺原來閩台兩地這麼像!
「移民渡台的同時,會攜帶有祖籍地的神像或隨身攜帶護身符,祈求神明保佑;等到墾荒成功,他們就在當地建廟、塑金身,以謝神恩。」林建春指出,在台灣,以媽祖信仰最為廣泛,從福建分靈的媽祖廟有500多座;另外,關帝廟有300多座、清水祖師廟300多座、保生大帝廟200多座、廣澤尊王廟150多座,以法主公為主神的廟宇有19座。
泉州開元寺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創於唐初,在清初鄭經時代,福建移民也在台南建造開元寺,是當時台灣第一大佛寺。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分別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都是源於安海龍山寺。
另外,福州古田臨水宮,是閩台兩地供奉臨水夫人的祖廟;泉州富美宮,則是閩台王爺廟的總部。台南城隍廟是台灣最早的城隍廟,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所修建;清乾隆之後,台灣城隍廟漸多,許多城隍神是從安溪、同安、晉江永寧分靈。
▼
鹿港郊鐵鐘 見證清代兩岸商貿盛況
清代「鹿港郊」鐵鐘 記者樊德平/攝影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藏1萬2303件,其中清代的「鹿港郊」鐵鐘,是大陸國家一級文物,上刻有鹿港郊46家商號名稱,見證當年閩台兩地郊行林立的盛況,是反映兩岸商貿往來的重要史證。
該館的「閩台緣」主題常設展,從「五緣」角度,將展區分為七大部分:遠古家園、血脈相親、隸屬與共、開發同工、文脈相承、諸神同祀、風俗相通,前四項依序呈現地緣、血緣、法緣、商緣,後三項從藝文、信仰和禮俗等方面,闡述閩台文緣之深。
館藏現有包括玉石器、陶瓷器、銅鐵錫器、雕塑造像、竹木漆器、石刻磚瓦、書法繪畫及譜牒文獻、標本化石、檔案文書等30多個門類,共1萬2303件,其中有1036件為台灣徵集和捐贈。藏品中,更有9件為大陸國家一級文物。
這口清代鐵鐘,是當時鹿港郊所屬的46家商號共同出資鑄造,懸掛在泉州南門外浯江鋪的塔堂宮,鐘身鑄有「泉郡南關外、浯江鋪塔堂、鹿港郊公置」字樣,並刻有「日升號、成順號、瑞源號」等46家商號名稱。
博物館館長林建春指出,隨著閩台兩地商貿往來越加熱絡,許多閩商在台灣開設一批經營兩地貿易的商行和郊行;「郊」和「郊行」就像現在的同業公會,通常由數十、幾百家商號組成,是閩台兩地使用的特有名詞。而鹿港郊行是最先設立的「泉郊」。集資鑄造這口鐵鐘的,多是與鹿港通商的泉州商人;他們當時鑄鐘供奉媽祖,原本一直放置在鹿港郊的塔堂宮裡,上世紀70年代,被收集到泉州開元寺的「鐘館」,後又移到閩台緣博物館。
1675年荷蘭文原版「被貽誤的福爾摩沙」 記者樊德平/攝影
另外,展品中有一本荷蘭文原版「被貽誤的福爾摩沙」,為24開本精裝,彩色封面,於1675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作者署名為C.E.S.,經學者考證,認為是當時荷蘭駐台最後一任行政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所著,至少也是他提供的材料寫成,C.E.S.應為「Coyett et socci(揆一及其同僚)三個字的縮寫。書中記載了荷蘭人當時在台發展情形,以及被鄭成功驅逐的經過,是相當難得的文獻資料。
館中還展示福建先民將製茶、製糖等技術傳入台灣的場景,還有活躍於閩台的「傀儡戲」文化、木雕工藝、漆器工藝等,並布有閩台商貿往來象徵的鹿港對渡港口「蚶江港」和台灣光復等歷史場景,讓人彷彿親臨那個時代現場。
▼
族譜查詢平台 助台灣人至閩尋根
博物館的閩台譜牒收藏豐富 記者樊德平/攝影
「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閩台一脈同源,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在館內設有閩台譜牒文獻資料中心,收藏以閩台為主的譜牒文獻資料,至今已舉辦三屆海峽兩岸民間譜牒文化論壇,幫助許多台灣人順利來閩「尋根」;其開放的族譜查詢對接平台,迄今已累計為兩岸民眾提供查詢服務400多次。
博物館收藏以閩台為主的譜牒資料 記者樊德平/攝影
在博物館的一樓,設有譜牒收藏室、數據處理室、族譜查詢室,館方建立譜牒文獻數據庫,廣泛聯繫閩台各姓宗親,目前館藏譜牒文獻已達2574種、6157冊,其中族譜就有2074種、518冊,涵蓋126個姓氏。博物館館長林建春指出,館方在此基礎上,積極整理和研究譜牒資料,建立族譜信息資料數據庫,現已完成461部、1613冊涉台族譜信息採集工作,採集遷台信息3萬多條,該平台也開放民眾申請查詢。
博物館2013年7月舉辦首屆兩岸譜牒文化交流大會,時任高雄烈山五姓宗親會名譽會長呂正鍾在現場提出,台灣屏東小琉球蔡氏宗親,可能是從晉江呂厝村遷去的後裔,最後促成兩氏宗親相認。而此番成功跨海尋親過程,詳細記錄在「瓦厝內蔡氏族譜」中,館內也有收藏。
此外,該館近年來多次舉辦同名同宗村交流活動,並開展相關研究,「很多人從泉州遷徙到台灣後,懷著對家鄉的思念,把居住的地方也取和家鄉一樣的名稱,像是水頭村、大閘村和小閘村等。」林建春表示,高雄縣的鳳山、旗山,嘉義縣的東石鄉、澎湖東石村、鹿港東石里,都是來自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