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破产:行业洗牌加剧,未来谁将幸存?

房地产破产:行业洗牌加剧,未来谁将幸存?

随着年关的临近,房地产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大房企在销售萎缩、债务危机和融资难题的多重压力下,纷纷感慨“活下去太难”。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的数据,截止到11月20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破产企业已达到446家,平均每日有1.5家房企倒下,创下了历史新高。

房地产破产的现实困境

房地产市场的高峰期早已成为过去。高杠杆融资和高周转的商业模式曾让许多企业迅速扩张,但如今却成了压垮他们的沉重枷锁。经济学家马光远曾毫不留情地预测,“未来中国将只有20%的开发商活下来,其余80%的开发商将面临死亡。”这样的言论无疑为房地产行业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在这一轮房地产破产潮中,许多中小型房企的出局并不令人意外。其实,自2019年以来,行业就已经开始感受到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融资环境不再宽松,使得许多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以广东证监局对颐和地产的监管罚单为例,这家公司因未披露逾50亿元到期债务而遭到警告,这样的情况在行业中屡见不鲜。

行业回暖无望

从经营状况来看,这些房企面临的共同难题是资金链断裂与债务违约。天风证券的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现在流动性困难的房企多集中在小型企业中,而这类企业在管理和扩张上往往面临短板。随着市场渗透率的变化,中大型企业也未能幸免,今年险些爆雷的五洲国际、新光集团正是明证。

虽然市场上部分企业试图通过降价促销和全员营销等方式来回笼资金,但整体销售环境依然低迷。例如,恒大在推行“全员营销”规划的情况下,仍然无法逆转市场的萎缩动向。

“断臂求生”的融资方式

面对迅速增加的破产企业和愈发僵化的融资环境,部分房企开始通过出售地皮和项目股权等方式“断臂求生”。如新湖中宝在出售旗下项目股权后,虽然暂时缓解了资金压力,但这种“割肉求生”的方式令人担忧,是否能真正扭转企业的困境。

与此同时,部分房企开始向海外高息举债,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为宽松的资金来源。然而,虽然出口融资的机会增加,但其高昂的利息也让企业财政负担加重。根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内地房企赴海外发债的规模已接近610亿美元,这种动向暴露出行业整体融资难度加大的现实。

未来何去何从?

在行业脆弱的情况下,房地产破产现象注定会愈演愈烈。怎样在重重困境中求生存,成为每个房企面临的一道难题。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将是行业洗牌的阶段,只有那些资产结构合理、资金链稳定的企业才有可能存活下来。

在此背景下,房企应谨慎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减少债务负担,努力寻求融资与合作的机会。正如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所述,未来前五名的市占率可能会达到30%,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大型企业和头部企业或将吸纳更多的中小型企业,造成更为明显的“马太效应”。

房地产破产的阴霾仍将笼罩整个行业,只有善于应变、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才能在这场行业洗牌中走向胜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