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猪跑?四川生猪养殖业的现代化转型与疫情防控

没见过猪跑?四川生猪养殖业的现代化转型与疫情防控

在中国,猪肉不仅是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材,更是许多家庭的主要肉类消费。每当听到“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句俗语时,我们或许会感慨,现在的情景与以往大相径庭。当我们想要看到健壮的猪肉时,可能连猪跑的身影都难以见到。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四川省在生猪养殖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与创造。

一、生猪产量的稳步提升

四川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省份其中一个,承担着重任。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猪肉的供应能够满足需求,四川省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生猪补栏、加大猪肉储备以及提升生猪进口量。数据显示,四川在2019年全年出栏生猪4500万头,预计在2020年将完成6000万头的出栏任务。这明显反映了四川在生猪生产方面的复苏与增长。

二、严防非洲猪瘟,普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情给全球猪肉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采取了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建立了闭环式养殖体系。例如,刘营镇青龙村自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村民们自发成立了联防队,设卡于村外,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确保无疫情发生。除了这些之后,养殖场内实施物理与化学消毒,并严格控制猪群的移动,以阻断疾病的传播。

四川的养猪场在防疫措施上可以说是非常到位。以江油新安镇书房村的养殖场为例,养殖场的管理者提到,他们需要经历复杂的消毒流程,确保病毒无法侵入养殖场。通过高压清洗、熏蒸消毒等多种方式,保障每个环节都无死角,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三、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

在过去,四川的养猪方式以散养为主,但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许多小规模养殖户由于无法承担风险而退出市场,行业开始向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路线迈进。省农业农村厅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以实现整体产业的升级。

当前,越来越多的养猪户选择与龙头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资源和技术实现高效养殖。例如,铁骑力士集团与家庭农场的合作模式,确保了农户的收益并降低了风险。通过统一的管理、饲料和疫苗的提供,让养殖户在无重大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利润。

四、生态养殖与绿色提高

现代化生猪养殖不仅关注产量与效率,绿色提高同样备受重视。四川省推动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利用,使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通过将猪粪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土壤结构,并减少了对化学肥料的依赖。这种生态模式不仅提升了生猪的质量,也使得养殖场的运营更具可持续性。

在三台县,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大规模的种植麦冬,形成了以麦冬和生猪为主导产业的良性循环。麦冬种植不仅可以消化猪的粪污,还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五、展望未来:稳产保供仍是关键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众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农村的传统习俗,怎样确保市场供应与价格的稳定仍然是各地政府面临的挑战。四川省在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继续加强对生猪生产的支持与管理,确保在新一年里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四川的生猪养殖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路线提高,展现出强大的生活力与韧性。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与疫情影响下,四川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能力,更为全国的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从“没见过猪跑”到现代化养殖,四川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相信未来的生猪产业将会更加健壮与可持续,最终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安心享用美味的猪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