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之路( 成长之路 | 我的成长札记(中学版第2期) )

我的成长之路
点击红字
2021
关注我们
 

我的成长札记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非常喜欢这首1999年的老歌。熟悉的旋律,会把人瞬间拉回熟悉的场景,1999年,我刚参加工作1年,彼时,校园里刚栽下芙蓉树,而今这些芙蓉树亭亭玉立,枝繁叶茂。
    从刚毕业的青春懵懂,到如今的四十不惑,所遇皆是缘份,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有那么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成长路上,有过激情,有过迷茫,有过挣扎,有过坚定,更多的还是感恩。

“初生牛犊不怕虎”,语文教学路上的新手感悟
       我出生在招远的一个乡村。村子不大,但相传是汉代曲成侯国的故城,因此取名“曲城”。上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下地耕作,发现了青铜器文物,证实了这段传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久远的历史培育了乡村的尊师重教文化。
       1998年,刚满十九周岁的我,师范毕业就分配在本村初中担任语文老师。近乡情怯,学生来自本村和邻村,与他们的父母抬头不见低头见,走到哪都能感觉到乡邻的信任,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ARBOR DAY

一毕业就担任班主任,虽然内心忐忑但是绝不退缩。比学生大不了几岁,我更容易跟他们打成一片,一起上早自习,一起参加各类活动,一起踢毽子打沙包。至今还记得,学生参加演出没有统一的演出服,我自己买来布料,跟着母亲学缝纫技术,几次挑灯夜战,终于做出了满意的服装,学生们也在演出时大放异彩,为班级捧回了荣誉。
     语文是一个美感加情感的学科,勾连传统与未来,为了把课文讲得生动有趣,我参考了大量的资料,积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在同事们的指导和鼓舞下,我的语文课越来越得心应手,多次承接学校的公开课,教学成绩也越来越好。
     初生牛犊不怕虎。秉持着一股激情,在刚踏上教学岗位时,不畏不惧,从头开始,摸爬滚打,虽然也有碰壁的时候,但总的来说,还是走得踏踏实实。
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破除教学路上的舒适圈
几年的教学下来,我以为已经吃透了文章,教学参考熟读好几遍,随便拿出一篇课文,都能梳理出教学点,但是内心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越来越套路的教学,看似游刃有余,却常常困于窠臼,最初的教学激情,消磨殆尽,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内心焦灼,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翻阅《论语》,看到孔子曾经说的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静下心来,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发现自己离了教学参考,不会讲课,教参本来是辅助工具,却成了我教学上的支柱,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从教参上直接套用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模式,不仅学生不愿听,自己也教的累。
绿水青山
我们走在成长路上
找准了问题,下一步就是改善提升。我从最基础的备课入手,一点点打磨自己的教学。不管课文长短,我都反复通读几遍,直到烂熟于心,之后再去品味作者在文中的感情:羁旅之人,背井离乡,旅途之苦与思乡之苦交织,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名句,“日暮客愁新”、“明月何时照我还”;鲁迅先生的冷峻,来自于时代背景的黑暗和压抑,作为一名永不妥协的战士,他以笔为枪,揭露国人的劣根性,同时又把无限的可能性给了未来,心有希望才掷地有声;《论语》并不是刻板的语录,孔夫子是个懂人情、明事理、善传授、有信仰的智者,他对于弟子的教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在破除自我舒适圈的时候,我也真实体会到了什么是“教学相长”,什么是师生一起提高。有一次,我讲解诗歌《黄河颂》的时候,一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地理教科书上说黄河注入渤海,可是《黄河颂》却说‘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作者弄错了?”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能说课后查一查。经过查询史料,我发现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1938年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党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改道东南入淮。这次人为的改道,给沿岸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些历史、地理知识,与语文密切相关,理解了黄河改道与民族苦难,才能挖掘《黄河颂》更深的情感。
    破除舒适圈,我才发现语文自有天地,只有把自己放空,浸润在文字中,才能感受作者真实的心灵和悸动,涵泳体味,与学生真诚交流,才能把语文教得鲜活、生动,学生才能乐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好信息时代的新工具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的体量和更新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求新求变”的要求。
    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语文的核心价值没有变化,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但是语文的外在教学形式,却可以与时俱进。
2003年前后,Flash非常流行。我意识到这种动画形式非常受学生喜爱,如果把语文知识修改成动画,会不会传播得更好?我买来书籍,自学了flash教程,并尝试把课件做成flash的形式,没想到短短的几分钟,却大受学生欢迎。我自制的《醉翁亭记》参加省中小学多媒体网络课件评选,获得了一等奖。我还自学了camtasia  studio、photoshop、会声会影等软件,参加翻转课堂、微课大赛,都获得了大奖。
2014年,我参加山东省远程研修,第一次听说“思维导图”这种思维方式。直觉告诉我,思维导图将带来学习的革命。我买来《思维导图》系列书籍,开始了自学之旅,同时,边自学边在班级推行思维导图训练。一开始学生对这种思维方式感到陌生,但是坚持下来,他们发现知识的连贯性增强了,以往分散的知识点,通过一张图就可串联起来,复习的时候事半功倍。2015年我市全面推行思维导图教学,教研室在我校召开现场会,我为全市教师提供了公开课,获得了一致好评。
      从教以来,我一直没有满足于课堂教学,满足于学生成绩提高。为了更好的熟悉学生心理,增强师生沟通交流的效果,我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一边上课教学,一边背诵掌握哪些陌生的心理学名词。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我终于拿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通过学习,我也真实的体会到了学生学习的艰辛,尤其是面对新知识的彷徨迷茫。心理学上的“同理心”,让我学会了无条件的接纳、陪伴与等待,学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好。


“爱人者,人恒爱之”,学生的情感反馈支持我越走越远

西方有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亚圣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来自于给予。正月初一的晚上,有个学生打来电话:“老师,过年好哈!老师,我知道你是真对我好,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我永远也不会忘了你。”朴实的话语,出自这个曾经叛逆的少年,让我格外激动。染色的头发、永远不记得穿校服、脏话常挂在嘴边,初中四年,为了他,不知道说了多少话,上了多少火,无论如何,我都坚信“有些花就是开的晚”,只要园丁不放弃,他们迟早绽放。终于,我等到了。




成长之路
我还记得有个小女孩亮亮的眼神。她父母是外地来我市务工多年,工作的繁忙,他们常常忽略孩子的成长。我记得她刚转到我们班时胆怯不安,常常在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一言不发,安安静静。我心疼这个孩子的懂事成熟。有一次下大雨,别的同学父母都来送伞,只有她惴惴不安的等待雨停。经过联系,我了解到她的父母值夜班,无法照顾她,于是我把她带到我家住了一晚。从此以后,女孩跟我不再陌生,她经常瞪着又大又亮的眼睛,冲我露出甜甜的笑容,她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女孩转学回安徽以后,给我写了很多封信,她提到那个雨天,提到她现在很充实,努力学习各种东西,努力适应新的班级,她说会用刻苦努力来回报老师的关爱。
  从教20多年来,我时常收到这样的情感馈赠。就像朴树歌里唱的,虽然“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她们在哪里呀”,“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回首我的成长之路,我发现其实很简单。怀揣着理想信念,不畏艰险,永远好学,积极给予,你就能收获最美好和最真实的情感。懂得珍惜,珍惜眼前学生如花般的笑脸,珍惜同事间的点滴帮助,珍惜三尺讲台上的广阔,珍惜校园一花一草的平凡,幸福就会在眼前。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朋友,”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研究″公众号创建来,我们收到很多稿件和留言,也看到大家热心地向朋友们推荐,非常感谢各位的厚爱!我们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同时,也欢迎大家向各区市语文教研员积极投稿,与我们合力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学生,服务教师。

XIUMIUS
扫码关注我们

我的成长之路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