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教务网(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教务网
主编乱弹妞:两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汉子”,爱吃会耍又可爱,卖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诩追得上陈伟霆,嫁得了吴亦凡…当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更多关于乱弹妞,请加微信:xaltxm

西翻走不走 来自新西安乱弹 00:00 03:20
(听着歌看文章,会更有感觉。)

毕业后的第三年,我坐着905,摇摇晃晃一个小时,去到终点站:西安翻译学院,回到了那个留下青春回忆、又给予我梦想的大学校园。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说过无数次“想回学校转转”“想再吃一次食堂的饭”,却都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耽误。直到今天,我终于把手头工作放了放,回去走了一圈。

“你好,到翻译学院。”“4块。”
一上车,还是熟悉的905,还是似曾相识的售票员,从大一到大四的时光,好像就在昨天。

“上山”的路还是有点颠,一路的土还是有点大。但今天,我不想去抱怨这些。只想用这短暂的时间,再感受一次母校给的“四年”。

不能不提丁祖诒,和他的西安翻译

说起民办高校,就不能不提西安翻译学院;而说起西安翻译学院,就不得不说它创始人丁祖诒。

他经常说:落榜生就像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进行深造,他们同样会成为高等专业人才,他们同样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这应该是第二个希望工程。

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愿望,年近半百的丁祖诒教授在自己落榜的30年后,面对一群向往大学殿堂的落榜生,开始了人生的拼搏。

1987年,他创办西安翻译学院。1993年10月,他断然买下一家国营大厂的旧址,在全国率先摆脱了民办学校靠租赁为主的初级办学格局。

丁祖诒教授在15平方米的院长办公室里至少睡了10年。他节衣缩食,但他会花几千万元建校园网和图书馆,花几千万元为学生配置专业实验室,花几亿元建教学大楼和公寓楼。

他办学严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校周一到周五全封闭、宿舍楼上下午定点开关门,不许逗留。但又和蔼到可以和学生共同嬉戏。记得学校的食堂里,经常有他的身影;小情侣在小花园亲密时,也会有他的身影;学校的大小晚会,他都会给全校师生唱歌,有生之年从未缺席。所有人更喜欢亲切的叫他:丁爷爷。

2012年3月12日,那年我大二,丁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全校师生都很难过,为他送行,为他祝福……丁爷爷被安葬在终南山脚下,能看到西安翻译学院的地方,他一直,都在关注着大家。

我原以为,只有我们这些和老院长接触过的校友对他感情更深,殊不知,现在的在校生,更是被他的精神感染着。

我们都是“译家人”

即使毕业很多年,西译的校友永远都是“译家人”。每每说起母校,每个人都有好多好多的情愫。毕竟,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西译也有很多我们熟悉且叫得上名字的校友,比如活跃在西安媒体圈的乐心、旭东、容千、耿万崇、张恒琦、小鱼、啸雷…比如随同国家领导人参加APEC峰会的弓晨、丁倩雯。每个人都是西译的骄傲,他们是,你也是。

男女比例1:7 东区西区的我和你

站在校门口,发现现在的门头早已和原来不一样了。更壮观,也更气派。有点陌生,却不由自主的感慨,学校发展的更好了。还是那些门卫,收着学生的出门条。还是那枚熟悉的校牌,挂在每个西译人的胸前。

东区

东区有气派的图书馆,科技楼,风雨操场,还有除外语类的各个学院。图书馆虽然没什么特别,但藏书总计达到380多万册,这儿不仅能看书自习,还有各种经典外文电影可以看、图书馆的终南大讲堂是各位学者、大咖来开讲座,或是社团活动的举办地。

比如学校社团的各种活动,就会在终南大讲堂举办

而科技楼,是丁爷爷留给翻译学院最后的“礼物”。他的铜像就立在大厅中央,他一直都在守护着西译,和他毕生的心血。

风雨操场上,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学生挥洒着汗水,虽然学校男生少,但在这儿也还是能看到帅气的小哥哥们打篮球、羽毛球。每届新生军训也都在这里。对了,大家取快递也在这里。

它也是西译每次大型晚会的举办地,丁爷爷在这个舞台上唱了很多很多歌,每一首歌,我们都会用心去听;每一首,都是他对我们,对西译最真挚的心。

回学校的这天,阳光特别好,天特别蓝,主干道两旁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地标式建筑“钟楼”也特别好看。

坐拥太乙河的西安翻译学院,空气新鲜,景也特别好,很有感觉。河两旁绿树成荫,即使校规第一条就是“不准谈恋爱”,即使男女生宿舍离的八丈远,但太乙河畔绝美的环境也为校园小情侣们创造了不少条件。

很多在西译携手走过几年的情侣们,婚纱照也会选择回学校拍,既有意义,更好看。

2010级、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

大家的毕业照,也当然是在这个美丽的校园。

去年是建校30周年,学校进行了大翻修,也调整了很多东西。原来的经管院已更名为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的人越来越多,文学院和艺术学院,加上现在的健康学院,学校越来越壮大,专业越来越多,我们的学弟学妹,也会越来越好。

原经济管理学院

社团办公室都还没变,流行音乐文化社、Mighty Force街舞社、礼仪队、西译武术协会,学生会……有没有想起那些曾经忙碌也充实的日子。

男生宿舍原来打水的地方已经撤掉,女生宿舍那边只剩下几个。看到这儿,想起原来下了晚自习,男生给女朋友打水的日子。现在宿舍楼里都是直饮水,还有咖啡机。条件真是越来越好了。

还有男生女生宿舍楼下的小卖部、水果摊,卖东西的叔叔阿姨都还在,一切又好像都还没变…..

这个欧式风格的红房子超市,四年也买过不少东西…

西区

西区是外国语学院,一座天桥连接东西两区。西区的妹子都很好看,纯外语环境也更能锻炼大家的能力,所以,从西译走出去的学生,是真真切切学到了东西。

西区门口这家开了几十年的快印店,我们的毕业论文在这里打过无数遍…

在西安翻译学院的3年/4年,我们没有荒废。

西安高校食堂排行 西译一定在榜

要说西安高校食堂排行,西安翻译学院绝对上榜。东四食堂的煲仔饭、鸡汤砂锅、美林家冒菜、宝鸡擀面皮、米粉;餐饮中心的鸡汤米线、煎饼果子;西二的酱饼、鸡排饭、清真食堂的胡辣汤,牛肉面;西三的过桥粉带、土豆盐煎肉、鸭血粉丝汤、桶饼、烫菜、青菜面…..都是西译学生的最爱,更是我们这些校友想念的味道。

原来&现在的东四食堂

擀面皮还是原来的阿姨

最难忘也最想念的,还有丁爷爷为大家准备的免费汤,那时他经常会在学校各个餐厅转,看菜量够不够,看包子里的肉够不够,即使是一碗免费汤,他也要亲自看鸡蛋有没有放够……所以,西译每一个食堂,都是保质保量。

还是原来的免费汤

除了学校食堂的美食,校外也有好多西译人喜欢的味道。小四川、丁丁冰淇淋、重庆鸡公煲、集满杯、小酒吧…那时候一到周五开校门的时候,大家先出来排队吃这些。

还有那份“皇后炒凉皮”,一炒就是26年,不管刮风下雨,阿姨一直都在。

这也成了西译人的心头爱,很多慕名前来的人,吃一次,就上瘾。一些就在西安的校友,隔一段时间也会专门上山,看看学校,尝尝这个独特的味道。

外地的校友们每次一想念,就会加阿姨微信,买一些真空包装的解馋,满满都是满足,还有思念。

西译,我想对你说

我辗转联系到毕业10年、5年、3年的校友,还有在校生、老师,他们对学校,有思念,有感谢,还有祝愿。
@2002级师范专业 高山

太想念母校了,毕业一晃就是十二年,去年才找到组织,真是不容易,同班同学就和两位在联系,想找到我们21204班,21265班的全班同学和班主任。

译渡桥,图书馆,体育场,东区二食堂,四食堂,23号24号女生宿舍楼,亲爱的楼管妈妈,主干道,国际关际学院,太乙宫街道等等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满满的回忆。曾经的教室,还有关心我们的院领导,老师们,还有我们亲爱的丁院长,好想再回学校看看。
@2008级商务英语专业 Tina

对母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严苛的制度让我们很紧张,但那里的人都是温暖的。不得不提我们的丁爷爷,最喜欢听他讲话,听他唱歌,校园随处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特别是食堂里,嘱咐食堂厨师汤里鸡蛋多放些,每天早上要组织早读,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区图书馆后面的小树林,每天早上都背着牛津大字典在那里啃单词;西区男生少,女生们都在暗恋男老师,因为老师们太有才了!喜欢吃西二食堂的土豆饼;东区的吊桥,女生澡堂,太多太多的回忆……毕业好几年了,每一年暑假都要回一次学校,整理思绪,再次出发。
@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 何坤(河马)

西译对我来说是人生里面最重要的一次蜕变。高中上的是走读学校,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放学,很少参与活动,也很少和人接触,加上自己的性格本身就很内向,所以基本和人很少交流。

来到西译之后,我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冉飞研习剧社,雏凤诗社,行知调研社。延续了自己的梦想和爱好,在班级里担任团支书,导员和好朋友也指出我的问题,让我改正,他们经常和我沟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近乎自闭。大学四年,我提升了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梦想还没有放弃,在这里得到了延续。

@在校生 张同学+见啊见

西译,出了名的严谨校风,在校带校牌,周内不让出校门,每天万人晨读晚自习,红黄头发不准染,不准谈恋爱谈恋爱谈恋爱!但是,既来之,则安之。

东区裁缝店的阿姨今年50岁,从30岁就在学校当裁缝,今年是整整20年。一个人的裁缝生活似乎很无趣,学生有时候就成为阿姨倾诉的对象。

去裁裤边时和阿姨聊到老院长,她背着我们这些学生都说不出来的十不准,她说,当年是老院长亲自下令,把东四餐厅的楼梯下面改成小房子让她开这个小店,而且不收租金费。老院长对阿姨说,你也是对我有贡献的人。

看到阿姨工作桌子上夹着年轻时候和老院长的合影,照片很旧但保存的很完整…..

作为一个西译人,我读的是情怀!!!
@文学院 庄老师

大学校园的夏天很有意思,夏初,即将毕业的孩子会穿上各类服装、凹各种造型拍毕业照,留下最后的大学记忆;夏末,新一届的学生身穿迷彩衣在朝阳下挥洒汗水,开启人生新篇章。年复一年,一届届的学生在夏天完成身份的转变,曾经小小少年,转身离开已是风度翩翩。

我2011年毕业后来西译工作,一待就是七年,见证着一届又一届孩子的成长。大学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学着人际交往;四年后满载着学识、经验、友情和爱情走向社会。看着毕业后的他们成家、立业、生子,别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当老师最大的骄傲也莫过于此吧。

看到这些话,我竟然红了眼眶。那些在西译晨读、上课、“翻墙”、在宿舍躲柜子和楼妈杠腔、听丁爷爷唱歌、挤要命的905、等永远差一位的“黑车”的日子,真的特别怀念…

丁爷爷,我们都很想您。

又到一年毕业季。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那一天,再好好看看这个美丽的校园吧。

2018级的新生们,在西译,你将会度过最最美好的四年。

如果你是“西译人”
如果你正在寻找组织
那就扫码进群呗

摄影:@xbrtt、小耳朵
部分图片来自百度贴吧,特此感谢

西安翻译学院教务网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