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不知你能否接受: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上承:明朝的灭亡始于万历还是嘉靖?都错了,应该是这个皇帝!)

大航海系列之十二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话题,说得已经太多了。
下面探讨最后一个话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学界争议最大的一个话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1

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个人认为:往大处说,是为了保证其主子朱棣的皇位稳固,免受外部威胁。具体地说,就是寻找建文帝。 

理由如下: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比较清楚,对封建帝王来说,头等重要的大事是保证自己的皇位不受威胁。为此,可以不计代价,不顾后果,无所不用其极,其它所有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
就明成祖朱棣而言,他的皇位是通过“靖难之役”,从其侄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来的,似乎有些取之不仁、得之不义,无论借口多么冠冕堂皇,在道德上都有点说不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朱棣能像当年的李世民那样,当场就把竞争对手从肉体上消灭,虽然在道德上会受到更大的谴责,但也算干净利落。
不料,最后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国都南京沦陷后,皇宫被烧,建文帝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的建文帝比死了的建文帝更让朱棣坐卧不宁,睡不着觉。
因此,对称帝之后的朱棣来说,头等大事就是搞清楚建文帝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决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决不放弃最后一点努力,哪怕找到天边海外,也不能这样不明不白。
于是,我们看到:在其称帝的第二年(1403年),针对“建文帝逃亡海外”的传言,朱棣派遣一个叫尹庆的人带着其即位诏书前往马六甲、苏门答剌、古里(今天印度的卡利卡特)、柯枝(今天印度的科钦)等南洋、西洋诸国,赐封宣威。 

这些海外国家在历史上早就是中国的朝贡国。现在大明王朝突然换了皇帝,上位的不是原来皇帝的儿子,而是其叔叔,这并不符合中国王朝传统的皇位继承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对新皇朱棣是否认可呢?
这需要派人前去确认一下。
从后来史书的记载看,当然没有提及寻找建文帝的事,不过这些海外国家对朱棣皇帝倒是挺认可:他们似乎对哪个人做中国的皇帝并不是很在乎,只要赐封到位,立刻屁颠屁颠地派出使者,跟随尹庆一起到中国来面见新君了。

2

对朱棣皇帝来说,获得海外国家的认可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尹庆此行看来没有什么收获。
于是,二年后(1405年),朱棣皇帝又采取了二个动作;
一是让尹庆再次到这些国家跑一趟,巩固上次活动的成果,
二是郑和下西洋开始了!! 

现在来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固然开始于1405年,考虑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筹备工作的繁琐,朱棣皇帝“圣断”启动这项工作的时间肯定早于1405年。个人推测,应该与派遣尹庆出使海外诸国的时间不相上下或者稍晚,也就是说,在其称帝后不久,朱棣就决意要开展“下西洋”活动了。
这二个动作的出发点应该比尹庆第一次出使海外时更加直接:寻找建文帝。
 
现在有些人对“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持质疑态度。
比如,有人认为,建文帝为人“仁弱”,即使窜入异域,也不会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时间长,在此过程中朱棣的皇位早已稳固下来,不可能历次都是为了寻访建文帝。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兴师动众,声势浩大,即便建文帝真的逃到了海外,也被打草惊蛇,藏匿不出了。
上述观点都没有站在一个心机重重、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帝王角度,而是作为旁观者,以君子之心度帝王之腹。
从朱棣做藩王时装病、武力夺取其侄皇位和称帝后对建文旧臣的大肆屠戮等行为来看,称其为“心机重重、野心勃勃、心狠手辣”并不为过。
这样一个人会因为对手“仁弱”就将其放过吗?
再说,朱棣在位时间长,皇位就一定稳固吗?
皇位稳固不稳固,并不取决外人的看法,而是取决于朱棣本人的主观认识,他认为稳固就稳固,他认为不稳固就不稳固。
想一想:后来的清王朝,一直到了康熙年间,仍然有人打着明朝皇族后裔“朱三太子”的旗号起事,搅得全国上下大为不安。为此,清廷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手段进行查探、搜捕、诛杀,甚至到了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的程度,但凡涉嫌者格杀勿论,因此被错杀者不计其数。 

 
康熙在位时间够长的了吧!
设想一下,朱棣即位后,假若建文帝还活着,并藏身于一个不为人知道的地方,突然有一天在某地现身或者有人以他的旗号闹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这是朱棣决不能容忍,也决不允许出现的局面。因此,对朱棣来说,建文帝无论生死,一天找不到,他就一天不放心。
与此相对应,建文帝一天找不到,郑和下西洋也就一天也不会停止。事实上,由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到朱棣去世也没有搞清楚,郑和下西洋活动也伴随了整个永乐时代。
 
对于“打草惊蛇”说,不但站不住脚,反而更加显示了朱棣的心机之重。
既然经过多重努力,建文帝仍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踪迹杳然,不明生死,那么只能往最坏处设想:建文帝仍然活着。
既然建文帝还活着,那就要不断地在其可能的藏身之在进行惊扰,使之不敢轻易现身,更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建文帝就这么一直隐身匿迹下去,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倒也为其所乐见。
从根本上讲,朱棣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建文帝的生死或藏身何地,而是自己的皇位是否稳固。
有时,我甚至想:朱棣后来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毕竟,北京才是他的根据地,南京则是原来建文帝的地盘。

3

世上万事,有因必有果。
有时一因一果,有时一因多果;有时一果一因,有时一果多因。
可能是由于皇位得之不正,朱棣在位期间表现得比后来所有的明朝皇帝都要勤勉,进取心也很强,文治武功政绩斐然。
他似乎要用出色的业绩来证明自己比建文帝更适合担任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朱棣在位期间五次亲征蒙古,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望海埚重创倭寇,
在西北设置了哈密卫,征服了安南(越南北部),封赐了乌斯藏(西藏),彻底归化了云南、贵州,设立了布政使司,从此“汉地十五省”成为“汉地十八省”,明朝在西南地区的“三宣六慰”有三个是在永乐年间建立的(点击查看前文《达·伽马会在印度洋上遇到郑和吗?》)。 

还有被明粉们广泛推崇的“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京杭大运河,以及我们在前面一系列文章中论述的郑和下西洋,等等。 

据说,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还在河北怀来进行过一次10万人的大阅兵,前来“观礼”的国家达27个之多。就是在观看了这次阅兵后,当时横行西域的帖木儿帝国彻底打消了入侵明朝的念头。 

《明史·成祖本纪》对朱棣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雄哉,永乐大帝!
我们在此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郑和在下西洋时找到了建文帝,消灭了政治对手,朱棣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进取心和大作为呢?

4

就郑和下西洋而言,现在最受诟病的是虚耗靡费,入不敷出,“支费浩繁,库藏为虚”。
其实,这场历时30多年的海外远航,本身就是政治活动,如果去算经济帐,只能说明你OUT了。
明成祖朱棣在诏令郑和下西洋的同时,并没有废止其父在洪武年间颁布的各种禁海令。 

洪武三年(1370),“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七年(1374),撤销了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泉州、宁波、广州三地市舶司;十四年(1381),“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二十三年(1390),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二十七年(1394),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三十年(1397),再次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中国民间的对外贸易基本断绝,很多沿海居民的活路被掐断,有些人像梁道明、陈祖义那样被迫流亡海外,有些则冒着杀头的风险干起了走私生意,还有的加入了倭寇团伙。
明初政府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海洋政策呢?
就连阳痿的宋高宗赵构都知道:“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精明如朱元璋、朱棣父子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明朝建国之初,四海未靖,百废待兴,难道钱已经多得不需要那些“市舶之利”了?
这个话题太大,远远超出今天我们谈论的范围,以后有时间再专门详述。
因此,虽然郑和船队每次出航都声势浩大,但却只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后面没有、也不允许民间海商船队跟随。所以,郑和下西洋被叫停后,中国商人也基本绝迹于南洋、西洋了。 

有读者可能会问:照你这么说,盛极一时的郑和下西洋活动并无多大历史意义嘛!?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意义当然是有的,只是没有像有些人渲染得那么大罢了。
比如,确证了当时中国不会受到来自南部海洋的军事威胁,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北方的蒙古;再比如,引进了一些当时中国内陆没有的动物(如长颈鹿)、矿产(如制作青花瓷的原料苏勃泥青),进口了一些珍稀珊瑚、贝类、调料、药物等。
郑和下西洋,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踪迹,倒是为宫廷皇室采购了一些国内少见的稀罕物。这些东西,有些是朝贡国的回赠品,有的是花钱购买的。

 
其实,郑和下西洋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洋上大规模主动“走出去”。
明代之前,中国与南洋、西洋地区的贸易虽然已经非常繁荣,但在史料上看到的大多是国外使节或商人到中国朝贡或经商,鲜见中国主动前住西洋的记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像郑和船队这样从中国大陆港口出发,一直到达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的情况,可以说前所未有。
通过此举,进一步证明了当时中国人在航海方面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
这足以让广大中国人为之自豪,为之骄傲,也为之叹惜!

5

几乎就在郑和从东向西驶向西洋的同时,欧洲的葡萄牙人才刚刚开始沿着非洲西部海岸慢慢向南探索。
当东方郑和们的下西洋活动被官方叫停后,西方的葡萄牙人继续在艰难的探索前行。大约60多年后,一个叫达·伽马的葡萄牙人终于绕过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到达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印度。

 
需要澄清的是:虽然郑和船队第一次在阿拉伯海航行的时间比达·伽马早了80多年,但是并没有对此后达·伽马的航行产生多大作用。
达·伽马不是在郑和航海图的指引下横渡阿拉伯海的,他是在一名非常著名的阿拉伯航海家的引领下从东非驶往印度的。
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才是世界航海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从此以后,世界格局为之大变。
当然,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们不能苛求明朝的皇帝们都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我还是忍不住指出发生在公元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 )的三个历史事件:

1、这一年,有一个叫汪直的海盗首领被明朝政府诱捕处死。
2、这一年,有一个叫努尔哈赤的人在原明朝奴儿干都司的土地上降生了。

 
3、这一年,有一个以纵容和扶持海盗著称的女人成为英格兰国王,后人称其为伊丽莎白一世。

 
由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去世引出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话题,就先说这些吧!
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明朝政府叫停“下西洋”活动后,那些曾经“云帆蔽日”的海船是如何处理的?那些数以万计的下岗水手和船员们干什么去了?会不会把那些海船拍卖或租赁给那些下岗的水手船员们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或许你难以接受: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大航海系列”已发作品,请点击欣赏
?欧洲大航海的开启者竟然是这个国家!不是英国,不是荷兰,也不是西班牙
?有一种交情叫管鲍,有一种盟友叫葡英
?三个王子,三段传奇
?航海是个技术活
?C罗出生地是如何成为葡萄牙领土的?
?一个世界航海史上绕不过去的话题
?郑和之前,谁还下过西洋?
?中国人早在元代就到了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时动用过武力吗?
?达·伽马会在印度洋上遇到郑和吗?
?明朝的灭亡始于万历还是嘉靖?都错了,应该是这个皇帝!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西方那些年”

申请入群、开白、互推、转载,请添加微信好友(ID):ddzj771166。  
诚邀有志于学习普及西方历史的社会各届人士关注本号,供稿置评,宣传推介,共同打造让国人能够读懂的西方史。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