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古诗(必背古诗之《长歌行》)

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长歌行:汉乐府曲题。长歌行是指以“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歌、行、引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2)“葵”:开大花的草本植物。 (3)朝露:清晨的露水。

(4)晞:晒干,引申为阳光照耀。 (5)阳春:温暖的春天。

(6)布:散布。 (7)德泽:恩惠(两字同义)。(8)生:产生。

(9)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10)华(huā):同“花”。 (11)衰:读“cuī”,枯萎。

(12)川:河流。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的川就指河流。

(13)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14)徒:白白地。

练习题答案:1.散布 白白地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简析】

这是一首激励人们要珍惜青春、奋发向上的乐府诗歌。但是起笔却从非常细微的场景——“园中葵”写起,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作者并没有继续铺排下去,而是笔触一转,春去秋来,时序轮换,昔日翠绿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人生也是如此,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回头。最后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结束全诗,振聋发聩。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诗文拓展】

(一)乐府诗常识:

1.乐府双壁: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撰,保存了从汉代直到唐、五代的历代乐府名作之诗歌,是历代乐府歌曲的歌诗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12大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民间歌曲的“百科全书”,之后和清代《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一起,构成中国古代三部最重要的“歌诗总集”。

(二)可对照阅读的其他诗歌

1、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练练手】

答案见文中。

加入梅子老师语文学习群,第一时间获悉暑假课程的相关信息,可加群:

长歌行古诗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