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最好的教育

上方王丹雪即可关注

(在女儿学校家长会上的两次分享,内容主要来源于本文)

前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个云朵推动另外一个云朵,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人生是一场修行,教育生活更是一场叩问灵魂的修行。是值得我们穷其一生去探索、去努力和追求的。

“未曾万念俱灰,算不上‘真’辅导,未曾心力交瘁,算不得‘真’教育”。这是万千中国家庭教育、作业辅导的真实写照。也就是平时父(母)慈子孝,书房里鸡飞狗跳的状况。为何会如此呢?原因何其多,有时代背景、有体制、有焦虑、有期望,也有无奈……

从哲学角度来理解教育,无非“世界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前者主要说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后者主要阐述教育“怎么办”的问题。从抓狂的作业辅导来看,要么是我们教育的世界观发生歪曲,要么是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统一,产生了背离。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出自战国期间道家代表人物列子著作《说符》。简译为看见出去的就知道将要进来的;观察过去,就知道未来。也可以理解为境界和觉性。核心是阐述事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历史的意义自在其中,在此不表。

我们听过很多讲座,见过很多专家。往往听起来很激动,用起来不实用,错的不是专家所讲的内容,而是生搬硬套。在当代家庭的子女教育中,就方法论而言,其实没有拿来主义、经验主义、统一路径,更没有标准答案。反过来,我们必须明确教育的世界观,这是方向,也是“道”。

比如: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好奇,提高认知和欣赏水平,不断探索求知;让孩子学会自爱、自信,拥有宠辱不惊和豁达的处世态度;让孩子提升综合素养,掌握对未来生活的选择权。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普通的爸爸,女儿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尽可能做到“普通而有自信”。

因个人能力、认知水平有限,从以下五个角度浅谈自己对子女教育的理解,分享一点自己实际的感受。

一、育儿先育己,播种更好的自己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可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作品。

我们无法回避,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各种重要的角色。

我们也无法否认,或多或少孩子身上承载着我们未曾实现的梦想。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孩子身上几乎所有的优缺点,都不同程度与我们做父母的各种镜面折射有关。

从不同角度,都会发现自己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小孩身上又有着我们的影子。名为遗传,实为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对人生的影响。

对于成年人而言,“育己”看似是一个很抽象的词,但实际上,为人父母的我们,几乎在每一个阶段都经历着各种“第一次”(The first time),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进行着这种改变和尝试。因此,身为父母,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精进,以适应孩子成长、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往往不缺优秀的孩子,而是合格的家长。

我常常会调侃一个话题,关于父母持证上岗。老师上岗需要有教师职业资格,医生上岗有医师职业资格,会计、律师等亦是如此。而对于教育孩子这一终身从业、重大的事情,父母都是“无证上岗”。父母上岗如果需要职业认证,应该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火爆的产业。

父母上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分一分等级,卓越、优秀、良好、合格和待改进,并且是动态考核。年终考核时,孩子也会叉着腰、扯着嗓子质问你为何不是卓越级家长?而某某同学家长是卓越级家长。这正如孩子期末考试,你问他为什么没有考100分,而某某同学考了100分一样。

想想这个场景,看似荒诞而又具有现实讽刺意义。

那如何播种更好的自己呢?近年来陆续做了几件小事,改变了几个小习惯。

一是戒烟,已成功四年多,并且从没再留恋过;

二是限酒,非特殊场合不喝酒或少喝,去年春节清理酒柜时居然发现啤酒过期,白酒也挥发了;

三是读书,买了不少书,但发现书柜里总有几本读不完的书。后经朋友建议改为看书和听书相结合,开车听音乐改为听书,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四是跑步,有过坚持,刷过3公里不到12分的纪录,跑过几次马拉松;也有过懈怠,现在越跑越慢;

五是推掉很多聚会,我认为80%的社交是无效的,没有必要。节约的时间,投入到家庭中、运动中、学习中。

正如那句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去成为那样的人。”

二、育己先育心,学会情绪管理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内卷化严重的时代。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占据着每一位父母的心田。我理解,这实则是诸多教育机构在集体贩卖焦虑,恰好迎合了父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心理需求。

何为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应该是父母、家庭乃至家族。

我们的格局、胸怀、学识、视野、品行和圈子,当然也有最为基础的经济条件。而非上了多少早教、兴趣班和辅导班。

当下的社会,无论对于财富,还是对文化的追求,都体现出些许“浮躁”。成年人的生活谈何容易,承受高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这些压力和无奈,就这样一点点集聚着,表面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哪天稍有不慎,它们就会像喷涌的火焰,灼伤你。

最容易被点燃的地方,是孩子的书房和书桌旁;最容易被点燃的时间,是辅导孩子作业的时段。我常常调侃孩子的书桌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地方,坐在那里,情绪和血压会在极短时间内不受控制的急剧上升。同时,成年人容易“迁怒”,拿着工作中、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迁怒于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迫于父母情绪的压力,会变得不够自信,没有主见。

观察、参与着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多地学着,在孩子面前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羞于承认,并迁怒于人,适时向孩子示弱。

所以,是孩子给予了父母心灵成长的第二次机会。

我常常给孩子和自己讲,能掌握自己情绪的人是有智慧的、厉害的。当然,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要不断修行。

父母情绪好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点,心情差的时候,满眼都是缺点。缺点就像星星,满天都是;优点就像太阳,只要一个就好。优点不一定是100分,或勇敢、善良、正直、勤劳……记住它,只要太阳一出来,星星几乎都看不见了。

经过反复沟通,我们和孩子达成了一个共识,当情绪上来要发火时,需要三分钟来缓和调整。可以是去阳台冷静几分钟,可以是去倒一杯水喝,可以去洗衣把脸,回来再谈问题。慢慢的,你会发现这种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家都逐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提高自己的心智。

三、高质量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为什么这么说?

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父母陪伴的重要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

生活不易,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中会有很多无奈。孩子需要时,我很忙(工作、事业);等我想陪时,孩子不让了。其实,真正能陪伴孩子就那么几年时间。

无数失败的教育案例告诫我们,父母在孩子成长关键阶段的缺位,造成的影响,有可能穷其一生也可能无法找回和治愈。再成功的事业,都无法弥补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败。所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人活着钱花没了。而是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或孩子活成了你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个样子。

当然,实现生活中,不少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的确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时间长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陪伴孩子不是简单与孩子说说话,也不是带孩子出去玩,更不是自己低头玩手机、孩子低头打游戏。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运动或玩闹等亲子方式,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孩子兴趣、思考等综合素养。

高质量的陪伴,是要全身心的投入。用没用心,孩子能感受得到。我现在和女儿达成一个共识,辅导学习和陪伴孩子的时候,间歇性戒手机,丢在一边。比如,亲子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她看书,我在一旁也在看书。

儿时的阅读,正确的引导,真的会在心中种下一粒种子,时机成熟就会生根发芽。

女儿坚持阅读英语绘本很值得我骄傲,2017年至今坚持了四年,印象中无论在家、机场还是酒店,也从没有中断过一天。印象深刻的是6岁时感冒发烧,嗓子嘶哑,自己含着泪水坚持打完了卡。2020年初配了一部专用手机给她,每天起床洗漱后,自主完成打卡。比起英语成绩和积累词汇,我更看重的是习惯的养成。

四、放下架子,与孩子做朋友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有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小时候,是在这种传统的儒家文化中长大的。要求孩子对长辈的尊敬、顺从近乎苛刻。以至于在今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性会问孩子,今天听不听话?今天乖不乖?

但现代人对待传统“孝”应该有所扬弃,摒弃封建时期“孝”文化中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发扬“孝”文化中晚辈尊敬、陪伴的内涵。当代“孝”的前提是长辈与晚辈在人格上的平等。

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有一句名言,“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批评别人容易,但虚心接受孩子的批评却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我们常以大人的标准和处世哲学去要求孩子。若我们能放下成人的架子和心防,倾听他的心声,坦诚与他沟通,孩子就能准确地理解你、回应你。

每月第四个星期五的晚上,我们会定时召开家庭月度会议(民主生活会)。会上我们约法三章,不指责、不发脾气;给予所有家庭成员自由、平等、充分的发言权力;鼓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一个月以来各等方面的得失,对于表现优异、有进步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表扬,并虚心的接受家人指出的不足,拟定改进措施。孩子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旅游等各方面的需求,并带领她一起进行客观评估。

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会给我们袒露心声。有时候,她所说的会让你意想不到,会深深的感动到我,还会震撼我的心灵。

那一刻,你是孩子真正的朋友,而非父母。

五、放平心态,接受普通

很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人最大的成长就是认清自己的有限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美好心愿,这无可厚非。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代更比一代强,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体现。但放在个体,就有一个概率问题了。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不断降低对孩子未来的预期。因职业原因,我身边的同事绝大多数都是985或全球Top100的研究生。我们常常会探讨一个话题,“985”的家长是否一定能培养出“985”的孩子?答案……

正如我有一个好朋友,夫妻都是国内TOP5名校本硕,现今事业成功。孩子出生时,爷爷和姥爷期许到:“孩子的目标很明确,比他爸爸妈妈强一点就好。”我开玩笑说,国内留给他的学校不多了,孩子的压力不小啊,当然还有常青藤可以考虑。朋友无奈的耸耸肩膀,一笑了之。当然,孩子现在也特别优秀,能不能超越父母已无关紧要了。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个体不同,子女教育不可复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才,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我们去真正了解孩子,认真倾听,然后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找到最优解。

当然,学会接受普通,不代表不努力、不上进、不刻苦学习。而是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愿意把自己当成普通父母,把孩子当成普通孩子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和孩子获得更多的幸福,至少是身心健康。

结束语:“听说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世间万事均是“知易行难”,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不断努力,坚持修行,去播种和遇见更好的自己(孩子)。

最好的教育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