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指什么
小时候没书读,同学借给我一本《少年文艺》,里面有一篇王勃的故事,讲他在滕王阁上作赋,真是让人神往,最末说他27岁就坠海而死,作者感慨道,王勃虽然年轻轻轻就去世了,但他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和他的另一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当时年少的我,也心潮起伏,感觉后一句写得更好。
但“海内”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恐怕不一定清楚,我家猫妈就不假思索地说,“就是指大海包围的地方嘛”。这好像不算错,《孟子·梁惠王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清代大学者焦循的《孟子正义》就说:“古者内有九州,外有四海……此海内,即指四海之内。”这个说法好像是无可辩驳的,海内,就是四海之中,不需要怀疑。《汉语大词典》“海内”条也说:“古谓我国疆土四面临海,故称。”(《汉语大词典》1219页)。但后来我看多了秦汉简,感觉有点奇怪。因为简帛里面提到的“海内”,常常写作“晦内”,比如岳麓秦简(五)的第一组第1001-1+1001-2+1104号简,有这么一条简文:
廿六年四月乙卯,丞相臣状、臣绾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
这是一封史书失载的诏书,里面提到湖南有湘山,还有屏山、骆翠山,都是很新鲜的,现在也不知道是指哪两座山。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海内”,写成“晦内”,整理者径直改成了“海”,认为“晦”是“海”的通假字。
不过我很怀疑这点,因为汉代的封泥“东晦郡尉”,指的就是东海郡的郡尉,所以一直有学者认为“东海郡”当时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东晦郡”。那么,“东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东海郡邻近大海,叫“东海郡”好理解,写成“东晦”,就很不好理解了。除此之外,其他简帛资料也有类似情况:
1.《三算》:“德信则晦内莫不怀其德。”
2.《子弹库帛书》:“乃命山川四晦热气寒气,以为其卫。”
3.《说命》上:“其惟说邑,在北晦之州,是惟员土。”
4.《赤咎》:“小臣受其余而食之,亦超然四晦之外。”
5.《三寿》:“四晦之夷则作,九牧九矣将丧。”
这里的“晦”,学者都读为“海”,似无异辞。此外,简帛中还一些类似辞例就写成“四海”或“海内”,大约有十几条,大部分属于《容成氏》那篇楚简。
我认为这些简帛上的“晦”,都不需要破读为“海”。因为“海内”“四海”的本义,并不是指“大海之内”及“四个大海”,而是指“四裔”和“四边”,这跟“晦”的词源义有关,《说文》:“晦,月尽也。”指农历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一年之中的残余。清代最大的学者王念孙曾经指出,“夕”字有“倾斜”的意思,表示“残余”。“日夕”就是指一天的残余,我因此推断“除夕”的意思应该是“余夕”,指一年的残余。“夕”也可以称为“晦”,所以一天的晚上称为“晦”,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也称为“晦”,日本人把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我们说的“除夕”称为“大晦日”,以区别于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一月的最后一天还可以称为“尽”,大月称为“大尽”,小月称为“小尽”,“尽”和“晦”意思相同,都是指边缘、残余。因此,“晦”的词源义是“边缘”“尽头”,而在“海内”“四海”“东海”“北海”这样的组词中,其实都是指“边裔之内”“四裔”“东裔”“北裔”,跟“大海”没有关系。《说文》:“裔,裾也。”指衣服的“边缘”,引申为任何事物的边缘都可以称为“裔”。《楚辞·湘夫人》:“糜何时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玉篇》:“裔,边地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就是说把四个祸害流放到边地,“四裔”就相当于说“四海”。
古书上“宇内”这个词,也可以对我的看法进行支持。《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这个“宇内”无疑和“海内”意思相同;但“宇”同样有“边缘”的意思。《说文》:“宇,屋边也。”本来指屋檐的“边缘”,引申为国土的“边缘”。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其中的“宇内”“四海”“八荒”无疑意思相同,都是重复列举,只为了增加文采声势,没有什么新信息。“宇”指“边裔”前面已说,而“荒”也是“边裔”的意思,据《尚书·禹贡》,把最远的地方称为“荒服”。因此,“海”确实应当指“边缘”。毕竟秦始皇武功再高,也只能征服陆地,不可能征服四海嘛。且从逻辑上讲,“四海之内”这样的说法也有问题,因为会理解为“四海的内部”,而四海的内部,自然是海的中心,依旧是海,不可能指陆地。除非表述为“四海所环之陆”,才不至引起误会。因此,苏武被匈奴单于发配去牧羊所在的北海,不一定真有个海,没准也是指北边极远之地,属于匈奴的边界。
不过表示“大海”的“海”和“晦”有没有关系呢?我想还是有的。大概“海”最初就是从“晦”得义的,在古代人认知中,只有“海”才能隔绝他们,“海”就是边裔,因此把看到的无边水面都称为“海”,最后两个义项开始分离,字形也分化成了“晦”“海”。只是秦汉的人还知道“四海”“海内”“东海”的古义,习惯写成“晦”。大概一看到“晦”这个字形,比“海”更容易理解为“边裔”。
至于汉代的“海昏侯”的“海昏”,我十几年前在小说《赌徒陈汤》里早写过了,本义应该是荒远之地,霍光把刘贺流放过去,虽然是做列侯,其实符合“投诸四裔”的古典政治思想。当时豫章郡是很落后的荒远之地,《汉书·地理志》载豫章郡下辖有十八个县,而总人口才三十多万。刘贺也自称“南藩海昏侯臣贺”,其实知道自己是南部边疆的藩臣,“藩”的本义是“篱笆”,引申为“屏障”,篱笆都是修在边界的,出去就是不可知的恐怖世界。海昏侯墓出土的墨书金饼、奏牍副本公布后,有学者还说释为“南藩”不对,说南昌不是边裔,貌似有理,其实是不理解古人对边裔的看法,当时南方很落后,每个城邑的人都很少,和少数民族杂处,都跟在边裔差不多,那些城邑就像一个个殖民据点,外面森林密布,隐藏着各种蛮夷,非常危险。其实这样的郡,是收不到多少税的,汉朝的国库,主要靠关中、华北和齐鲁支持。
“海昏”的“昏”和“晦(海)”一样,都是指夜晚,这是我们都知道的,现在还这么用。其实“昏”也有“尽头”的意思。《尚书·牧誓》里说商纣王“昏弃”自己的兄弟亲戚,就是指“尽弃”。刘贺被发配到海昏,就是“边缘化”“去中心化”,很难咸鱼翻身。但又不真正投放到海边,也许怕他扬帆出海叛逃。当然,这个“海昏”同时应该也有暗示刘贺“晦昏”,即“昏庸”的意思。
其实“海”的“边裔”义,《汉语大字典》列有义项(见下图),“指荒远之地”,《荀子》杨倞的注还明白指出,“海”指“荒晦绝远之地,不必指海水”,但因为一直没有人从训诂学上彻底解决“海”和“晦”的词义关系,不明白“海”的得义缘由,因此词典首鼠两端,在列“海内”的词条时,又绕了回去,又把“海内”解释为“古谓我国疆土四面临海,故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