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怎么死的(明朝东昌之战,朱棣爱将张玉是怎么死的)

朱棣怎么死的

作者按语:部分史实,部分演绎,杠精冷静。
明建文二年,冬,东昌城外。

一场厮杀刚刚结束,南北大军均已退去,寂静得有些可怕。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死去的士兵,流淌的血已经开始凝固,丢弃的盾牌、盔甲、刀枪随处可见,在即将到来的夜幕前发着暗暗的寒光。雨开始星星点点落下砸在倒下的士兵身体上,在冬季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更加冰冷,与白天的血与火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士兵趴在那里,他以为自己死了,可在雨水的浇灌后清醒起来。他摸了摸胸口,南军的长矛从侧面刺穿了他的铠甲,但仅此而已。他用尽力气推开趴在上面的南军士兵,回头看了看远处的东昌城,南军的火把光明,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向北爬去。

在寒冷的雨中不知走多久,终于看到燕军的旗帜,然后便失去知觉。再次醒来,面前是一名医官。医官看到士兵甲醒来后没有说话,转身便走出军帐,不大一会,一个僧人打扮的人走了进来。此人,横眉、三角眼,透出股股寒光,一脸的凶相令人颤抖。士兵并非不认识这个和尚,道衍,燕王朱棣身边的得力谋士。

没等说话,道衍先开口了:“你是张玉将军身边的人?”
“是的,先生。”士兵低着头回答。

“你抬起头回答我,张玉将军现在在哪,死了、逃了、还是降了?” 道衍问。
“死了,我亲眼所见。”士兵回答。

听到这话道衍沉默了一会,然后开口说:“跟我来”。
说着士兵起身跟随着这个和尚走出医官的军帐,穿过整个军营,来到一个很大的军帐前。士兵知道,这是中军大帐,朱棣的地方,从谋反开始命运就跟这个人绑在一起,成功了不见得有富贵,但是失败了一定会陪这个人去死。

“你在此等候,让你进时你再进来。”说完道衍就一头扎进帐中。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里面走出一名侍者传话让进去。士兵开始有些紧张,这些年来,虽一直在燕王的军中,但从未进过燕王府更没见过其本人,之前见得最大的人物还是先锋将军张玉,即使这样也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有机会见到。这次直接看到王爷,士兵不由有些发抖,他抖了抖身上的尘土,整理了下衣物,低头跟着侍者走了进去。

出乎意料的是,燕王并非士兵想得高高在上,而是在士兵进帐后主动走上前,握住士兵的手,显得格外热情:“辛苦你了,东昌之战,多亏兄弟齐心用命,才有孤王的生还之路,否则这次靖难早已结束。”朱棣一边拍着士兵的肩膀一边指着左侧的椅子说:“来,坐,坐。”

士兵被突如其来的崇高待遇弄得有些懵,战战兢兢的走到椅子前面,只坐了椅子三分之一的地方,依然低着头。
“你在张玉军中?”朱棣问。
“是的,张玉先锋马军营的。”士兵又站起来答。

“坐,坐!”朱棣摆了摆手示意士兵坐下,继续问:“当日我军与南军盛庸对阵,张玉本应进攻左路,为何陷入对方中军包围之中?”
“是为救殿下您。”士兵答。
“救我?可当时我已经脱离包围。”朱棣有些疑惑。

“那一日,我就在张玉身边。当日我军奉命进攻左路,在张将军的带领下左路顺风顺水,斩杀敌军无数,眼看就要突破南军防线时,传令兵跑来说燕王被困中路,有危险。张玉将军没有犹豫,大喊战可失,中军主帅不能丢,命我们撤回,直奔中路解救燕王您。”

“张玉又是怎么死的呢?”朱棣问。
“我们冲进去之后,没有看到燕王。当时人多很混乱,张将军就带我们继续往深处冲,怎料是南军盛庸的计谋,我们被围得水泄不通,后方弓弩、火器齐射。马受惊跃起,张将军跌落撞到石头上,很快便死掉了。全军仅有我一人侥幸生还。”士兵答。

“摔死的?”朱棣问。
“是的,摔死的。”

朱棣没有再问,热情地将士兵送出帐外,径直走入内帐。

没几日,张玉的尸体被寻回,朱棣带领军中将军、谋士在山坡上为张玉建了一座大坟,期间慷慨激昂讲了一些复仇的话便独自离去。

道衍见状已猜出一二,走上前去问:“殿下何必如此伤心?”
“张玉自我起兵以来逢阵必在,攻无不克,此次靖难他是首功。如今离去,我怎能不伤心。”

“仅这些?” 道衍问。
朱棣回头看了看这个三角眼的野心家:“果然瞒不过先生,刚才祭奠之时,我看到将军们有些胆怯了、眼中流露出的是悲观,这样的士气又如何继续打仗?将军都是如此,那些混饭吃的士兵岂不是更没了信心?”

“士气的问题并不难,有一人可以解决。”
朱棣突然眼中放出光芒,急切地问:“谁?”
道衍站住指着后面张玉的坟说:“他,张玉。”

朱棣忧虑的不是没有道理,东昌之战后整个燕军的士气受到很大影响,整个军营弥漫着失败的气氛。军中很多士兵、校尉甚至将军都谋划着怎么逃跑或是干脆直接投奔南军,毕竟建文帝那才是正统,跟着藩王谋反不会有前途,是要掉脑袋的。

那个逃回的士兵也一样,一回到军帐首先想到的不是朱棣的“平易近人”,而是自己的小命,在判断了下形势后得出一个结论—-“死定了”。于是,赶快收拾东西,选一个日子,趁夜逃跑成为必然选项。

正在士兵收拾衣物时,一个僧人走了进来,不用看,是道衍。士兵赶忙跪下。
道衍看着那些衣物:“你在张玉军中什么职务?”
“我是张将军先锋马军营的长枪手,无职务。”

“给你个千户,你接得住吗?” 道衍环顾四周,然后问。
士兵以为道衍看到收拾的衣物生气了,故意讽刺自己,于是惶恐答曰:“先生饶命。”

“帮燕王做件事,然后给你个千户,一辈子荣华,你愿不愿意?” 道衍没有理会士兵的话。

“张将军已死,对我军打击甚大。全军士气低落,没有胜利的信心,也就不会再有胜利。燕王需要激发军中的士气,而你是能找到的张将军身边的人,让你去军中各营巡讲,把张将军良好的个人品质、英勇的作战的风格和敌人的邪恶讲出来,激发大家的愤怒,点燃每个人的复仇之火。” 道衍说。

士兵还没有答应,仅是在低着头开始谋算时,道衍递过来一张纸,说:“按照上面写的讲就可以了。”

士兵接过纸,认真阅读了一遍,更加疑惑:“先生,张将军去中路是得知燕王被困,才不得已撤军,撤军是为了救燕王。而这上面写的是张将军在左路找不到战机,按军规本可以撤回,但是看到中路有破绽,主动加入中路战斗,参战是因对敌人的仇恨。这不是事实啊,先生。”

“利益面前,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更有用。如果说是为了救燕王,大家肯定有人觉得是燕王自己被困连累了张玉,大家会把责任推到主帅身上,那岂不是士气更加低落。而说他是主动参与其他战斗,则可以表扬主动工作的态度。”

士兵又指着纸上另一处问:“先生,张将军是因战马被火器所惊,跌落马下摔死的。可是这上面写,张玉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亲斩南军四十余级,身中弓弩、火铳三十余处,其中左眼已被击碎,仍大喊杀贼。后被困土坡,南军先后排五人劝降,张玉均怒斥来使,称先皇本意将皇位传给燕王无奈建文篡位,今日靖难正是要乾坤归正,大位奉还。后又冲入敌阵,杀敌数十后,被刺身亡,死时面北而拜。”

道衍笑了:“张玉已经死了,事实怎么死很重要吗?重要的是我们让他怎么死。跌落马下死,太显平庸。而斩敌四十而死才能显出其英勇无畏,斥责敌军才能凸显燕王靖难的正当、合法,这样大家的愤怒和对靖难的信心就能激发出来。”
士兵又问:“去各营中巡讲,只有我一个人吗?”

“显然不是,你们将是一个宣传队伍,从工作、道德、家庭等层次全方位宣传。我们还安排了张将军的夫人、儿子,从生活方面宣传,称其是个不饮酒、不进女色、热爱文学的儒将……。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相信,张玉是个勤奋爱家,勇敢无畏的好人,而盛庸才是谋逆。” 道衍又答。

“这也不是真的,至少我知道他喝酒。”士兵说。

“我说的就是事实,而你说的只是传言。” 道衍笑着站起身,走出帐外。

作者简介: 一线公诉人,原法官、检察官、现检察官助理,个人微信公众号:律检小北

微信号:lvjianxiaobei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