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红|美化家园的女神《大文坊》征文专刊(第028期)

陈伟红,网名涟漪似梦,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商洛市作协会员。喜欢抒写生活中的唯美作品散见《中国诗歌报》《商洛日报》《陕西农村报》《丹水》《商洛文化》等报刊和网络平台。《秦川文化》签约作家。二零一八年,诗歌《农民工》曾获得陕西省第四届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商洛市分会场诗歌创作奖三等奖。
美化家园的女神
认识娟子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住我家隔壁。姣好的容颜里写着善良,苗条的身材与同龄人相比显得很年轻,也堪称美女。每每见到她,都会热情地给我取水果,削皮,切成薄片,递我。那暖,如沐春风。
记忆中,娟子总是忙碌而充实。从她的脸上怎么都看不出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爱人在铁路上工作,铁路修到国外,也就工作在国外了,每月都会寄钱给家里,一年才能回来探亲一次。
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娟子爱人饱含深情的越洋电话,会跟娟子唠嗑半天,不断催促她放弃手里的工作,不要太辛苦。娟子总是笑着说:“我挺喜欢这工作的,暂时还放不下,等以后再说吧!”电话那端的爱人叹息一声,无奈地挂断电话。接完电话,她又认真地绑着扫帚,为了让笤帚结实些,她就用白色的丝线密密匝匝把笤帚五花大绑。然后,细心地擦拭她的工作服——“黄马甲”,擦洗得很认真,轻轻触碰生怕弄坏。做这些时,总是一丝不苟。

后来,才得知娟子家住在城中心一村子,家里的三层楼都租出去了,因而她才出来租房子住。于是,就成了我的“新邻居”,一来二去,也知道了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环卫工,并负责我家门口一直延伸到一个高校路段的卫生。
那是一个秋日黄昏,秋风萧萧,树叶哗啦啦飘洒了一地,下班途中,看到娟子戴着布口罩,不断重复扫着路上的树叶,俏皮的风儿似乎跟她作对,刚扫完,树叶又落了一地,看她边扫边捡扔在垃圾车旁边的脏物,怜悯感油然而生,很快从包里掏出新买的胶皮手套,径直上前递给她,她微笑着告诉我,她包里有,说外面冷,让我赶快回家。正说着,路人甲正好扛着麻袋从斑马线走过,麻袋可能有窟窿,里面的纸屑没完没了洒落在地,把我急得直跺脚,恨不得跑上去喊住他,娟子轻轻告诉我,有她在,不用管,她趁没车通过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扫完,并倒进垃圾车。
收拾完路上的东西,又耐心地擦拭马路边的垃圾桶,看着她毫无怨言地工作,我心里直犯嘀咕:“爱人在国外,家里还有三层楼,有必要干这工作吗?”百思不得其解。
经她细心打扫过的街道和旮旯,犹如穿着干净整齐的人儿,没有污垢,焕然一新,令人身心愉悦。

闲暇之余,与她聊天,才得知她干此工作已经多年,虽然薪水微薄,谁知越干越放不下,哪儿干不好,她都不放心。一开始还带着孩子,爱人为此跟她经常闹,一气之下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了,一通话就逼迫她辞职,可她就是舍不得这份工作。她说:“即使她不干,也有别人来干,可她就是一根筋,干一行爱一行啊!”听罢,我摇摇头,无语。
疫情期间,不能串门,只好蜗居在家,也就不知娟子的动静了。
疫情后,有天晚上值班回家,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清冷的街头,春寒料峭,路灯下,有人艰难地推着垃圾车,看着对方吃力的样子欲上前帮忙,谁知对方包裹得很严实,停下车扫着垃圾桶旁边的东西,又掏出垃圾桶内的脏物,放进了垃圾车。特殊时期,对方低头不看我,可我还是认出来对方就是娟子,她示意我赶快回家。看到她一人,我总是不放心,始终跟在她身后,她又把拐弯处公厕里的挡板和冲水器统统擦洗一遍。或许疫情的缘故,很少有人上卫生间,那公厕似乎一尘不染,毫无必要继续擦洗,而娟子仍然认真地从头至尾擦洗一遍。
直到打扫完,才陪我进了院子。我戏谑道:“美女啊,我真想不通,你为何就不能放下工作跟爱人去国外享福啊?”她笑盈盈地说:“我是真的习惯了这份工作,为咱这个城市的美多操点心,也是美化环境哩,在学院那边门口还栽了几个花树,可漂亮了,哪天你去看看。再说了我认为呆在家门口真的是幸运的。爱人那铁路说不定哪天就修到咱们门口了呢?他也会越来越近。”看着她平静的表情,忽闪忽闪的睫毛下写着满满的诚恳,由衷地感动。

看着草长莺飞,万物吐绿的春天。更为能生长在这块土地感到骄傲。不得不感谢犹如娟子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正因为他们的执着努力,才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疫情中很快痊愈。正因为他们始终坚守阵地,爱岗敬业,才打赢了蓝天保卫战,让雾霾变成了碧水蓝天。看来,“美化城市,保护环境”才是她们的终极目标啊!
回到家,不由分说,取出一瓶消毒水和新买的口罩,递给娟子,她推来让去,满脸都是感动的泪水,可我更加感觉到娟子在我心目中的神圣、高大和美丽。她数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真不愧是美化家园的女神啊!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 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
编委会主任:张兆昆
总顾问:朱炳明
编辑:东方虹
视频技术:杨世英
编发:微旬刊《大文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