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随笔】故乡的小河(新编版 · 唯美朗诵 · 边地风情欣赏)

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南垒河风光(摄影 段金海)
写在前面的话
我的故乡是一个叫孟连的小县城,一条小河穿城而过,两岸是富饶的土地,丰收的季节,满城都飘满了稻香。那里的山水灵秀,那里的百姓勤劳淳朴,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那里是我创作的源泉.
南垒河是故乡的母亲河,它养育着故乡的黎民百姓,故乡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是在南垒河边长大的,水中的青苔,岸边的树都是童年的风景。(唯美朗诵 ·边地风情欣赏)
(说明:如视频前面有广告是由微信平台自动添加,不受编辑控制,请大家谅解。)
故乡的千年古榕树(此树生长在我的故乡——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富岩乡,被称为“天下第一树”)图片提供 乔玉兰
南垒河边的大金塔(图片提供 刀建波)朗 诵:兰天瑛 后期制作:Angel小夏 技术支持:张金湖背景音乐:娜朵原创民族音乐作品《梦中的小河》作 曲 :娜 朵笛子演奏:谭炎健(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国乐演奏家)编 曲:叶 新
孟连形象宣传片(视频提供 孟连县融媒体中心 段建卫)孟连是我的家乡,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那里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到过那里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
少数民族风情和歌舞视频欣赏(视频内容特别说明:共五小段视频:1、云南孟连县娜允土司宣抚古乐演奏;2、傣族舞蹈;3、哈尼族舞蹈;4、云南西盟县佤族舞蹈;5、云南孟连县“神鱼节”万人捉鱼的现场。视频提供:周文生)我的故乡有三种主体民族(傣族、拉祜族、佤族),除了三种主体民族之外,还有多种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都和睦相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孟连田野风光欣赏(视频提供 刀建波)孟连是一块风水宝地,那里有很多良田,水稻一般都是双季稻,有的地方还可以种三季稻,上苍的恩赐,让孟连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南垒河风光(摄影 段金海)
故乡的小河(唯美朗诵 · 新编版)
我的故乡在中缅边境的一个小县城,县城中间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她的名字叫“南垒河”。但家乡人很少叫她的名字,而是习惯叫她“大河”,在我的文学作品里,我总是喜欢把故乡的这条“大河”写作“小河”。
我家就住在河边上,小时候,我常到河里戏水摸鱼。每天放学后,几个小伙伴相约就跑到小河边,一个个脱得赤条条的就往水里钻,虽然是在河边长大,我的水性却不好,看着小伙伴们游到水深的地方戏水,我却只能在齐腰深的水中扑腾几下狗刨式,惹得小伙伴们直笑我。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地址离南垒河边不远 摄影 段金海)云南十大名镇——南垒河边的孟连娜允古镇(图片提供 刀建波)
孟连“宣抚司署‘’,是孟连十八代土司的府邸,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县博物馆(地址在南垒河边的娜允古镇 摄影 丁文生)
我虽不会游泳,却特别喜欢到小河里摸鱼,但阿妈不喜欢我去河里摸鱼,她怕我出事。因为我曾经和几位小伙伴一起到河里玩水,几个小伙伴手拉着手过河,河水湍急,把我和另一个小伙伴冲走了,听说我被河水冲走了很远,是一个好心的姐姐把我救起来,抱到岸边,从我的肚子里倒出了很多水,才捡回了一条命。我被水冲走的事是那位救我的姐姐告诉我阿妈的,从那以后,阿妈就不准我到小河里去洗澡或摸鱼。但我总是鬼使神差地跑到小河里摸鱼,我到小河里摸鱼,大部分时间都是星期天学校不上课的时候,而且是早上偷偷溜出去的。因为早上河边没有风,水面很平静,能清楚地看到水里的小鱼,才好去抓,每一次我到小河里摸鱼都能有所收获。南垒河边的民居(摄影 段金海)
多年前的南垒河风光(摄影 岩飘)
南垒河风光(摄影 段金海)有时候,我放学回家,把书包一放,也会跟小伙伴们到小河里摸鱼,每次阿妈回家看见我书包在人不在,就会到小河边找,每次都能在河边找到我,在小河里摸鱼的我,看见阿妈站在河边,只能乖乖地从小河中走出来,等候发落。
阿妈很少打我,只是不停地数罗着我。尽管我无数次被阿妈从小河中“抓”回来,但我还是“死不改悔”,照样跑到小河里摸鱼。结果,有一次我的小手指被河中的碎玻璃划得鲜血直流,我怕阿妈骂我,自己悄悄地把手指包扎起来。后来,阿妈还是发现我“负伤”了,我以为这回一定要挨打了,可是,阿妈没打我也没骂我,只是把我胡乱包扎的手指解开,给我重新上了药。
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不到小河里摸鱼了,我的小手指上却留下了一个永久的疤痕,这段日子也成了抹不去的童年记忆。故乡的新农村(图片提供 乔玉兰)
故乡的新农村(图片提供 乔玉兰)
故乡的风光(图片提供 乔玉兰)
小河养育了故乡的黎民百姓,故乡人对小河也有深厚的感情,原来,县城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小河两岸的百姓都是用桶挑河里的水吃,河水小的时候,河水直接挑回家就可以喝。春天和夏天,是小河边最热闹的季节。春天的时候,河水很清,河里长满了绿色的青苔,河底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这时,住在岸边的傣家人会到河里捞青苔,拿回家来做菜吃。
这个季节,住在两岸的人还会把家里的被子拿到河边去洗,一边洗东西一边议论一下家长里短的事情,不知不觉,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所以,常到河边洗东西,会听到很多奇奇怪怪的故事。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河水变小了,河床的沙地上形成大片大片潮湿的区域,这里是“知了”最喜欢的地方。白天,知了爬在树上不停地叫,小河两岸都能听到此起彼伏地知了“大合唱”。等到了晚上,那些白天叫累了的知了们,会成群结队地飞到小河边潮湿的地方喝水,喝饱了水的知了飞不动,一个个爬在河滩上休息,这时,不管小孩子还是大人,用手随便都可以抓到知了。
南垒河夜景(摄影 刀建波)南垒河风光 ( 摄影 段金海)
故乡的风光(图片提供 乔玉兰)知了多的季节,河滩上会出现许许多多打着火把“捡知了”的人,这时候,人声吵杂,知了的叫声和人们的说话声混在一起,很是热闹。第二天,县城的集市上就会看到很多卖知了的人。
雨水天的时候,小河会涨水,听老人们说,小河涨水最大的年头,会把岸边的房子都淹了。不过,这样的年份很少,一般年份的涨水,就是河水把大部分的河床淹了,这个时候,河水是浑浊的。也是这个季节,住在岸边的人家创造了一种有趣的取水方法,家乡人叫“掏水井”。
掏水井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桶或盆舀河里浑浊的水,在岸边的沙滩上冲出一个小坑,再把小坑里的水舀出去,在小坑底部垫上一层扁平的鹅卵石,小坑里就会涌出清丝丝的水,而且水会源源不断地涌出。一个小水坑,可以舀出很多水。所以,岸边的人家到河边挑水,不管是谁先冲的水井,不管大家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前面的人的水桶舀满了水,后面的人都可以跟着去舀。因为,小水井的水要尽快舀完,要不然,水涌出的太多,清澈的水会变浑浊,小水井就会垮掉,又得重新掏一回。
南垒河边的凤凰花(摄影 周文生)南垒河风光(摄影 段金海)南垒河风光 ( 摄影 段金海)舀水的时候,大家总是说说笑笑。每年,掏水井的季节,河滩上会留下一些大大小小的小水坑,过不了多久,小水坑里的水溢出来,一个个的小水坑又自然被填平了,等到来年需要的时候再掏,年复一年……后来,县城架起了自来水的管道,河滩上再也看不到掏水井的人了,而掏水井的经历却变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再后来,我到外地念书去了,我常常和朋友们讲起故乡的小河和那清清的河水,还有河边发生过的故事……参加工作后,我经常出差在外,每次我从外面出差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总会望一望我小时候戏水摸鱼和掏水井的地方。想起当年的情景,心头竟掠过一丝丝的甜蜜。
谁知没几年,小河的水变小了,鱼儿也少了。据说是河水受污染了,河边也很难看到戏水的孩子了,我的心里像压上一块大石头。多年后,我离开了家乡,听说受污染的小河有人管了,河水变清,鱼儿也多起来了。但是,多年前的那条小河的样子却很难寻到了。
故乡冬天盛开的樱桃花(图片提供 乔玉兰)
故乡的风光(图片提供 乔玉兰)
南垒河风光(摄影 段金海)
如今,我生活在遥远的他乡,每当我想起在家乡的日子,就会梦见那条我童年时戏水摸鱼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但它却离我越来越远……后来,我把对故乡小河的美好记忆写成了一首歌曲《梦中的小河》,这首歌是我跟故乡的对话,也是我对故乡深深眷恋的心声。
后记:故乡是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我的故乡是我文学梦想起航的地方,民间文学的沃土给予我滋养,让我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反映故乡和民族生活的作品。我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光秀丽,民风淳朴,除了三种主体民族(傣族、拉祜族、佤族)之外,那里还生活着多种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民俗。各民族之间都和睦相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虽然我离开故乡多年,但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一切都变成了我的牵挂。希望故乡越变越好,希望故乡的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孟连街景(摄影 段金海)
故乡的茶园(图片提供 乔玉兰)本文摘自娜朵著《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一书,内容有增加。 重要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朵朵随笔”的文章,此篇微信使用了“超链接”功能。以后,在每一篇新发布的微信后面都会同时滚动推荐几篇“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多关注。
特别说明 :“朵朵随笔”公众号是义务宣传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在中缅边境一个叫孟连的小县城长大,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了拉祜族的第一位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2部个人艺术作品集(上卷·水墨作品,下卷·手机摄影作品)和4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拉祜语、傣语、哈尼语、佤语、云南方言、普通话)演唱,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多部作品被云南民族大学作为本科教学内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绿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个人小传被作为词条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大词典·拉祜族卷》《中国作家词典》,并被国家民委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英才”进行介绍。后来,因为命运的使然,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从遥远的边疆调入广州工作;尽管经历非常简单,却不乏传奇色彩,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出国访问;连续三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
娜朵主要著作:(1)报告文学集《民族·热土》(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2)中短篇小说集《绿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此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收录的短篇小说《蕨蕨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新人新作奖);(3)民间文学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中篇小说集《疯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5)纪实文学集《边地民族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6)纪实文学集《绿满拉祜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7)中国第一部拉祜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母枪》(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作为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经典作品推出;(8)长篇小说《麻石街的女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9)个人演唱专辑《拉祜情声——心灵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10)长篇小说《骑楼里的女人》(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拉祜山歌谣》民族语版,由娜朵作词、作曲、用五种语言(拉祜语、傣语、佤语、哈尼语、云南方言)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2)原创民族音乐专辑《麻栗花——遥远的歌谣》普通话版,由娜朵作词、作曲、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3)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拉祜山的传说——古老的歌谣》器乐演奏版,由娜朵作曲、配诗,著名国乐演奏家谭炎健教授倾情演绎。(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4)散文集《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5)长篇童话《边地丛林密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6)娜朵艺术作品集(上卷·水墨作品《朵朵画语》·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17)娜朵艺术作品集(下卷·手机摄影作品《角落的倩影》·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18)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情歌专辑器乐版)《边寨恋歌——悠悠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17年版)。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拉祜族文化网

推荐【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
【朵朵随笔】拍片花絮(视频版 · 拉祜族情歌 · 民间舞蹈欣赏)
【朵朵随笔】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佤族 · 傈僳族和拉祜族歌舞欣赏)
【朵朵随笔】故乡的小河(唯美朗诵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