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冰的分数与活生生的人

11月12日,发生在湖南沅江三中的高三学霸杀师案引发广泛关注。
继而,湖南桃江四中高中爆发肺结核,曾有老师发声:“除非出了人命,不放假!”
高考,无疑成为了新时代的科举。寒门学子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是分数给了广大的普通民众的子女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老师们的命根。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小学初中也不能幸免。
评价一个老师、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在没有便于操作的多元评价制度的情况下,只有那冷冰冰的分数最有说服力。
评优晋级、年底绩效,把学生的分数算到小数点后面两位三位,为了那点可怜的分数,我们有时也曾迷失了自己:逼着孩子们吃苦,再吃苦;努力,再努力;拼上时间的成本,十几个小时的学习似乎还不满足,几乎想让孩子们不吃饭不睡觉才满意,才罢休。作业和考试是我们的法宝,压得孩子们没有一点空闲时间才觉得欣慰,戴着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镜片越来越厚,我们痛苦却无奈。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培养人,还是摧残人?
罗某杰,是鲍老师的得意门生,是他老师的骄傲,也是老师欲从他身上进一步实现优秀教师价值的希望。在这种功利教育目标指引下,鲍老师为罗申请了四千元的奖学金,把他从中上等水平慢慢把分数升到班级第一全级第十。鲍老师在让学生观看了十几分钟的励志短片后,罗不愿写500字的观后感的表现下愤怒了,说了一些“转到别的班级”之类的过头话,还准备打电话给罗的父母配合教育。在长时间高压学习缺乏休息调剂的情况下,鲍老师就这么被自己的良好愿望和严格要求,以及负责任的做法断送了自己47岁的生命,断送了充满优秀光环的教育生涯。其实,也断送了一个优秀孩子的前程。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良好的愿望和期待,给罗造成了压力。加上仅有的一个周三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被剥夺了,这就是后来罗在被问讯杀师动机时最直接的回答。
培养了高分低能的做题机器也就罢了,有时培养了像罗一样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是谁的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想到这些案件心有戚戚焉。
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的人。分数能够反应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掌握水平,但不是全部。分数中有题目难易的因素,有学生发挥的因素,阅卷的因素,再说,一个考了90分的孩子,和考了100分的孩子有时候并不能辨别到底谁更优秀。撇开冷冰冰的分数,面向活生生的个体,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时或许那个考90分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会比考了100分的孩子更有可圈点可肯定之处。
这两天,在网络研修信息技术,观看了唐山东方外语集团语文教师李凤英的教育心路历程的反思,收货颇丰。
李老师说,在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相对好的班级,就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大量作业和考试,个别辅导到位,学习跟踪到位,最终那个班考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
可是,在一次火车上面的经历改变了她对教育的看法。在火车上,李老师遇到自己曾经精心辅导过的一个孩子,却竟然视自己为陌路人,连一声简单的招呼都不打。忽视了人文的教育,即使你让他(她)考了高分,他(她)也未必领你的情,这就是现实。
这件事对李老师触动很大,因而深入反省自己,更关注活生生的学生个人。后来的教学中,和学生打成一片,诗意地教学,增添了幸福感。
从教二十多年了,我偶尔也教过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好学生,取得些许辉煌的成绩,但更多的是成绩平常的孩子,扪心自问,真诚付出,用心交往,这些孩子成绩不咋地,却更礼貌,会感恩。会因为你的一个交心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而铭记你很久。
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后,很多的粉丝是学生家长,还有一些学生。当年他们成绩不算优秀,但我没有厚此薄彼,尊重活生生的他们,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现在成为我的铁粉。
224班是平行班中相对差的,有一次测试后,发现有的孩子态度极其恶劣:阅读题目空着,作文只写了几行字。我开始真想暴打他们一顿,但自己否定了。
教育法规对惩罚学生有规定,师德修养也不愿让自己做这种学生反感自己郁闷的事。可是,肯定不能放纵自流。最后,改变了一种教育方式:叫那些不认真对待的孩子写了不少于六百字的说明。从他们的说明文字中,看出他们是认真反思的,后来也有了改观。这个方法是从魏书生老师身上学到的,并非我原创。
直抵内心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唤醒孩子们内心向上的愿望,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反思,矫正自身毛病,教育的目的达到了。一旦孩子们的学习态度端正过来,习惯养成了,分数也就会有所提高。心中有人,你怒骂他们也接受;目中无人,对他们再好也出力不讨好。
现在的孩子家庭离异等特殊的多,家庭教育缺失的不在少数,心里想法复杂多样,难以把握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塑造心灵是高尚的事业,而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把他们当一个个人看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