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是走是留?关于集采的二三事

导演说(60)
前一段时间集采闹的医药股整体跌跌不休,甚至一度出现谈集采色变的程度,市场盲目到只要集采一来,带医字的股票就无脑砸盘。出现这种现象,正所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显然这是又到了割韭菜的时候了,各位手中的镰刀不知道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导演今天就是来给大家磨刀的,把集采的皮扒开,看看肉质如何。
前因后果
集采,也就是集体采购,一开始叫带量采购,说的是由于医保开支缺口增大,国家实行的一个整体药品采购计划,由政府牵头,把一个地区所有医院对药品的需求统一起来,一起采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药品价格,为医保减少消耗。
到2020年12月为止,集采一共搞了3批,分别在18、19、20年各一次,当然,现在这个第三批正在进行中,由于疫情原因,按理说这次集采都是第四批了,不过由于没有官方编号,所以可以模糊的认为现在既是第三次又是第四次。。另外,按照轮算的话,19年搞了两轮,所以,可能现在这次算是第五轮了。。想要理解集采,应对集采带来的行情机会,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过去集采都怎么弄的。
首轮集采,懵逼的药企
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4+7”带量采购)2018年12月6日开展,因为是新鲜事务,再加上和广州药交会重叠,参与厂家普遍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外企更甚;而参与的厂家,面对全新的游戏规则,迷茫声一片。具体表现在:
参与不参与?不清楚。那个时候,做不做一致性评价都还是困扰药企的大问题,很多企业都选择的观望。最终的结果是,31个品种25个报价成功,还有6个流标。集采规则是什么?参与的厂家没仔细研究,参与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因为差比价算错最终出局的遗憾。报价如何定?大家普遍比较迷茫。参与的厂家在现场的紧张气氛下咬牙跺脚的降价,最终促成了平均降幅达55%,最大降幅达96%的报价结果,0.15元/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首次出现。这样的结果流传到场外,对大家的震撼是可以想象的,很多刚参加完药交会,满怀疲惫准备回程的医药人在机场车站收到这样的信息,无不一片错愕。
次轮集采,浮躁的药企
首轮国采获得了多方正面评价。当医药人还没有收拾好心情的时候,次轮国采,即联盟地区扩围行动于2019年9月24日开展。25个品种不变,参与厂家增加,地区扩面,标期最多延长到3年。
虽然报价之前,组织者就提醒要适度竞价,不过度追求降幅,但现场的感受是浮躁。浮躁的结果是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仍达到了惊人的25%。7分钱一片的氨氯地平出现了,1.68元/盒阿托伐他汀也出现了。
二轮集采三个月后,三轮集采启动。虽然相隔时间不长,但是很多厂家进行了理性的反思,这对三轮集采产生了影响。
三批集采,理性的药企
客观的说,前三轮集采各厂家的策略虽然成败不一,但是应对心态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毕竟是一个新鲜事务。国采实行到现在,厂家基本明白了政策的目的和套路,应对起来也越来越科学。另一方面,国采政策的制定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唯低价是取将会带来很多问题。唱戏的、搭台的、看戏的都理性了,好戏才能被呈现。那么,第三批集采如何报价?
价格=企业生产成本*X
X=1.1或1.15
即在成本基础上顺加15%,对于竞争激烈的,视企业实际情况最低可以顺加10%。
有人会问,如果导致报价过高无法中标怎么办?另外如果规则是有最高限价的怎么办?不中标就不中标吧,亏本销售也不是办法呀!其实只要理性报价,该中标的都会中标,这才是政策制定者想要的结果,亏本销售其实是大家都不想要的结果。
集采的效果
过去几天,“灵魂砍价”上了热搜,抖音上视频一大把。
说起来,这不是“灵魂砍价”第一次上热搜。从去年“4.4元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到今年“1.3万元的心脏支架降至700元”,官方议价能力一次次让公众眼前一亮。“灵魂砍价”的成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理顺了采购制度。针对以往量价脱钩、竞争不足、采购分散、政策不协同等问题,国家明确了“推动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并由专门机构自上而下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变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中国有多少人口?我们是代表整个国家来跟你进行谈判。”医保采购、支出一盘棋,挟市场规模以令药企,在去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相关专家的这番话道明的就是新机制的最大优势与底气。
当然,也有人担忧,价格降幅如此之大,药品会不会遭遇“降价死”“中标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方面,医保的“带货”效应十分明显,企业“以价换量”,打开的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安维汀、诺和力等明星药品在纳入医保时曾大幅降价,但一年后实际销售金额增幅均超过50%。
另一方面,在药品销售价格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并不是大头,反倒是销售、市场推广等方面支出占比甚高。而能给药品企业明确的销售承诺和预期的带量采购,挤掉的恰是这部分“水分”,更有助于消除招标寻租等灰色空间。某种程度上看,这也能倒逼企业从渠道比拼转向成本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此外,激励、监测药品集中采购的执行情况的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能更好缓解药企、患者的种种担忧。从这个意义上说,挤压药价水分,有政府有形之手推动,更有市场无形之手带动,两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实现了多方共赢。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对集采风声鹤唳,由于药价的下调,销量肯定是要比过去更高的,以前能买一瓶药的现在可能觉得便宜了这么多,不如直接买两瓶,这样整体行业的收入规模下降的并不明显,中标企业的利润水平也未必有市场想的这么夸张。
集采的目标&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集采显然是为了降低医保压力才搞的。
中国现在有2亿多老人,到了10年后,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翻倍,也就是4个亿。全国才14亿人口,4个亿的老人,老龄化意味着医药方面的支出将比过去高出数倍。
而且,当下人口生育率暴降,在高房价这个绝户计的威胁下,我国人口增速已经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个现象已经出现了接近10年,目前可以说是达到了现阶段的顶峰!需知,新生人口的减少意味着20年后适龄劳工的减少,意味着医保社保的供给缺失!
你看,开源吧,开不了,那只能节流了。根据一些非官方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来10年的医药缺口很可能达到8万亿人民币!当然,这是算出来的,如果集采搞的好,这个缺口会显著减少。因此,集采基本上是个常态化事件了,习惯就好。
但是,集采也不会出现是个药就采的情况,因为集采把价格打下来的背面,是创新动力的保护。如果集采过了界,势必会对本国医药产业的创新造成伤害,因此当前我国集采其实力度并不大,主要针对的都是上市很久的仿制药,还有一些低端、用量巨大的耗材。
上个月炒的沸沸扬扬的心脏支架,就是那个从13000块钱被干到800的耗材,其实科技含量也没那么高,算不得什么高精尖类产品。因此,像技术领先的设备,在专利期的创新药,或者市场需求不高,再或者服务高收入人群的药品,其实都很难被纳入集采。
这里举个例子。
就说生长激素。我国市面上销售的生长激素分3类,分别是粉针、水针、长效产品。其中,粉针是2000年以前就上市的产品,市占率比较低,几乎百分百会在这两年被集采;水针是现在的主流产品,专利还有4年到期,且市面上提供水针的厂商极少(3家左右,1强2弱),因此,水针几乎没有一丁点可能在4年内被集采,而4年之后,也要看市面销售的竞争情况而定。生长激素现在已经是年规模大几十亿的药品,仍旧渗透率极低。心脏支架集采前年规模150亿左右,生长激素离这个规模已经不远,但其实水针集采的概率几乎没有,被采的只可能是粉针。
生长激素如此,还有很多产品也一样,需要具体产品具体看。市场现在脑子进水,一提集采是个医药股就跌,韭菜正是收割时,这是好事情,让有识之士获得正回报也是市场合理资源配置的效果之一。
能看到这还不点个关注??????
课程咨询购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