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24
【中州小说苑】李卢芹《多面人生?路》(长篇连载)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遐思敖氏顶
在牛华清老人讲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已上到山顶。
大约又行一二里路,眼前出现一片小树林,虬枝橫伸,古藤蔓延,还有一丛光怪陆离的石瀑布根根倒叠,给大山更增加了几分沧桑与神秘。大家穿过奇藤古树造就的林荫小径,只听得耳边水声隆隆,寻声觅踪,见不远处草坪上有洇洇小溪流过。
何以发出如此大声息?原来是地下暗河在吟歌踏浪。
草坪附近有一茂密丛林,时有牛羊咩咩,却不见放牧之人。
原来此地人只把牛羊打到坡上,任其吃草,不用放牧,过几日来看看需不需换个牧场而已。真有原始人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归朴返真之风。
又上几个石台阶,敖氏山顶到了。
只见千里草甸一马平川,极目四顾,远山近壑层峦叠障,云雾缭绕,如景如幻,令人时惊时叹。高大的原始丛林下,土质肥沃,黑油松软,像是才耕耘过似的。贺重生说这是野猪觅食草根留下的杰作。
草甸正中一块巨石四平八稳,就如一张巨床。贺重生告诉大家,当年唐僧西天取经途经这里,曾在这上边休息过。
李安国博古通今,人称敖县活字典,他滔滔向大家解说:“《开山图》曰,敖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尚书.牧誓》载周武王到过此山。在他伐纣得胜之后,曾站在这山顶上,瞭望四周,见灵山至敖境内平坦无有阻挡,内心很是忧虑。对其弟周公说,我南望嵩县一带,北望华山脚下,再回头看黄河,仔细观察洛河、伊河两岸,它与国都不远,应该在洛邑再建个都城。
就在敖氏山四周的商洛、灵山、潼关一带采取了防御措施。况敖氏山属崤山主峰,海拔1866米,站的高才能看得远,据此,又焉知当年周武王不是站在此巨石上举目一顾呢?”
大家纷纷称是。
彭主任接过李安国的话题大发宏论:“又焉知人类始祖黄帝没在此石上驻立过呢?相传公元前2697年至2599年间,黄帝与其弟炎帝为争夺领地大战于阪泉,黄帝战胜了炎帝,两个部落合二为一为华夏族。炎帝之子蚩尤不服,与黄帝涿鹿一战大败,黄帝夺取中原,引领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制衣冠、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而此时的炎帝是黄帝的最佳帮手,他尝百草定五谷,为华夏的医学先祖。民间有一传说神农尝百草,其实这个神农就是炎帝,而这个炎帝其实叫榆罔。
炎帝时代共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第八世炎帝叫榆罔,是后来人们把神农、炎帝、榆罔弄混淆了。其实,黄帝和炎帝,都是炎帝时代的第八个世代人。这是我根据历史文献的推想,对不对由后人考证。
上古时候,五谷与杂草共生,药物和百花长在一起,哪些能吃,哪些是药谁也分辨不清。黎民生存全靠打猎过日子,地上走兽天上飞禽全吃光了,只好饿肚子。有了病完全没有办法,听天由命。黎民的疾苦,炎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苦思冥想,最后带着百姓走遍千山万岭尝遍百草以确定哪些植物能吃,哪些草能治病,一一记下。传说炎帝的肚子是透明的,植物吃下去,能看到在肚子里的变化,来判断有毒无毒。有一次吃了一种开黄花的小草,吃下去觉得很难受,不一会肠子一节一节地断了,原来他吃了一种叫“断肠草”的有毒植物。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一代代传颂着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为啥说黄帝在此石上驻立过呢?文献记载,黄帝部落起源于陕西渭水流域,既然敖氏山地理位置重要,陕西离这儿相隔不远,他会不来此山考察吗?他会不在此石上驻立吗?所以我说黄帝在此石上驻立过。”
大家听说纷纷上到巨石上拍照留念。
小雨被他的绕口令绕来绕去绕的晕乎乎的,细想很有道理。
大家随贺重生来到草甸边缘,放眼四顾,远远近近的山,重峦叠嶂,郁郁葱葱,令人遐思无限。
第十二章:猿人洞探幽
看看已两点,大家肚子都咕咕叫,每人找了个棍子拄着下山,在山下农家饭店吃了饭,坐车向猿人岭进发
贺重生说:“猿人洞我也去过,牛老就在山下村子里歇着,我带大家去。”
谁知牛老先生老来聊发少年狂,非去不可。
彭春阳和贺书生只好一前一后护驾。
上了山,翻过一个小山梁,就是猿人岭,悬崖绝壁,怪石嶙峋,古藤野蔓。上到半山腰,天突然翻脸,霎时间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只好往大树下钻,又怕遭雷击,跑到树木稀少点的地方任雨水浇打。
杨振华带着照相机,怕被雨水淋坏了,把相机揣在怀里弯腰护着。
人常说八月的天,小孩的脸,说阴就阴说晴就晴,一阵猛雨过后又突然转晴,大家又继续攀豋在探索古幽的征程上。
经过猛雨浇打的山崖又光又滑,只有几个小窝,勉强可以落脚。崖下是几丈深的壕沟,猿人洞恰巧就在山崖的另一边。
贺重生、彭春阳先过去,把大家一一接过去,最后只剩下彭主任和牛华清老人。
彭主任说:“牛老,你就在这边等着,不要过去了。”
牛华清老人说:“那洞里有好几个小洞,早年我在一个洞里捡到几块猿人化石和几个石斧,经北京考古研究院鉴定,认为距今已有200万年,说明这儿那时已有猿人居住,证明这里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今天我非得去看看能不能再找到点什么。”
大家都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彭主任只好吩咐彭春阳和贺重生,一定要保证张华清老人安全。
贺重生把一根从头顶垂下的树枝,递给牛华清老人,让他抓着,自己一手也抓住一根,待牛华清老人一只脚踩到悬崖的石窝里,弯腰一只手促住牛华清老人另一只脚。
彭春阳在另一头迎接。
杨振华站在彭春阳身后想帮忙,地方太小,转不开身,退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拍照。
彭春阳拉住牛华清老人一只手,老人一用力,想借力跳到崖下,用力太猛,把彭春阳撞坐到地上。他手拉着的树枝“咔嚓”一声断了,眼看就要摔到崖下。
站在悬崖拐角的诸葛昆,一把抓住他后背衣角,往回一拉,二人同时倒地,牛华清老人重重压在诸葛昆身上,同时由于泥滑,二人往崖下溜去。
说时迟,那时快,杨振华一步跨过来,一把抓住牛华清老人衣领,把他拽起来,诸葛昆却仍往下溜。
危急时刻,坐倒在地的彭春阳从地上爬起来,一把拽住溜到山崖边缘的诸葛昆一只手。诸葛昆的身子还是溜到山崖下,彭主任忙抓住彭春阳一只胳膊。这时,贺重生飞快爬过山崖,拉住彭主任一只手,吓傻了的小雨一手抓住崖边一根树枝,一手抓住彭主任后衣襟,李安国也在后边抓住小雨衣角不放手。
彭主任喊声一二三,大家猛一用力,把诸葛昆给拽了上来。同时听到“咔!”的一声,诸葛昆一只胳膊脱臼了。
大家退到一个拐角的平地喘气,大汗淋漓。
诸葛昆的一条命捡回来了,脱臼的胳膊疼得他疵牙裂嘴,面色苍白。
彭主任吓坏了,急得原地转,连声说:“快回吧,快回吧,赶快回去给诸葛昆治胳膊。”
牛华清老人后悔得不行,捶着自己头说:“怪我,都怪我,要不是我坚持要过来,也不会出这个事。”
诸葛昆忍着剧痛说:“为咱敖县千秋万代的文化事业,大家都是一片热心,都不要难过,我还忍受得住。”
彭主任把内衣撕下一块,把诸葛昆受伤的胳膊吊起来,这样会好受一点。
诸葛昆不顾自己胳膊疼痛,说:“我刚才看了,这棵大树后边就有一个洞,猿人洞可是这里?”
贺重生说:“就是这里。”
诸葛昆说:“你们下去看吧,这么远来了,不要因我一人耽搁正事。你们要想快点给我治胳膊,就快下去吧,快下去。”
大家相互看一眼,谁也没动弹。
李安国说:“我在这里陪着诸葛昆,你们下去看看吧。”
彭主任说:“谁也别争,我在这里,你们都去,一定注意安全啊!”
牛华清老人内疚地说:“我也不去了,我也陪诸葛昆吧。”
大家知道其实他是很想去的,都说:“去吧,去吧,彭主任陪就行了。”
大家来到大树跟前,树前有一个小坡,洞口就在坡下,洞口不大,只能容下一个人。
彭春阳打开手电筒在前,杨振华、牛华清老人、小雨紧跟在后,后边一个挨一个向洞下走去。
手电筒光线很弱,只能照到脚前不远的地方。越往里走,光线越暗,黑古隆冬,不时还发出呼呼啦啦的声音,阴森恐怖。
小雨一惊一乍地说:“里边不会有大蟒蛇吧?”
吓得走在前边的彭春阳停下脚步,后边正走着的人撞在前边人身上,一个挨一个,咕咕咚咚向洞下滑去。彭春阳手里的电筒摔出好远,熄灭了。大家在黑暗中,尖声叫着滑向深渊。大约五六分钟,不知被什么挡住,不再向下滑,叠罗汉般叠成一堆,灰尘呛得人咔咔咳嗽,大家摸着黑相扶着站起身。
彭春阳在地上摸了一阵,想找到手电筒,没有摸到,捡起一块石头,向前扔去,咕咚一声响后,没有动静,又去摸石头,却意外摸到手电筒。打开手电一看,妈呀!吓一大跳。原来他们被一块大石板挡住。大石板下边是约两三丈深的一个大洞,洞底巨石嶙峋。
大家喘着粗气,暗自庆幸多亏有个大石板挡住,看到石板侧边一条小道直通洞下,这才手拉手向洞下走去。
小雨心嗵嗵跳着,既紧张又兴奋。
下到洞底,一个大石头后边露出微弱的光亮,顺光亮拐过一个小弯,是一个足有一间房那么大的洞,洞顶上有一个小洞,光亮就是从这里发出的。洞的正前方是一个十多平米的大土台,土台周围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小洞。
牛华清老人兴奋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猿人化石我就是在这里捡到的。”
说着跑到一个坍塌的小洞口,蹲下身子用自带的小铲子在洞口铲着。
其他人也在每个洞里铲着挖着,寻找古人遗迹。
牛华清老人挖到几块头盖骨和碎陶片,证明这是古人类居住过的地方。
彭春阳在另一个洞里找到一把断了把的青石斧,有可能是青石器时期古人留下的遗迹。
因为惦记着诸葛老师的伤,大家无心恋战,匆匆收兵,钻出洞外,从另一条路下山。
这时,天又下起雨来,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到了山下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鞋子也被黄泥粘得带不动,只好在草地上擦上一擦。一个个饥肠辘辘,精疲力尽,坐在车上,彭主任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黄瓜、西红柿和蒸馍,分给大家压一压饥,抱歉地说:“同志们,到龙沟我请大家吃羊肉泡馍。”
彭春阳说:“你那点退休工资都润到书里去了,等书印刷出来,不但带着墨香,一定还有饭香。”
彭主任说:“大家不计报酬跟着我受劳累,这点钱算什么。”
杨振华提议说:“不是有在省里当部长的宋佳萍和在市里当副市长的牛慧英给咱赞助的几万元吗?适当花点吧,不能为公家事老让你破费。”
彭主任郑重地说:“那是她们为家乡的文化事业献出的一片心意,要把它真正花到书上去,不能动。”
大家都知道排版啊印刷啊是需要一大笔钱的,这点钱远远不够,是不能动,于是纷纷争着付钱。
回到县城九点多,诸葛昆老师的胳膊已经肿得老粗。车直接开到县医院,骨科大夫王定宝已经下班。小雨给他打过电话,不一会儿,他就来到。王定宝只把诸葛昆的胳膊揉一揉,拽了一拽,猛力一碰,咔嚓一声,胳膊接上了,开了几样活血消肿止痛的西药,让明天来复查。
彭主任让输液体,诸葛昆无论如何不输。
小雨回到家,虽然很累,觉得很值。
诸葛昆这次胳膊脱臼虽然接上了,可是肌肉筋骨挫伤,还是很疼。烤电、针灸、输液,药费花了上千元,都是他自己承担。半年过去了,每逢天阴下雨,就隐隐作疼,诸葛老师没有半句怨言,像这样的事在采编过程中举不胜举,使小雨从中体悟到人生的价值观,从以前的不幸中彻底解脱出来。
自己所经受的小挫折,比起挖掘古典文化、为敖县的历史发展做贡献,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此,工作上,家庭上,再苦再累,她都像鼓满风的帆,总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劲。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卢芹,女,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退休于卢氏县医药公司。
1991年结业于《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第九期。
2018年结业于《奔流》文学院第七期研修班。
2008年完成第一部长篇言情小说《追梦》,2012年完成第二部长篇言情小说《圆梦》。2016年完成第三部长篇言情小说《多面人生?路》前后共创作文学作品约三百多万字。
通讯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西关农村商业银行院内李卢芹
电话:18614911046
Q信箱1658049353@qq.com
身份证号:411224196108242826
家庭住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西关昊景新城西楼302李卢芹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中州风情网编辑部中州风情网
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服务民生
影视拍摄|宣传推广|资讯采访|活动策划
编辑部
?总编:章社友
?文学顾问:刘 洁、王生文、李卢芹
?主编:张国良(网名吉峰)
?执行主编:徐木花
?副主编:牛永贵、邢小锋
?编委:黄长春、张保蔚、芷若町兰、牛永贵
?主播:尚进、司丽、李阳、马君
?投稿接收:13949324705@163.com
(主编:张国良)
?法律顾问:岳书堂:15838421928
长按二维码 添加主编微信
主编:张国良(网名吉峰)
手机号:13949324705
微 信:jf13949324705
《中州风情》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
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
二、栏目设置:
平台开设:
精品小说(推发优秀的短篇小说,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如遇优秀的中长篇,平台可以考虑以小说连载的形式推出)
精美散文(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的美文)
诗歌精选(推发50行以下的现代诗,古体诗要确保三首,以防字数不够原创通不过)
美文赏读(欣赏平台推发的优秀文章,评论文艺创作倾向、动态)
专题报道(采访文学艺术界重大活动、推发优秀的作家、诗人先进事迹)
想到就说(推送有的放矢的言论、杂谈、小品文)等栏目。
三、投稿要求:
1、本文学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微信:jf13949324705)。
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为防稿件丢失,平台不接受微信投稿,来稿请投《中州风情》邮箱:13949324705@163.com,并附作者简介、近期生活照。
四、稿费发放:
作者稿费即读者赞赏,无赞赏无稿费。赞赏百分之六十以微信红包形式发给作者。鉴于查找、截图等环节费时费事,20元(含)以下赞赏不予发放,用于维护平台日常运转。文章刊发七日后截图发放作者赞赏,之后的赞赏不再发放。凡投稿作者或接受约稿作者,即视为自愿接受上述条件。《中州风情》期待你赏赐佳作。
五、特别提醒:
因微信投稿丢失严重,且下载不便,故不再接收微信投稿,请作者谅解。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