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红|潮州古郡风韵《大文坊》增刊(总382期)

罗红,广州人,曾为广东省某文化企业审计干部。微旬刊《大文坊》编委兼社长助理;爱传递平台主编。
潮州古郡风韵
潮州古郡风韵,常在心中惦念,可惜每次去潮州都是来去匆匆,湘子桥、韩江、韩公祠、旧城墙、牌坊街都是在车窗外一掠而过。几年前一次公干,终于腾出些许时间来端详这座古城,算是慰藉多年牵念吧。
闻名已久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始建于宋代,距今八百多年。横卧韩江,连接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阅尽千年风云变幻、历朝更迭、人世沧桑,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之说。广济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据说,当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这段造桥故事编成神话,在潮州民间流传至今。
听《潮州有座广济桥》可印证: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
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
两只鉎牛一只溜。
神仙桥上走,
白鹭伴左右。
烟雨讲诉你 八百年风流。
客人来了说你空前绝后,
画家来了绘你海市蜃楼。
地上无你,
无你 天上有,
走遍天下,
走遍天下难寻求。
潮州有座广济桥,
一里长桥通千秋。
……”
潮州有个韩公祠,铭记韩愈,他的思想他的文华、他的功绩和影响,光耀世代。韩公开潮州尚文好学之风,承继至今。有人说:“潮州山水都姓韩”,可见韩愈对潮州影响之深远。
甫进潮州城,初遇广济桥,驻足广济楼,行经旧城墙,乘车穿越上水门、下水门、广济门、竹木门四座城门。人说潮州的一桥一楼一街最具代表性,我算是一一“掠过”,可惜行色匆忙无暇细细浏览,只能自我安慰说“留个理由再来”。同事知我对古郡的牵念,抽空夜游牌坊街、老客栈,算是解慰一二。
工作忙罢,夜幕深垂,饭店已打烊,去太平路牌坊街,寻大排档,且把夜宵当晚餐,品尝地道潮州小吃。
太平路牌坊街,每座牌坊,仿如座座里程碑,据史籍记载,这里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坊。明清至今,横跨数百年,岁月送别一代又一代,石碑依然屹立。岁月匆匆,任你当年叱咤风云,也挽不回时光流淌,顶多各领风骚数十年。且行且感叹,牌坊纪录多少功名,名落孙山的书生们,满心落魄有谁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看似潇洒脱俗,内里多少无奈失落,只有他心知肚明。
看罢牌坊看潮绣与抽纱。
潮绣以铺、垫、钉、接、缀体现汉族文化艺术特色。据唐《杜阳杂编》载:“贞元元年,南海奇女子卢眉娘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点划分明,细如毫发’。”秦、汉时,潮州曾隶南海郡,但隋代已置南海县,故上文之“微绣奇女”,其籍里应属南海县。不过唐代岭南绣艺既已如此精细,同处一道(省)的潮绣多少能得其沾溉、影响。
说起脱胎于潮绣与西欧抽纱的潮汕抽纱,中西合璧的工艺,比欧洲抽纱更为细腻精美,是我辈儿时心爱小手帕中的精品,若能得一方潮汕抽纱帕则如获至宝,能高兴好些天。在布料经纬线上缝锁抽口加花纹刺绣的工艺,曾享誉中外。如今再近距离欣赏,彷如重拾当年的欣喜!
绕行巷陌,参观老客栈,府城客栈建于民国初年,载阳客栈乃清朝老宅子,堂前精致木雕和书画,带你返回清末民初的岁月。
天阶,红木画屏前,一套古雅根雕茶几。在几前落座,品嚐老主人亲手泡的功夫茶,听他慢聊细数庭前木雕、门枢巧妙、老宅沧桑。真想来此小住几天,领略汕头抽纱的雅致轻柔,摩挲老宅水磨石的粗粝坚硬,听老人家拉二胡,哼一曲阳关三叠,管他西出阳关,故人有没有,我笃信,凭借折柳,何愁前路无知己。
有心驿寄老客栈,下榻老宅门,穿行时光隧道,感受前尘往事的温煦芬芳,做个清末民初的梦,遇见一个凄婉如丁香的姑娘,足踏绣花鞋、手持抽纱花手帕……要不,在天阶小苑小坐,看穿月白马褂的先生,修长素手把弄青花瓷茶具,泡一壶泛着民国香味的功夫茶……留一份念想,再来住几天,做一场百年美梦,听一段那时节的风花雪月,抑或随他漫步老城墙,轻抚上面的砖印,苔痕斑驳……当年防洪御敌的古城墙,早早已“退役”,成了潮州城一抹亮丽风景,依然记叙往昔荣辱、千年沧桑。
这座广东东部的古城,她的建筑风格、饮食文化、茶文化、刺绣、戏曲音乐、方言都与珠三角地区迥然不同而自成一体。潮州话与粤语一样,保留了中国古汉语诸多特征。我虽然听不懂潮州话,却感觉语调温软如咏唱,你可从潮剧和潮乐里感受到这种韵律的委婉和美好。假如你能静静地坐下来,享用潮州功夫茶,品味潮茶文化中的情、美、理、趣,在品味中悟精神,才是深度的、超然物外的领略潮州古郡风韵,肯定比“游踪琐记”更为深厚且细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潮州的山水孕育了茶和茶文化,而茶文化又滋养着潮州人的精气神,我深信,潮州的历史人文浸润的建筑、美食、刺绣、戏曲音乐等,无不相互浸透、相辅相成,润泽着一代又一代潮州儿女的精神气质。
时光荏苒,韩退之早已走远,人文精魂却不退。回首再看广济桥,依然横卧韩江,笑迎江水滔滔;明清那些功名,早就付诸尘土,灰飞烟灭,唯有牌坊街那39座牌坊,屹立不倒,碑文如昔。
功名利禄如浮云,人生短暂,充其量,只是岁月长河浪花一滴,亘古不变的,是风韵、是江山。

编委会主任:张兆昆
本刊总顾问:朱炳明
本刊总编辑:东方虹
影视技术:杨世英
投稿邮箱:446171638@qq.com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