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史铁生,经久不息的回响

史铁生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始终没有感觉他的离开。他是一颗在我们头顶的星空源源不断放出光芒的恒星,这颗恒星,不仅仅属于这个时代、这个世纪。他从几万光年前,就开始向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星球奔驰而来,即便消失,仍需几万光年,才会从我们这个星球的人的眼中逝去。史铁生不仅仅对那些困惑、迷茫和痛苦的人们有意义,对所有善良、真诚和纯洁的人们都有引领作用。史铁生对学校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启迪:
我们要读怎样的书?
有人说过,史铁生的散文,是当代最好的散文;还有人说过,一个史铁生,就可以写成一部当代散文史。我曾经这一堂语文课堂上,听老师讲《我与地坛》,讲台上的老师泪流满面,讲台下的学生泪流满面。坐在教室后面的我,下课铃响了,下课了,我仍怔怔地坐在那里,一语不发,回到办公,又怔怔地坐在那里,好长一段时间沉默。我认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今语文教材中最感动人的课文。他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在他的文中,只有真诚让人无限悲伧但不悲哀的真诚,那是一本真正的凄美的生命读本。
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面对史铁生,我们都是上苍特别怜爱的人,在史铁生面前,我们所有人,都不要为自己生活的不如意,生存条件的不如意而抱怨和哀叹。史铁生是一个真正的勇者,在他痛苦的"扶轮"生涯中,一年又一年的扶轮问路,无休止地追问生命的真相。他的身体被命运的手强按着让他坐了下来,但他的精神却让他超乎常人地站了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完成一连串的生物过程,而是为了追寻一系列的精神实现。”不会行走的史铁生,在迈向终极真理的路上,比我们会行走的人走得都远,尽管一个任何人都到不到的地方。
史铁生去世即将一周年了。我与他从未谋面,但我却时时想起他。他去世后不久,我曾写过一首《哭史铁生》的诗。六月我去北京,执意去了地坛,那是他生前经常去的地方。我要走一遍,史铁生曾经天天坐着轮椅,走的路。我选择了一棵我猜想史铁生曾经休憩的树下,先坐下,然后躺下,闭上眼,竞瞬息入梦。我用诗句记录了这个过程,题目是《地坛》:
我到这个园子
不是为了这个园子
我是为了一个人
这个人已经消失
我寻找一棵又一棵大树
我想像这个人
孤独的轮椅
还有他悲哀的母亲
走在每一条小路
我想像他每天绝望走过
我干脆躺在草丛里
感受这个人的孤苦
我很快入梦
老鸦在头顶呱呱飞过
刚才还是晴空
瞬间大雨如注
我的梦被惊醒
哗哗风吹白杨
湿了衣裳又湿了魂灵
白昼如长夜茫茫
我们要做怎样的教育?
史铁生的书是很好的教材,史铁生的人更是很好的教材。多少年来,不知不觉丢掉了教育的"灵与肉",学校教育变得苍白、单调、枯燥,把学生当作容器,只管往里面装知识、技巧,教育浮在工具、方式方法、模式等层面,追求分数,置学生精神世界而不顾。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像史铁生那样精神丰富而又丰满的人?精神的锻造是何等的重要,史铁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敬畏,什么是感恩。他在教我们如何去超越"现实",去摆脱身体的束缚和利益的桎梏。上苍有时并不公平,史铁生为这个世界做了许多极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上苍回报给他的只有痛苦。或者说,上苍为了让史铁生为历史创造财富,而让他尝受无尽的苦难。在这个几乎是可歌可泣的过程中,他留下的是何其珍贵的遗产,包括教育遗产,史铁生是我们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这个洪亮的声音,将是我们的校园经久不息的回响。
史铁生的作品、史铁生作品中那深刻的冥想—-对生与死的不懈地追问、对人存在的本质与形式的追问,都是超凡脱俗的。一颗伟大而悲壮的灵魂,孤独地在人类看似繁茂其实是荒凉的大地上悲壮地舞蹈,我们评价他,无论怎样高,都不为过。时光会流逝,史铁生不会流逝,而且越来越光彩熠熠。感悟史铁生,就是感悟人生、感悟这个世界、感悟生与死、感悟瞬间与永恒、感悟幸福与痛苦、感悟形式与本质、外显与内蕴、感悟今天与明天,乃至感悟你、我、他。《中国教育报》,要评选2011年度十大文化名人,邀我做推荐嘉宾,我在众多的名人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史铁生,并撰写了上述推荐词。假如允许我用最短的词语评价与赞美他,我将选择"恒星史铁生"五个字,它们蕴涵着包括我在内的我们这一代人对他的全部情感。(2011年12月13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