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当下,模仿对象严重缺失

柳袁照:当下,模仿对象严重缺失
两位大人在前面走,低着头,似乎正说着话。虽然是背面,但是看得出他们神情专注的样子。或许正商量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许正在斟酌着作出一项什么重要的决定,总之,神情凝重,这从他俩反抄着手的动作中体悟出来,两个人的手的动作竟然十分相似,有趣。
有趣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人,更有趣的是后面跟着一个小男孩,似乎是两三岁的样子,估计学会走路也不会多久,竟然亦步亦趋,关键是反抄手的动作,竟然与前面两位大人一摸一样,模仿走路,同样低着头,若有所思,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这个小孩子与这两位成年人是什么关系?是一同出来的一家人?还是旅途不期相遇的陌生人?出现的这一幕完全可以称作为喜剧,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场表演。年龄、身高相差这么大,动作却惟妙惟肖,不能不佩服这位小孩子模仿能力,简直达到了艺人的艺术境界。有导演吗?不像有。经过预排的吗?也不像是。画面呈现的三个人的动作细节都很自然,特别是小男孩浑身焕发出来的气息,都是瞬间表现出来的率性,有意辅导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自然的模仿,对小孩子来说,很多是不自觉的,随意的、不经意的、不刻意,不做作,很纯粹。由此,引起了我对“模仿”的认真思考。儿童认识事物,了解世界,处理各种关系,应该是从模仿开始,他们“社会化”的第一步,是从“模仿”开始,他们的自觉意识的确立,是从“模仿”开始,人生行为的坐标体系的形成,是从“模仿”开始。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我们对儿童少年的“模仿”这一课题,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吗?特别是儿童少年的“模仿对象”是一种什么状态、状况?曾经听见家长埋怨孩子,说孩子没大没小,要批评家长。比如,斑马线上,红灯亮了,家长拉着孩子抢时间过马路。孩子对家长说:爸妈你们怎么这么没素质?比如,坐地铁,爸妈抢先坐到了妇幼老弱专位上。孩子说:爸妈你们怎么这样不文明。这些孩子因为已经受到了正面的教育,所以能够自觉抵制,假如,是更小的孩子没有分辨能力,怎么办?家长的不文明行为会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将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误导作用?
儿童少年模仿对象的缺失,(指的是正确的模仿对象的缺失),是当下社会、家庭存在的严重问题。学校也一样,假如遇到一个精神贫瘠的教书匠,他的言行多少有些狭隘或猥琐,如何能让孩子们作为榜样去模仿?家长,以及整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文明素养不够,孩子们怎么能有一个良好的“模仿”开始?
从一幅小孩模仿两个成人反抄手走路的画面,联想到的教育问题。其实,是个老问题: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成人们(包括教师、家长)现在都能作为儿童少年模仿的对象吗?需要我们都来反思。
2019年7月15日于修竹清风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