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当下有好局长比有好校长似乎更重要

读方华《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个地方的教育,会对一个地方的社会产生多大影响?方华,先是老师,然后是校长,然后是城管局长,然后是教育局长。他的经历,决定了他看教育的视野,决定了他对学校教育的定位。他说: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他走出过学校,他明白许多校长、老师不明白的社会。但是,我们的学校、老师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责任担当?方华与其他局长似乎有点不一样,他搞读书活动,在老师中间、学校之间,大张旗鼓地搞,不只是关起门来自己搞,而是打开大门,借助外力,引领老师、学校老师去读书,如何去读书?如何去真正地读书?自己抓住自己的头发,是拔不起自己的。仅仅校本读书是不够的,甚至县本读书还是不够的。他借助专家、学者,借助媒体,一流的媒体人,借助专业的出书人、写书人、评书人,于学校之外,于教育的海拔高处,搭起了平台。
惭愧,我竟有时也会被列为所谓的专家行列。2015年10月的那一次读书会我到了弋阳。弋阳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方志敏,以及他的《清贫》、《可爱的中国》,那是从小就被其浸润的文化与道理。期待了许多年,终于有机会踏上那块土地。这一次去弋阳,与其说,为了读书会,不如说,我为了方志敏。对我来说,那里一个梦,神圣而神秘的所在。我在那儿,见到了方华,在一张餐桌上,听方华侃侃而谈。方华说他的教育情怀,——曾经的一个城管局长的教育情怀。城管,在许多人眼里,常常与“粗暴”、“不讲情理”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而这个城管局长,因为有教育的“底色”,被从学校校长岗位上提拔当城管局长。让“土匪”似的岗位,有了“诗意”的色彩。一个个小故事,我也听到了城管生涯的艰辛、艰难,所谓“土匪般城管”原来内心也会这般“柔软”。城管生涯的故事讲完,说起了回来当教育局长的故事。这个方华,虽然回来了,不过,我怎么看都感觉到他已经打上了城管的“烙印”,豪放、直率、说干就干,不过我于他的豪放中,仍然仍感觉到有一丝“野气”。
邀请我去读书会上讲座,会场简单、简陋,却挤爆了几百人,周边县里的老师也来了,会场外停着许多大巴车。方局长承办这样的大型会议,却不受一分钱会务费。两天时间议程满满,到了会上,才知道,我不光要讲座,还要做一个沙龙的嘉宾,做了嘉宾不算,晚上集中全县的校长,开展与所谓的专家对话活动,又把我放在其中,临到会场,被告知,还要让我当“首席嘉宾”。方局长也参加这个对话,坐在其中。方局长坐在其中,校长们还敢说什么?还能说什么?方局长你坐坐可以,听听可以,可是他偏不仅仅如此,还要不时地插话,不时地评点。我看不过去了,说:校长们,今天这个活动可不是一般的对话活动,你们提问题,回答问题,一定要想好了,方局长句句都听着,分明另一种形式地对你们的考察。一番话,大家哈哈大笑,方局长也忍不住笑了。我与方华唇枪舌箭,尖锐,面对面。可从此,我们却成为朋友。当即就有人提出,搞一场沙龙,让我与方局长一起上场,会很有趣。我说,可以,不过离开弋阳搞,于弋阳,谁还能站在我这边?又是引来大家和哈哈大笑。一阵对话下来,真正感觉,方局长是一个睿智的人,又是一个有趣的人。很多现实的教育话题,与别人聊,或许会很严肃,与他聊会很轻松。他很尖锐,一眼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我曾经对优质课评比怀有抵触之情。什么原因呢首先、我认为优质课精雕细琢,没有必要,而且有弄虚作假之嫌。其次,我认为优质课与常态课相距甚远,有些和平时的课堂完全不一样,有急功近利、贪图虚荣之嫌。另外,我认为花那么多时间打磨一堂课很不值,不如套上上几节课帮助学生多解答几个问题。”(《打磨课那是教研还是秀》)这似乎是那天他会上讲的话,如今写成了文章,收进了这本《做有温度的教育》。如何不为他喝彩?一个局长能说出这样返璞归真的话,真是不容易。当有些地方,以评优课作为重要指标来评价教师、评估学校的时候,他却如此超脱又实事求是。这样的局长,似乎就是“菩萨”,保一方教育的“平安”。一个校长是教育家固然重要,而一个局长是教育局更重要。一个好校长能得益一所学校,而一个好局长却能得益一方区域。方华从教育内部走出去,又再回来,再回来之后,视界完全不一样,一人人在自身内部,永远看不清自己,跳出地面,我们坐着飞机,再看地面,所感受到的东西,一切都会不一样。方局长正如此。“在高考成绩没出来前,我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成绩好是大家的功劳,成绩不好是我的责任。”(《周年的味道》)这是书中,我又读到的一句话。一句平淡的话,会让校长、老师感动。什么是教师、校长的“保护伞”?这就是。什么是学校的夏日炎炎之下的“浓荫蔽日”?这就是。2013年,就在大家忐忑不安,以为高考要滑落时,如此宽慰大家,然而,公布成绩时,那一年的高考却出奇的有大进步,从上饶大市原来的第十名,一举到了第四名。那是他回来当局长的第二年,其实,他内心何尝也不忐忑?弋阳高考好,不是就高考抓高考。方华抓读书,抓教师读书,全县的教师读书活动读得风生水起。教师精神生活丰富了,倦怠感开始淡化了,真是每一所学校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次我在弋阳沙龙上,一位教师向我提问了一个问题,问:假如你与方华对调,方局长到苏州十中当校长,你到弋阳方局长,最后,这两处地方的教育会有怎么样的结果?我是怎么回答的,已经记不太清楚。大概意思,无非是我做不好弋阳的教育,而方局长能做好十中得教育。我怎么能做得好呢?不了解弋阳的文化,不了解弋阳的社会,不了解弋阳的教育,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都没有。反过来,按照方华局长这个水准、魄力,做好苏州十中的校长不会有问题。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有价值,原来这个老师得问题,是方局长的问题,是局长让他的提问的。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说,他被我们学校的文化所感动,为我们学校的最中国校园里的诗性教育所感动,他开始思考弋阳教育的内涵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了。这是他事后诚恳地对我说的话。“教育的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变化”的可能,但我们现在的教育都希望给学生一个归宿,而且想给所有学生一个一样成功的归宿。这样的教育肯定会走进死胡同,因为无论学生有什么兴趣、有什么需求,它都要求他们走同一条路,达到同一目标,甚至变成同一类型的”人才’。因为教育评价只关注结果,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校的客观条件,于是“掠夺”就“悄无声息”地走进“战火纷飞”的教育。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家与家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都在上演竟争与比拼。”(《掠夺式教育何时休》)何其尖锐?何其一针见血?从现象到本质。何其接地气?对学校教育了如指掌。华东师范大学副书记任有群,现在,正在上饶挂职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主管教育。不久前,带着上饶教育界人士到上海、苏州考察教育,也来了我们学校,方华也在其中。聊起任市长,异常兴奋,任市长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与高超学识,带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视界,其欣喜溢于言表。几天前,我带着老师去弋阳交流,让我们的老师去感受方志敏精神、体验留守儿童教育、学习那里教师的淳朴的读书活动,对我们这些老师来说,无疑是阳光雨露。晚上九点多了,方华局长来看我,喝茶、聊天,突然给我一个任务,第二天给他们的校长们再作一个讲座,不容商量。一呼即到,第二天清早,进入教育局大楼,阴暗、破落,一步一步爬上三楼,在楼梯口,进入局长办公室,狭小、简陋,沙发是早被淘汰的那种几十年前的老旧款式,一张办公桌上堆满书,这是我目前见到的最差的办公室。阴暗、潮湿、局促。整个上午,方局长与校长们一起,听我说教育、听我说学校、说老师、说学生。我讲完,他还留在那里给校长们出思考题。
方华局长与我已经是老朋友了,说话严肃不起来的那种关系。可这次他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讲座一定比两年前的讲座会有效地多。我心里一咯噔,是不是上次讲得不好?他接着说:上次校长们可能听了触动不多,基础条件还不够,两年过后,他们已经不一样了。意味深长啊,方局长从读书入手,从改变校长、老师的精神生活开始,外延、内涵一起上,润物细无声地上,整体地上。他说,现在正在抓学校的、教育的“岗位”规范,分明有一点“城管”抓项目推进的味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外部资源融入内部资源,构筑区域教育的高原,带动整个弋阳教育的提升。方华的这本《做有温度的教育》,是他“做”的记录,是他的局长生涯的记录。一个个故事生动,一个个道理都是自己切身的感悟。当一个好局长的出现,一定会比一个好校长的出现,作用大得多,那是不可多得的社会福祉、教育的福祉、学校的福祉、师生的福祉,——方华,以及他的《做有温度的教育》可以比较明白地说明这一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