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大海,踏上彼岸——读窦桂梅《我的教育视界》
我案头放着《我的教育视界》,是李永梅女士推荐我读的。这是大夏书系的一本,我对大夏书系有好感,好感由来以久,有一段时间,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的好书,许多都是“大夏书系”的书。最近我有一个读书计划,用半年时间读三十本三组大夏书系的书,哲学的、美学的,国内的、国外的,专家学者的、校长老师的,理论的、实践的,然后,读一本、思考一本,对话一次、写一篇读书札记。 《我的教育视野》作者是窦桂梅,当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一个活跃的教育界名人、名校长,认识又不认识,我见过几面,但是寒暄几句,从没有更多的交谈。不过,我们却是微信好友,经常阅读她在朋友圈发和图文,她也会阅读我的圈友圈。常会感动,她用心做教育,微信中反映地都是她的学校鲜活的日常的生活。为什么知道她也在阅读我的图文呢?因为看到她时不时也会点赞我。现在,只点赞不打开图文的人很多,而窦桂梅不会,她是一个很真诚地人。本书呈现的许多域外教育的细节,证明了这一点。 集中地读一类书,或者相近的书,得益非浅。前一些日子,我读吴非、李镇西、程红兵等的书,他们都是写的当下我们学校的生活、经历,或感悟、反思,或肯定批评,与我们读者的日常生活相近、相似,或草原、或森林、或河流,是我们生活中的草地、森林、河流。只是我们在草地上、森林中、河流里,视而不见那种美、那种令人颤动的风景。他们会看见,并点醒我们,然后引导我们走向那些最佳的观察点,深入其中,感受美妙。而这本《我的教育视点》,完全不同,展示给我们的河流、森林、草地,已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河流、森林、草地,跨洋过海,到了世界的那一边,到了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和日本。翻开书,有一种好奇、惊叹,进而掩卷而思,坐在那里,静思、沉思,心与形离,渐渐进入梦中。 翻阅此书已经两天了,我一直在思索,《我的教育视点》给了我什么全新的东西?阅读了本书?我们大致地领略这五个国家教育的整体风貌了吗?这些国家,还有其他国家,我也去过,为何我们没有见到窦桂梅见到的东西?为什么即使我们见到了,却没有窦桂梅这样的感悟?能带来思索的书都是值得看的书,值得看的书都是好书,难怪本书被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引人入胜,连昨晚梦中都在试图归纳本书出几个特点。 英国随笔,记录的是作者2012年访英的所见所闻。英国我也去过,我去的时候是2002年,整整相隔十年。因而窦桂梅笔下的英国教育对我来说,同样是陌生的。第一篇就吸引了我:《学校自主·家长择校·问责制》。家长可以自主择校?天方夜谭,在我们国家属于违反政策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却被提倡?“家长择校是英国教育关键词。选择和多元化的重要内容。”国家推动,经过几年的推进,“实行家长择校,改变了以往公立学校高枕无忧的局面,以前是学校选学生,现在是学生选学校,这促使学校加倍重视自身的教学质量,以提高自身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的声望。”今天我们自己追求的是“零择校”,强行压制家长对学校的选择。对学校的选择。本质上是对好教育、好老师的选择,不给家长有好教育、好老师的选择,标志着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现代教育”。 窦桂梅不是旁观者,她是一个融入者,说:“择校”一词在中国家长心中烙下的深深的“痛”,面对被“择”校的处境,家长们忧虑心焦,寝食难安。那么,在英国,家长和学生最愿意选择什么类型的学校最有魅力的学校又是什么类型” 作者所问,是有责任担当的发问,在我们这里正常的,在人家那里,是不正常。在人家那里正常的,在我们这里却不正常。窦桂梅的可贵之处,她见到这种正常与不正常,她能够微笑着说出来,让无论什么样的读者看了都不反感。正如,她在美国教育随笔中所说:“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作者在多元文化面前,出与入都十分自然,难能可贵。 “有位校长是女性,很有亲和力,一身白衣,配上鲜艳的红领巾,甚是漂亮。她认识我们的方式也有创造性——以赞美的方式。”(《美国随笔·花絮》) 何尝不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作者的美国访学,时间是2011年,那一年我也曾去美国二十多天。是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组织全国首期中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的高中校长而去,去了华盛顿、康州、纽约等地接受培训与跟岗,向美国校长学做校长。我们同行中有清华大学附中的王殿军校长,还有毛杰、李桢、李迅、孙先亮、孙武平、李昌林、赵灿东、高玉峰、阮厚广等更优秀的校长同学,我们也曾一起在海那边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气息。阅读了这一辑,行程差不多,看了图片,有几张博物馆的视角,也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不同在哪里?我也写过教育放学随笔,可写了一篇,而窦校长却写了一组。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文化到教育,从社会到学校,所见所闻,我也熟悉,故阅读起来十分亲切。第二辑有如下篇目:“看得见的隐性德育——有感于华盛顿的几处景观”、“春天,我们的学生在做什么——有感于四月的华盛顿”、“从三所学校的细节,看‘以学生为本’”、“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倾诉与挑战”、“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为哪般”、“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赖特、海明威、乔丹风光的背后——芝加哥见闻散记”,涉及到方方面面,处处有看头,处处有感悟,处处有念想,最后都聚焦于教育。美国是一个有感悟的地方,我也曾写了散文游记、写了诗,不过我只是兴致所至,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同样的元素乃至事物,结构不同,最后的品貌、境界、结果会完全不同。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人与人之间、境界与境界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这些细节之处。2008年窦校长访问乌克兰。对教育人来说,乌克兰因为有苏霍姆林斯基,在大家的眼里就会不一样。本书对“乌克兰教育随笔”这一辑,我是一字不漏地读完的,几乎是虔诚地态度对待这些文字。我的虔诚,不仅是这些文字本身,还是这些文字所散发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气息。我以为最能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校长,还因为窦校长深情的文字,字字句句流淌真情实感、满满是爱意。比如,她写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博物馆”,以及乌克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的“教师博物馆”,解答了为什么乌克兰能够出现苏霍姆林斯基?每一个老师都得到尊重,他们用过的打字机、笔、备课本、批改的作业本,每个人、每一代的都有留存。窦校长的述说,还没有停留于此,她联想到国内许多学校只有“荣誉室”,荣誉室里更多地是挂着、摆着的种种评比出来的、上级部门颁发的奖状、奖牌、奖杯,这些也需要,但仅仅有这些够吗?什么是学校的“以人为本”?什么才是真正地把师生放在首位?窦校长留在帕夫雷什中学了,留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了,因为她把那里的气质、气质融入了自己的气质、气息里了。她很珍惜同行者李镇西给她在苏霍姆林斯基书房拍摄的一幅照片,这张照片,已经有了文化的象征意义。 边读书,我边进入窦校长的微信朋友圈。她的最新发的是孩子去养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情景。孩子们融入其中,在老人中间,展示才华、才艺。让我感动,我的理想,就是养老院应该更多地办在中小学校,生命的气息相互的滋润,那是教育的最美妙的状态。那是中华文化“仁义”之根本,而“仁义”之核心,则是“爱”。让教育洋溢着爱,每时每刻都如此,成为学校的日常生活,那是理想。我们不只是能说得,还要看做得如何?对校长的要求,与对专家的要求不一样。窦校长的国际的教育视界,是包含着她的本土情怀、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并以此为根基,并体现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 韩国教育随笔写于2005年,日本教育随笔写于2004年。我也去过日本,看过日本的教育,我没去韩国看韩国的教育。我对本书此两辑,只是匆匆浏览了一下。东方教育本质上差异不大,日本更精致一些而已。我总感觉韩国的社会心理有些问题,因而对教育并不关注,波及到窦校长的随笔,恕我任性。此书,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合上书,倒转过来,赫然是印在封底的作者一段话,她说: “我所行之记并不只是为了教育而写,是想用文字记录段经历、留下些许记忆。有时,我对教育的记录与思考的热情远远没有超越对其他方面的好奇。比如,所到特别之处,不仅仅照一张相,我会摘下一片小叶子,拾起一块小石头作纪念。再比如,以我并不深刻的眼光,写过东渡的鉴真和尚,海明威、赖特、乔丹,莎士比亚,牛津与剑桥的区别,基至韩国女人与日本女人的异同。这些看似跟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也许对教育有所启发。” 此段文字,与我的信念有着某种契合。我也以为,把握教育不能仅仅在教育内部。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相通的,一草一木都有教育的因缘,看事物不能只在一个地方,只是面对一个方向,我们可以走进不一样的草原、森林与河流,我们更可以爬上高山看天下,甚至,我们可以越过高山,走到海边去,面朝大海去张望、去想象,这还不够,我们更可以跨过大海,踏上彼岸。窦桂梅是这样的人,她的视界是不一样的,有时在高处,有时在低处,天上地上,本土异域,跟着她的视界,我们的视界也会变得开阔起来,一片片无限的教育美景,进入我们的眼底。
2017年6月10日,于西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