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捉迷藏》出来,门口有个小男孩在安慰他的小女友:“是不是吓坏了?”别说小女孩,我这种看过几千部恐怖片的老司机,也被这电影吓坏了,因为,它呈现出来的,是许多过着略微体面生活的人的梦魇。
古今中外,文以载道是人们对文艺作品的硬性要求,所以,那些刺激感官的作品,从来都得不到客观评价。人们即便为之消费了,感到愉悦了,还是要给出低评价。恐怖惊悚类的电影,先天就是理亏的,按照电影的标准,应该得五星的,会减掉两星,按照电影的标准,应该及格的,往往落到及格线以下。但恐怖片照样载道,照样有社会现实,未必是有板有眼的现实生活细节,而是有据可循的现实情绪。《捉迷藏》之所以吓人,不是因为鬼神变态或者精神病患者,而是因为它透露的情绪无比真实。
男主是霍建华,女主万茜,电影里两人是夫妻,住在青岛的高尚小区里。一个电话却将霍建华拖入黑暗往事:他的哥哥失踪了。他于是动身去哥哥居住的贫民窟出租屋寻找线索。这个开头让我想起1990年代恐怖片风潮中的《野店幽灵》,但1980年代和1990年代,浪漫主义风行,恐怖故事的驱动力,多半来自复仇、爱情,有点虚无缥缈,2000年以后,现代心理学渐渐普及,恐怖片多半把故事驱动力落在童年阴影上,同样缺乏现实情绪的支撑。而《捉迷藏》里的恐怖驱动力,却非常现实:房子。
男主是有原罪的,孩童时期的他,为了独占父母的宠爱,在警察面前说了谎话,把母亲在婚前生育的儿子送进了少管所。这个哥哥从此被抛出正常生活轨迹,沦落社会底层,而男主却慢慢攀爬上去,进入中产行列,过着体面的生活,但那个哥哥从此就成了男主一生的梦魇。在他的噩梦中,这个脸上长着疮、又脏又臭的哥哥,会随时回来复仇讨债,并且夺取他的生活,睡他的床,搂他美丽的妻子。最终,的确有人上门来夺取他的生活了,不是他一直担心的那个哥哥,而是身世来历不明、穷凶极恶的底层世界的恶魔。
联想起好多类似的电影。曾瑾昌的《恐怖鸡》里,非法移民靠一步步夺取别人的身份进入香港;法国导演欧容的《看海》里,住在小岛上的女人,收留了来历不明的女人,被这个女人夺取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冢本晋也的《双生儿》里,仇视底层的医生,被相貌相同的恶魔替代;彭浩翔的《维多利亚壹号》里,为房子殚精竭虑的女人,把整层楼都变成了凶宅,以便用可以承担的价格买下想要的房子。
中产阶级的焦虑、恐怖,那么直白地放在这些电影里,努力攀爬、艰苦劳作得来的生活,其实隐患重重,埋伏着重重风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可能是财富积累过程中的原罪,可能是来自底层的觊觎者,可能是魔怪,也可能是四处屠戮的金融能量,稍一不慎,就会引狼入室,就会万劫不复,自己的生活就会被别人替代,自己的房子里就会住上别人。社会乱了怎么办,股票崩盘了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还不起房贷怎么办,每一种恐惧,都可以用恶魔来隐喻。恐怖片的细节未必真实,但恐怖片里,有最真实的群体心结。这是我给《捉迷藏》打四星的原因。
理解了这种心结,也就理解了许多有话语权的人的言论,在他们的眼中,穷人之所以穷,都是因为懒和笨,这是他们为沦落底层找到的理由,似乎只要自己避免了这些理由,不停咒骂穷人,就可以避免堕入深渊。很多时候,势利其实是至深的焦虑和恐惧。
韩松落见好|日常生活美学
微信ID:hansongluo85↑ 欢迎扫码关注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