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茨沟回忆本溪煤矿

重游茨沟回忆本溪煤矿
原创:邓惠旭
溪湖茨沟是南山西侧山坡与回民山南侧山坡间夹成的沟塘,茨沟的前上方为月牙岭。从广义上讲,它的起点应从原本溪煤矿的机关广场算起,全长约3000米,直线距离2500米。
图中左侧绿色墙为原本溪煤矿机关院墙,右侧为河西河(即本溪湖河)。
河西河
沿原本溪煤矿机关院墙左侧上行,便进入茨沟路。机关院墙还是记意中那模样。
原本溪煤矿机关院墙对过儿是西山街槛儿下第七居民组,早已拆迁,至今仍杂土成堆;再向上行过小道便是西山街槛儿上一至六居民组,现已建成崭新的楼房。(西山街槛儿上、槛儿下是以茨沟门诊对过儿一条仅能走两辆“手推车”宽度,通向马家大院、河西方向去的一条小路划分的。)
走过原本溪煤矿机关,一处带院的平房就是方才提到的茨沟门诊部。
门诊部前方便是原本溪煤矿的核心部位“麻吉巴”(井上下送输的升降机部)的厂房,厂房侧面靠近道边有一座“国保碑”,这是“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作为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见证。2017年12月2日,包括“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在内,本溪湖工业遗产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过了“麻吉巴”厂房再上行则是茨沟桥洞,洞的上方曾是繁忙的本溪煤矿送输线,有两排电动矿车轨道,矿车日夜穿流不息,司机不停地拉动铜铃提醒人们让路,那情景、那火热的生产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从茨沟桥洞的下面一直到河西河,这段路面是钢筋混泥土浇灌的水泥地面,地面下有高1米6,宽4米的隧道,从井下抽出的黄色水由此流入河西河中。
挨着茨沟桥洞,当年有座日式建筑,便是原本溪煤矿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有大型防空洞,浴池,地板地,立式风琴,上下午供应水果,每个班都有幼师和“阿姨”,还设长托,在当时的本溪也是很好的幼儿园。
本溪煤矿矿灯房
日式房,本溪矿下属部门办公室
劳工房
从狭义讲,穿过茨沟桥洞向月牙岭山下的这段路称为茨沟街。这条街左侧建筑多数为日伪时期的产物,我们当年称它为老区,在那里有以上老建筑。本溪煤矿的洗衣房,灯房子,理发店等等在这里的存在年代久远,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这里特别提到的是,当年的理发店为挺大的日式建筑,理发店的椅子是日伪时期的,既宽大又漂亮。这个理发店能同时进行15人的理发,理发后还会把顾客鼻孔和耳朵里的毛都剃掉,服务特别周到。后来,这个理发店的徒弟们成立了洪大理发店。
出了洞继续上行,右侧为清真寺,相挨着的为茨沟粮站,粮站后面一条环回民山的小道,那时很狭窄,仅能走毛驴车。
现在环回民山的山道扩宽成柏油路,黄色平房原为茨沟粮站,上世纪八十年代翻修过的。
回民山,实际上是一个不大的山丘。当年满山坟穴,多为从山东等地来煤矿的独身工人因病、伤死亡后葬在此山,为汉族居多,多为无主坟。回民山上经过三次改造:第一次是在1973年,本溪市十五中三个年级组,利用暑假,发扬“学农学大寨”,“愚公移山”之精神,将山挖成梯田,种上玉米,浇水、“看青”;第二次是在1993年前后将半山腰间仅能走马车的路,拓展成可以走机动车,这样也就可从茨沟开车到四坑口;第三次是2007年棚户区改造,将西山、回民山、红士岭的全部以及茨沟大部份(沟坡下)旧房扒倒重建楼房,完成溪湖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
山上小红楼已翻建成小白楼,它曾是二中和十五中分校
沿环山道继续绕山而上,至山顶上,也就是在回民山后身、月牙岭下,当年建有一座小红楼,它是日伪时期本溪煤矿警察署驻地。建在此高处的目地是,监管左侧山下的四坑口、柳塘等地矿区。茨沟侧可监管茨沟一带大房子(劳工房)和劳工。解放后此地先为矿务局党校,后变为矿务局技工学校,68届(1968年前)为二中分校,70年代变成十五中分校,以后变为工读学校,现为一家民营工厂。它的坡下就是四坑口,万人坑。
待拆迁职工住房
解放后,煤矿扩大生产,大批的从山东、河南及当地青年中选拔煤矿工人,充实到采煤一线。为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原本溪煤矿在劳工房对面山坡上建设“独身宿舍”,先后盖了8栋楼房。
大食堂院墙如故,食堂翻新
新建的本溪矿大食堂,宽敞明亮,伙食非常好,那个时候就提出“粗粮细做”,细粮发放的多,还供应酒票和烟卷票。为了照顾倒班工人,大食堂24小时为煤矿工人服务。
前行至月牙岭山下最后一座房子时,回目向山下的茨沟俯瞰,你会看到国家对老城区改造,体会到政府爱民、亲民。高耸林立的楼房即将盖满茨沟。
两个画黄色标志的矿工宿舍楼间为茨沟道。
这是月牙岭最高峰,当年站在溪湖火车站广场可看见“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
西山街棚户区改造前(照片作者汪玉成)、后对比
今天我们回忆茨沟的主要意义是,无论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乃至本矿最辉煌时期,茨沟都是本溪煤矿矿工的生活区。日伪时期煤矿工人住的是劳工房,矮小潮湿,很多劳工挤在一个房间,寒冷潮湿,无床无炕,吃不饱,一天仅穿“窑衣”生活。;解放后,在茨沟新修了宿舍楼房、食堂、澡堂、理发店,提高了矿工的生活待遇,活跃了矿工的业余生活,使工人们吃的好、住的好,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不忘历史,激励人们前进,是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保护好本溪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应是我们每个本溪人的职责。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为您推荐